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織機用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屬于織機輔助配件技術領域。包括機座、位于機座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鋼筘和轉動地設置在機座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的導布輥以及卷布輥,其中,卷布輥對應于導布輥的下方,特征在于所述的圓筒狀織物撐幅裝置包括一托架,該托架固定在所述機座朝向所述鋼筘的長度方向的一側;一內撐幅板,在該內撐幅板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有一組貫通內撐幅板的厚度方向的磁鐵嵌腔,在各磁鐵嵌腔內嵌設有磁鐵,磁鐵與所述托架相吸合,所述的托架的幾何形狀呈中國漢字的門字形。優點:摒棄了彈簧,避免了對緯紗密度產生影響;無需使用彈簧,能夠保障持久而穩定的內撐幅效果,無需維護與保養;結構簡練,安裝使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織機輔助配件
,具體涉及一種織機用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
技術介紹
上面提及的圓筒狀織物也稱圓筒布,圓筒布的織造方式有機織和針織之別,機織如有梭織機織造,針織如針織圓機織造,但是在不少情況下需要借助于有梭織機織造圓筒狀織物,例如當圓筒狀織物的緯紗的表現形式為連續時,那么只能采用有梭織機織造。有梭織機的引緯是靠投梭(業界也稱穿梭或引緯)運動來完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使雙層布兩側布邊的稀密度比中間區域的稀密度密,于是當在打開雙層布形成圓筒布時, 圓筒布布面稀密度的整體均勻一致性受到影響。已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辦法是在兩側即對應于布邊的兩側各加設一特線處置,具體可參見作為高等紡織院校教材的《織物組織與紋織學》上冊的第150-152頁,特線也稱張緊線,藉由張緊線對布邊兩側起到撐幅作用,但是在投梭即引緯過程中由于張緊線的張緊效果較為脆弱,因而會出現偏動,從而使布邊的兩側紗線呈波浪形,不足以保障圓筒狀織物的質量。因為如前述,在打開雙層布形成圓筒布時,可顯見紗線(先前處于布邊處的紗線)呈波浪形的現象。中國專利公開號CN1648306A推薦有“機織管狀織物彈性內幅撐”,該專利方案是在機織雙層布的兩層布間安裝一內撐幅板(專利稱撐幅板),該內撐幅板在有梭織機弓I緯時撐開雙層布的兩邊,從而保證雙層布兩邊和布面的稀疏密度的均勻性,并且內撐幅板可隨鋼筘的打緯運動而在織口處沿著經紗方向運動,即,在引緯時內撐幅板伸出織口,而在打緯時隨著打緯力縮回織口,因而可以客觀體現該專利申請的說明書第2頁倒數第5行至第3頁第I行所述的技術效果。但是,該專利申請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為了保證內撐幅板復位,因此在內撐幅板與穩定板之間設置有一對彈簧(專利稱左、右彈簧),然而彈簧的設置會降低緯紗密度,從而對圓筒狀織物的質量產生影響;其二,彈簧容易產生疲勞現象,而當彈簧出現疲勞后,會嚴重影響內撐幅板的復位,如果不及時更換則導致內撐幅功能削弱乃至消失;其三,結構復雜并且安裝使用麻煩。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進行了反復的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無需使用彈簧使內撐幅板復位而藉以避免對緯紗密度產生影響、有利于保障持久的撐幅效果而藉以體現免維護保養和有益于體現結構簡練并且安裝使用方便而藉以節約成本的織機用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織機用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所述的織機包括機座、位于機座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鋼筘和轉動地設置在機座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的導布輥以及卷布輥,其中,卷布輥對應于導布輥的下方,特征在于所述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包括一托架,該托架固定在所述機座朝向所述鋼筘的長度方向的一側;一內撐幅板,在該內撐幅板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有一組貫通內撐幅板的厚度方向的磁鐵嵌腔,在各磁鐵嵌腔內嵌設有磁鐵,磁鐵與所述托架相吸合,所述的托架的幾何形狀呈中國漢字的門字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托架由第一、第二短臂和鋼條構成,第一短臂直接構成于鋼條的一端并且與所述機座朝向所述鋼筘的一側的一端固定,第二短臂直接構成于鋼條的另一端并且與所述機座朝向鋼筘的一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的磁鐵與所述鋼條朝向上的一側的表面相吸合。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內撐幅板為非金屬板。在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非金屬板為塑料板或尼龍板。 在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組磁鐵嵌腔的數量為兩個或以上。在本專利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磁鐵嵌腔的形狀為矩形或圓形。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技術相比的技術效果之一,由于通過設置在內撐幅板的磁鐵嵌腔內的磁鐵與固定在機座上的托架相吸合,因而摒棄了彈簧,避免了對緯紗密度產生影響;其二,由于無需使用彈簧,因此能夠保障持久而穩定的內撐幅效果,無需維護與保養;其三,整體結構簡練,安裝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暨應用例圖。圖2為圖I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專利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I和圖2,在圖I中給出了屬于公知技術范疇的織機的機座I和對應于機座I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起打緯作用的鋼筘2,在機座I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轉動地配設有一導布棍11和一卷布棍12,并且卷布棍12對應于導布棍11的下方。在前述的鋼筘2上具有筘齒21。為了便于公眾的理解,申請人在圖I和圖2中示出了圓筒狀織物5 (即雙層布),前述的各相鄰筘齒21之間穿設有經紗51,由于是圓筒狀織物5,因此具有一織口 6,圖示的梭子7在織口 6內完成引緯即引入緯紗52 (圖2示),引入的緯紗52由鋼筘2進行打緯。作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推薦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包括一托架3和一內撐幅板4,托架3的幾何形狀呈中國漢字的門字形構造,固定在前述機座I朝向鋼筘2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內撐幅板4與托架3相吸合。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托架3由第一、第二短臂31、32和鋼條33構成,第一短臂31直接彎折而構成于鋼條33的一端并且與機座I朝向鋼筘2 —側的長度方向的一端焊接固定,而第二短臂32直接彎折構成于鋼條33的另一端并且與機座I朝向鋼筘2的一側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前述的內撐幅板4的長度方向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自內撐幅板4的厚度方向的一側貫通至另一側的磁鐵嵌腔41,各磁鐵嵌腔41內嵌設有一磁鐵411,磁鐵411與前述的鋼條33朝向上的一側的表面相吸合。前述的內撐幅板4為非金屬板,并且優選使用塑料板、尼龍板、光滑的木板或有機玻璃板。前述的一組磁鐵嵌腔41的數量為兩個或以上。當磁鐵嵌腔41為兩個時,那么其中一個開設于內撐幅板4的一端,而另一個則開設于內撐幅板4的另一端;當磁鐵嵌腔41的數量為三個時,那么分別開設于內撐幅板4的兩端和中部,即兩端和中部各開設一個磁鐵嵌腔41 ;當磁鐵嵌腔41的數量為四個或以上時,那么在內撐幅板4的兩端各開設一個,而其余則間隔地位于內撐幅板4的中部。在本實施例中,前述的磁鐵嵌腔41的形狀為長方形,但也可以為圓形或其它類似 的形狀,磁鐵411的形狀與磁鐵嵌腔41的形狀保持亦步亦趨的適應性關系。申請人: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將磁鐵411轉移到前述鋼條33上,并且在前述的內撐幅板4上嵌設供磁鐵411吸合的鐵塊,那么應當視為等效變化而依然屬于本專利技術方案范疇。申請人結合圖I和圖2敘述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在梭子7引緯后并且由鋼筘2打緯時,鋼筘2同時作用于位于圓筒狀織物5的上、下層布53、54之間的并且對應于織口 6處的前述的內撐幅板4,使內撐幅板4朝著圓筒狀織物5的方向位移,即退出織口 6而完全進入上、下層布53、54之間,而當鋼筘2完成打緯后,那么由于磁鐵411仍處在得以與鋼條33朝向上的表面相吸合的范圍內(區域內),因此內撐幅板4在磁鐵411的作用下回復到與鋼條33的吸合狀態,此時,內撐幅板4朝向織口 6的長度方向的一側探入到織口 6,探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織機用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所述的織機包括機座(1)、位于機座(1)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鋼筘(2)和轉動地設置在機座(1)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的導布輥(11)以及卷布輥(12),其中,卷布輥(12)對應于導布輥(1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筒狀織物撐幅機構包括一托架(3),該托架(3)固定在所述機座(1)朝向所述鋼筘(2)的長度方向的一側;一內撐幅板(4),在該內撐幅板(4)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有一組貫通內撐幅板(4)的厚度方向的磁鐵嵌腔(41),在各磁鐵嵌腔(41)內嵌設有磁鐵(411),磁鐵(411)與所述托架(3)相吸合,所述的托架(3)的幾何形狀呈中國漢字的門字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俊,卜芳芳,陳小波,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市寶灃特種纖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