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該吊籃組件包括吊籃和兩個拉手。其中吊籃的頂邊框的上方相對地設有兩根固定筋。兩個拉手分別可拆卸且相對地設在兩根固定筋上,每個拉手相對于相應固定筋可在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之間轉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吊籃組件,拉手可轉動地設在吊籃上,拉手可在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之間自由切換,從而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翻轉拉手,例如當需要將吊籃支撐在冰柜口框上時,可將拉手翻轉至固定位置然后將吊籃支撐在口框上,而當用戶需要將吊籃整體放在冰柜內時,可將拉手翻轉至自由狀態,此時拉手不與冰柜間室的內壁檢出,從而可將吊籃整體放在冰柜內,大大提高了吊籃的實用性,解決了傳統吊籃不能整體放在冰柜內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制冷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
技術介紹
目前,在冰柜中一般都設置有吊籃,吊籃的頂部相對地設有拉手,拉手與吊籃一體形成,并將吊籃支撐在冰柜的口框上。但是,這種傳統的吊籃組件使用起來不方便,由于拉手固定在吊籃上,導致吊籃不能整體放在冰柜內,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實用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所述吊籃組件可整體放置在冰柜內部,提高了吊籃的頭用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包括吊籃,所述吊籃的頂邊框的上方相對地設有兩根固定筋;以及兩個拉手,所述兩個拉手分別可拆卸且相對地設在所述兩根固定筋上,每個所述拉手相對于相應固定筋可在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之間轉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拉手可轉動地設在吊籃上,拉手可在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之間自由切換,從而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翻轉拉手,例如當需要將吊籃支撐在冰柜口框上時,可將拉手翻轉至固定位置然后將吊籃支撐在口框上,而當用戶需要將吊籃整體放在冰柜內時,可將拉手翻轉至自由狀態,此時拉手不與冰柜間室的內壁檢出,從而可將吊籃整體放在冰柜內,大大提高了吊籃的實用性,方便用戶存放食物,解決了傳統吊籃不能整體放在冰柜內的問題。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兩根固定筋與所述吊籃的頂邊框平行設置。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拉手均包括本體,所述本體沿所述固定筋的長度方向延伸;第一、第二凸臺,所述第一、第二凸臺在所述長度方向上分別設在所述本體的兩端且朝向另一個拉手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臺朝向所述第二凸臺一側的側面上形成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二凸臺朝向所述第一凸臺一側的側面上形成有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凸臺和所述第二凸臺的底部分別形成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裝槽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在所述長度方向上分別一一對應;其中,所述固定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地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裝槽內,且當所述固定筋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固定筋相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裝槽可轉動以使所述頂邊框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卡合或脫離卡合。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為向下敞開的U形凹槽。由此,方便頂邊框卡設在該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寬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內部寬度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寬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內部寬度。由此,可防止頂邊框從該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脫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裝槽的形狀相同且均形成為倒L 形,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裝槽中的每一個均包括第一子安裝槽,所述第一子安裝槽沿豎向延伸;第二子安裝槽,所述第二子安裝槽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安裝槽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子安裝槽的上端相通,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子安裝槽的第二端。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臺上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安裝槽相通的豁口或所述第二凸臺上形成有與所述第二安裝槽相通的豁口。由此,方便拉手與固定筋的拆裝。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本體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卡扣部,所述至少一個卡扣部在所述長度方向上與所述第二子安裝槽的第二端對應。設置卡扣部可更好地防止固定筋相對于拉手自由轉動。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本體上還設有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形成為在所述本體的厚度方向上貫通其的通孔。由此,方便用戶握持扣持部來操作拉手。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拉手為塑料件。由此,可降低吊籃組件的成本。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吊籃組件的爆炸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吊籃組件裝配后的立體圖3是圖2中圈示A部的放大圖4是拉手的立體圖5是拉手的主視圖6是沿圖5中B-B的剖視圖7是沿圖5中C-C的剖視圖8是拉手與頂邊框以及固定筋配合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 “厚度”、“上”、“下”、“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專利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專利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參考圖I-圖8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100。吊籃I的頂邊框12的上方相對地設有兩根固定筋11,換言之,兩根固定筋11與頂邊 框12在豎向上即上下方向上隔開預定距離,該兩根固定筋11相對地設置,如圖I和圖 2所示。具體地,如圖I所示,頂邊框12為大體矩形,且包括第一短邊121、第二短邊122以及第一長邊123、第二長邊124,其中第一短邊121與第一長邊123和第二長邊124的第一端例如前端相連,第二短邊122與第一長邊123和第二長邊124的第二端例如后端相連,第一短邊121、第二短邊122、第一長邊123以及第二長邊124合圍成該矩形頂邊框12。兩根固定筋11中的其中一根可設在第一短邊121的上方,另一根可設在第二短邊 122的上方,如圖I和圖2所示,固定筋11可沿左右方向延伸,即沿矩形頂邊框12的寬度方向延伸。兩根固定筋11優選與吊籃I 一體制成,例如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成一體結構, 這樣可提高固定筋11與吊籃I的整體強度。固定筋11可形成為長條形筋條。如圖2、圖3、圖4和圖8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冰柜的吊籃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籃,所述吊籃的頂邊框的上方相對地設有兩根固定筋;以及兩個拉手,所述兩個拉手分別可拆卸且相對地設在所述兩根固定筋上,每個所述拉手相對于相應固定筋可在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之間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明峰,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