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血袋,其包括貯血袋、設置在貯血袋管上的過濾止流夾、設置在貯血袋管上的吸附過濾部件以及通過上三通管、下三通管并聯在過濾止流夾和吸附過濾部件兩端的亞甲藍添加元件和添加止流夾。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集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為一體,在保證制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前提下,解決現有血漿病毒滅活操作過程中獻血編碼需通過復制或者轉移的弊病,避免了錯誤的發生和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和保證血液制品質量,確保安全輸血,集多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血袋。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制備病毒滅活血漿的一次性血袋,只能通過穿刺或無菌連接的方法對血漿進行再加工,且要實現冷沉淀凝血因子的病毒滅活還需要額外的處理,不易操作且增加成本,安全性受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的一次性使用的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血袋。 本技術主要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包括貯血袋、設置在貯血袋管上的過濾止流夾、設置在貯血袋管上的吸附過濾部件以及通過上三通管、下三通管并聯在過濾止流夾和吸附過濾部件兩端的亞甲藍添加元件和添加止流夾。本技術的積極效果如下本技術集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為一體,在保證制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前提下,解決現有血漿病毒滅活操作過程中獻血編碼需通過復制或者轉移的弊病,避免了錯誤的發生和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和保證血液制品質量,確保安全輸血,集多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安全。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血漿袋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二聯袋結構示意圖。在附圖中1貯血袋、2貯血袋管、3過濾止流夾、4吸附過濾部件、5上三通管、6下三通管、7連通管、8亞甲藍添加元件、9添加止流夾、10血漿袋、11轉移止流夾、12轉移袋、13血漿袋。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I所示,本技術包括貯血袋I、設置在貯血袋管2上的過濾止流夾3、設置在貯血袋管2上的吸附過濾部件4以及通過上三通管5、下三通管6并聯在過濾止流夾3和吸附過濾部件4兩端的亞甲藍添加元件8和添加止流夾9。本技術有兩種使用方式如附圖1、2所示,將盲管口 A與盲管口 B采用無菌連接技術連接在一起;血漿袋10倒置,位置高于忙血袋I的A 口位置(設為E狀態),關閉過濾止流夾3,開啟添加止流夾9,將血漿袋10中的血漿通過連通管7和亞甲藍添加元件8流到貯血袋I中,待血漿袋10內血漿流畢,將本技術與血漿袋10整體倒置(設為F狀態),讓貯血袋I中含亞甲藍的血漿重新流回到血漿袋10中混勻后,再次將本技術與血漿袋10整體倒置(即處于前述E狀態),讓血漿從血漿袋10流至貯血袋I中,關閉添加止流夾9 ;將本技術與血漿袋10置于血漿病毒滅活照射箱中進行照射;照射完畢,取出本技術與血漿袋10,貯血袋I倒置,位置高于血漿袋10 (即處于前述F狀態),此時打開過濾止流夾3,將照射后的血漿通過吸附過濾部件4流回到血漿袋10中,經排氣后,熱合血漿袋10(即使血漿袋10與本技術分離,血漿袋10的B 口密封),把血漿袋10置于速凍機進行速凍,血漿袋10中即為制備的病毒滅活血漿。如附圖3所示,二聯袋由血漿袋13與轉移袋12通過一個三通管并聯連接而成,轉移袋管上設有轉移止流夾11。如附圖1、3所示,將盲管口 A與盲管口 C采用無菌連接技術連接在一起;二聯袋倒置,位置高于貯血袋I的A 口位置(設為X狀態),關閉過濾止流夾3,開啟添加止流夾9,將血漿袋13中的血漿通過連通管7和亞甲藍添加元件8流到貯血袋I中,待血漿袋13內血漿流畢,將本技術與二聯袋整體倒置(設為Y狀態),關閉轉移止流夾11,讓貯血袋I中含亞甲藍的血漿重新流回到血漿袋13中混勻后,再次將本技術與·二聯袋整體倒置(即處于前述X狀態),讓血漿從血漿袋13流至貯血袋I中,關閉添加止流夾9 ;將本技術與二聯袋置于血漿病毒滅活照射箱中進行照射;照射完畢,取出本技術與二聯袋,貯血袋I倒置,位置高于二聯袋(即處于前述Y狀態),此時打開過濾止流夾3,將照射后的血漿通過吸附過濾部件4流回到血漿袋13中,熱合二聯袋(即使二聯袋與本技術分離,二聯袋C 口密封),把二聯袋置于速凍機進行速凍,速凍后的血漿作為制備病毒滅活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原料漿,將原料漿應用水浴虹吸法制備冷沉淀凝血因子,打開轉移止流夾,制備后融化的血漿從血漿袋13流入轉移袋12中,關閉二聯袋止流夾11,血漿袋13中剩余血漿塊中則含有病毒滅活冷沉淀凝血因子,轉移袋12中即為制備的病毒滅活血漿。本技術集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為一體,在保證制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前提下,解決現有血漿病毒滅活操作過程中獻血編碼需通過復制或者轉移的弊病,避免了錯誤的發生和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和保證血液制品質量,確保安全輸血,集多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安全。權利要求1. 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血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貯血袋(I)、設置在貯血袋管(2)上的過濾止 流夾(3)、設置在貯血袋管(2)上的吸附過濾部件(4)以及通過上三通管(5)、下三通管(6)并聯在過濾止流夾(3)和吸附過濾部件(4)兩端的亞甲藍添加元件(8 )和添加止流夾(9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血袋,其包括貯血袋、設置在貯血袋管上的過濾止流夾、設置在貯血袋管上的吸附過濾部件以及通過上三通管、下三通管并聯在過濾止流夾和吸附過濾部件兩端的亞甲藍添加元件和添加止流夾。本技術集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為一體,在保證制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前提下,解決現有血漿病毒滅活操作過程中獻血編碼需通過復制或者轉移的弊病,避免了錯誤的發生和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和保證血液制品質量,確保安全輸血,集多功能于一身,使用方便、安全。文檔編號A61M1/02GK202740398SQ20122036213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專利技術者李建民, 戚海, 何路軍, 沈莉, 張靜, 張愛紅, 李云, 張娥, 許俊峰 申請人:河北省血液中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血漿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滅活血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貯血袋(1)、設置在貯血袋管(2)上的過濾止流夾(3)、設置在貯血袋管(2)上的吸附過濾部件(4)以及通過上三通管(5)、下三通管(6)并聯在過濾止流夾(3)和吸附過濾部件(4)兩端的亞甲藍添加元件(8)和添加止流夾(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民,戚海,何路軍,沈莉,張靜,張愛紅,李云,張娥,許俊峰,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省血液中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