【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機,尤其涉及其中的磁鋼圈。
技術介紹
如圖I所示,普通的外轉子永磁電機包括設置于輪轂I內的磁鋼圈2,磁鋼圈2的內側排布有永磁體3,定子4固定在支架5上,輪轂I繞著定子轉動。此種結構中,磁鋼圈I與輪轂的接觸面為完全接觸。電機工作時間久后,可能會造成磁鋼圈與輪轂之間的滑動,進而影響電機的使用性能。同時,在磁鋼圈內表面設置的永磁體排布的比較緊密,從圖3中可以看出,其磁場利用率較低,造成了稀土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永磁電機,包括嵌入在輪轂內的磁鋼圈,磁鋼圈的內側依次設置有永磁體,置于支架上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鋼圈與輪轂接觸的面為波浪形。所述磁鋼圈的內表面設置有向內延伸的凸臺,相鄰凸臺之間的槽內設置有永磁體,凸臺寬度略大于一對極永磁體最短氣隙之和。本技術通過將磁鋼圈壓入輪轂,其配合面為波浪式,增加兩者之間的摩擦力,使之運行更安全,且方便生產工藝與回收;通過磁鋼圈內表面的凸臺將永磁體均布,減少了永磁體磁力線直接短路部分,提高了永磁體利用率;消除因裝配永磁體本身誤差引起的累積誤差,滿足永磁同步控制技術的要求。綜上,本技術有效延長了電動車電機的壽命,減少磁鋼的使用量,提聞了電動車的整體可靠性。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氣隙磁力線分布圖;圖4為圖2中氣隙磁力線分布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2所示,一種電動機,磁鋼圈2壓入在輪轂I之內,永磁體3固定在磁鋼圈2中,定子4固定在支架5上,支架中間孔與軸聯接。磁鋼圈2的外表面為波浪式,內表面設置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永磁電機,包括嵌入在輪轂(1)內的磁鋼圈(2),磁鋼圈(2)的內側依次設置有永磁體(3),置于支架(5)上的定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鋼圈(2)與輪轂(1)接觸的面為波浪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永磁電機,包括嵌入在輪轂(I)內的磁鋼圈(2),磁鋼圈(2)的內側依次設置有永磁體(3),置于支架(5)上的定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鋼圈(2)與輪轂(I)接觸的面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偉,
申請(專利權)人:臺州賽盈電機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