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其特征是:在既有鐵路的上方設置防護棚架,防護棚架是由兩側棚架立柱支撐頂部棚架縱梁;在棚架縱梁上滿鋪鋼墊板和方木構成現澆門架,用于施工連續梁的連續梁底模直接鋪設在方木上;在棚架縱梁的中段,以高壓防電絕緣板在棚架縱梁工字鋼的表面形成包裹,形成棚架縱梁對接觸網高壓導線的防電絕緣。本發明專利技術將防護棚架與現澆門架合并,有效減小了結構所占用高度,既起到了很好的防護作用,也起到了現澆支承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應用在新建鐵路、高速公路等支架現澆連續梁上跨既有電氣化鐵路接觸網防護施工中防護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鐵路網越來越密集,且多數均為電氣化鐵路,新建鐵路、公路等需上跨電氣化鐵路施工日益增多,設計多采用連續梁進行跨越,但有些受線路縱坡影響,上跨凈空小,上跨橋梁距離既有鐵路27KV帶電體接觸網承力索較近,不能保障有效的安全距離。目前施工此類跨鐵路現澆連續梁,常規施工方法均為在跨鐵路處搭設防護棚架,將施工區與線路隔離,然后再架設跨鐵路現澆門架,但這種方法需占用較大凈空,導致防護棚架頂部縱梁距離接觸網承力索距離不足,即距離27KV高壓電絕緣距離不足,若該絕緣距離小于鐵路供電部門要求的Im將導致無法進行連續梁的現澆施工。合肥鐵路樞紐南環線工程經開區特大橋于DK470+344處上跨合武繞行下行線鐵路,交叉角度為26°,設計為(32+48+32)m連續梁,采用支架現澆法施工。合武繞行下行線鐵路為電氣化鐵路,通行動車組,設計時速為160km/h,設有27KV高壓的接 觸網承力索。受線路縱坡影響,連續梁底距離高壓接觸網承力索僅為I. 15m,給連續梁施工帶來了極大困難, 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很好的針對既有鐵路高壓接觸網設備的安全以及施工作業人員防觸電的措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針對既有鐵路高壓接觸網設備的安全以及施工作業人員防觸電的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內給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因凈空不足帶來的高壓觸電安全隱患。本專利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的結構特點是在既有鐵路的上方設置防護棚架,所述防護棚架是在既有鐵路的兩側設置混凝土基礎,在兩側混凝土基礎上間隔設置棚架立柱,所述棚架立柱的頂部設置有棚架橫梁,兩側相對位置上的棚架橫梁之間架設棚架縱梁;在棚架縱梁的頂部滿鋪鋼墊板,在所述鋼墊板的頂部鋪設方木構成現澆門架,用于施工連續梁的連續梁底模直接鋪設在所述方木上;所述棚架縱梁采用工字鋼,在所述棚架縱梁的中段、位于工字鋼的底板及腹板上, 以高壓防電絕緣板在工字鋼的表面形成包裹,以表面包裹有高壓防電絕緣板形成棚架縱梁對接觸網高壓導線的防電絕緣;位于所述防護棚架所在區段,以絕緣套管在所述接觸網高壓導線和接觸網承力索上進行絕緣護套。本專利技術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采用工字鋼的棚架縱梁上,位于工字鋼的頂板上間隔設置各吊卡,所述高壓防電絕緣板的頂部邊緣通過絕緣螺栓固定連接在各吊卡上。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I、本專利技術將防護棚架與現澆門架合并,有效減小了結構所占用高度,既起到了很好的防護作用,也起到了現澆支承作用。2、本專利技術以高壓防電絕緣板對棚架縱梁進行包裹,以及對接觸網承力索進行護套,有效增加了防護棚架與高壓電的絕緣距離,保障了既有鐵路設備及施工人員的安全。3、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實施。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中防護棚架立面結構示意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防護棚架俯視結構示意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防護棚架兩側棚架立柱排布示意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以高壓防電絕緣板包裹的棚架縱梁橫斷面示意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以高壓防電絕緣板包裹的棚架縱梁側視結構示意圖中標號1既有鐵路;2混凝土基礎;3棚架立柱;4棚架橫梁;5棚架縱梁;5a鋼墊板;6高壓防電絕緣板;7接觸網高壓導線;8接觸網承力索;9吊卡;10絕緣螺栓;11絕緣套管。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圖2和圖3,本實施例中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的結構設置為圖I、圖2和圖3所示,在既有鐵路I的上方設置防護棚架,防護棚架是在既有鐵路 I的兩側設置混凝土基礎2,在兩側混凝土基礎2上間隔設置棚架立柱3,棚架立柱3的頂部設置有棚架橫梁4,兩側相對位置上的棚架橫梁4之間架設棚架縱梁5 ;在棚架縱梁5的頂部鋪設鋼墊板5a,在鋼墊板5a的頂部鋪設方木構成現澆門架,用于施工連續梁的連續梁底模直接鋪設在方木上;位于防護棚架所在區段,以絕緣套管11在接觸網高壓導線7和接觸網承力索8上進行絕緣護套。圖4和圖5所示,棚架縱梁5采用工字鋼,在棚架縱梁5的中段、位于工字鋼的底板及腹板上,以高壓防電絕緣板6在棚架縱梁工字鋼的表面形成包裹,以表面包裹有高壓防電絕緣板6形成棚架縱梁5對接觸網高壓導線7的防電絕緣;在采用工字鋼的棚架縱梁 5上,位于工字鋼的頂板上間隔設置各吊卡9,高壓防電絕緣板6的頂部邊緣通過絕緣螺栓 10固定連接在各吊卡9上。施工過程I、安裝絕緣套管;向鐵路部門申請跨越處供電單元的接觸網設備停電,并對鐵路進行封鎖,每次停電封鎖2小時。停電封鎖后,將跨越處50m范圍的接觸網承力索8采用30KV防電絕緣套管進行護套,起到了一定的絕緣作用。2、架設棚架;跨鐵路段現澆采用門架結構,由于凈空較小,將現澆門架與防護棚架共用。棚架采用沿鐵路正交搭設,混凝土基礎采用樁基礎2a結合混凝土條形梁2b,每側采用20根 Φ I. Om人工挖孔粧,挖孔粧深度9m,粧基間距為2. 5m,如圖I所不。混凝土條形梁2b寬為lm、高為O. 5m ;混凝土條形梁2b的底部每隔Im預埋一根 Φ IOOmm的PVC排水管,用于施工期間路肩排水,混凝土條形梁2b的頂部預埋螺栓,用于和棚架立柱3的底部進行連接。棚架立柱3采用Φ529*10πιπι的鋼管,間距2. 5m布置,單側20根,立柱鋼管間采用 Z 75 X 75 X 5mm的角鋼進行交叉連接。棚架立柱3的立柱鋼管頂部橫向開30cm深缺口,缺口中放置棚架橫梁4,棚架橫梁4采用I45a工字鋼。棚架橫梁4的頂部放置棚架縱梁5,棚架縱梁5長為9m,橫向間距O. 4m,共計114根,棚架縱梁5采用I45a工字鋼。棚架縱梁5 的底部與降低后的接觸網承力索8之間的距離為O. 6m,棚架縱梁5的頂部滿鋪6mm厚的鋼墊板,鋼墊板5a的頂部鋪設方木,方木上直接鋪設連續梁底模,上面進行連續梁施工,如圖 2所示。3、安裝高壓防電絕緣板;由于棚架縱梁5的底部距離接觸網承力索8的距離僅為O. 6m,無法滿足鐵路供電部門要求的絕緣距離不小于Im的要求。采用30KV高壓防電絕緣板6對114根棚架縱梁5 進行包裹,為節少材料,可以采用半包裹的形式,高壓防電絕緣板6的厚度為1cm,每塊寬度為lm,長度為2m。高壓防電絕緣板6將位于接觸網承力索8的正上方的棚架縱梁5的底板和腹板包裹,頂部邊緣用吊卡9固定連接,如圖4和圖5所示。高壓防電絕緣板6在安裝前,距離接觸網承力索8最近的導電體即棚架縱梁為O.6m,在高壓防電絕緣板6安裝后,該距離增大至lm,滿足了鐵路供電部門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員觸電風險。權利要求1.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其特征是在既有鐵路(I)的上方設置防護棚架,所述防護棚架是在既有鐵路(I)的兩側設置混凝土基礎(2),在兩側混凝土基礎(2)上間隔設置棚架立柱(3),所述棚架立柱(3)的頂部設置有棚架橫梁(4),兩側相對位置上的棚架橫梁(4)之間架設棚架縱梁(5);在所述棚架縱梁(5)的頂部滿鋪鋼墊板(5a),在所述鋼墊板(5a)的頂部鋪設方木構成現澆門架,用于施工連續梁的連續梁底模直接鋪設在所述方木上;所述棚架縱梁(5)采用工字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上跨電氣化鐵路連續梁施工接觸網線防護系統,其特征是:在既有鐵路(1)的上方設置防護棚架,所述防護棚架是在既有鐵路(1)的兩側設置混凝土基礎(2),在兩側混凝土基礎(2)上間隔設置棚架立柱(3),所述棚架立柱(3)的頂部設置有棚架橫梁(4),兩側相對位置上的棚架橫梁(4)之間架設棚架縱梁(5);在所述棚架縱梁(5)的頂部滿鋪鋼墊板(5a),在所述鋼墊板(5a)的頂部鋪設方木構成現澆門架,用于施工連續梁的連續梁底模直接鋪設在所述方木上;所述棚架縱梁(5)采用工字鋼,在所述棚架縱梁(5)的中段、位于棚架縱梁工字鋼的底板及腹板上,以高壓防電絕緣板(6)在工字鋼的表面形成包裹,以表面包裹有高壓防電絕緣板(6)形成棚架縱梁(5)對接觸網高壓導線(7)的防電絕緣;位于所述防護棚架所在區段,以絕緣套管(11)在所述接觸網高壓導線(7)和接觸網承力索(8)上進行絕緣護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兵,周雄好,馬海賢,王建斌,匡建國,楊少龍,黃景新,朱善美,張道喜,李鵬,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四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