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通過手動卷曲工作效率比較低等技術問題。本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包括一個工作臺,工作臺上端面固定有相對設置的支座一和支座二,本裝置還包括一根轉動軸和一根固定桿,固定桿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支座一和支座二上,轉動軸的前端固定在支座一上,后端端穿設在支座二上,且支座二和該轉動軸的后端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兩者相對位置的調節結構,轉動軸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一,固定桿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二。本裝置通過一個轉動的壓力輥一和一個不動的壓力輥二進行對工件翻邊,工作效率高,同時通過旋轉加工使得翻邊的應力比沖壓件要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
本技術屬于機械
,涉及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空氣濾清器位于發動機進氣系統中,它是由一個或幾個清潔空氣的過濾器部件組成的總成。其主要作用是濾除將要進入氣缸的空氣中有害雜質,以減少氣缸、活塞、活塞環、 氣門及氣門座的早期磨損。濾清器外殼呈圓筒狀,一般由長條狀的鐵皮卷曲形成,目前市場上制造外殼都是通過手動卷曲的,這樣工作效率比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的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工作臺,所述的工作臺上端面固定有相對設置的支座 一和支座二,本裝置還包括一根轉動軸和一根固定桿,所述的固定桿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支座一和支座二上,所述的轉動軸的前端固定在支座一上, 后端端穿設在支座二上,且支座二和該轉動軸的后端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兩者相對位置的調節結構,所述的轉動軸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一,所述的固定桿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二,所述的壓力輥一和壓力輥二之間留有可供工件邊緣插入的間隙,所述的工作臺還設有電動機,所述的轉動軸的前端通過一個傳動結構和電動機的輸出端相連。在上述的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調節結構包括螺桿、螺套和固定塊,所述的螺套固定在支座二上,所述的螺桿與螺套相螺接,所述的固定塊中部設有中心孔,所述的轉動軸穿過該中心孔且兩者之間設有軸承,所述的螺桿下端和固定塊相軸向固定。在上述的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螺桿的上端固連有一根扳手,所述的扳手和螺桿的軸線相垂直。在上述的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中,所述的傳動結構包括分別固連在轉動軸前端部和電動機輸出端的兩個帶輪,兩個帶輪之間通過傳動帶相連接。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裝置將圓筒狀的工件邊緣放置在壓力輥一和壓力輥二之間的間隙中,然后電動機帶動壓力輥一轉動,壓力輥二不動,然后通過調節結構使得轉動軸的位置改變,使得壓力輥一靠近壓力輥二,這樣壓力輥一將工件彎折,工件隨著壓力輥一旋轉形成圓環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如下I、本裝置通過一個轉動的壓力輥一和一個不動的壓力輥二進行對工件翻邊,工作效率高,同時通過旋轉加工使得翻邊的應力比沖壓件要小。2、本裝置設計有螺桿和螺套的方式來調節轉動軸的位置,能夠承受很大的力量, 防止轉動軸在加工時反彈。附圖說明圖I是本實施例中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工作臺;2、支座一 ;3、支座二 ;4、轉動軸;5、固定桿;6、壓力輥一 ;7、壓力輥二 ;8、電動機;9、螺桿;10、螺套;11、固定塊;12、扳手;13、傳動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I所示,工作臺I上端面固定有相對設置的支座一 2和支座二 3,本裝置還包括一根轉動軸4和一根固定桿5,固定桿5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支座一 2和支座二 3上,轉動軸4的如端固定在支座一 2上,后端端芽設在支座_■ 3上,且支座_. 3和該轉動軸4的后端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兩者相對位置的調節結構,轉動軸4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一 6,固定桿5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二 7,壓力輥一 6和壓力輥二 7之間留有可供工件邊緣插入的間隙,工作臺I還設有電動機8,轉動軸4的前端通過一個傳動結構和電動機8的輸出端相連。具體來說,調節結構包括螺桿9、螺套10和固定塊11,螺套10固定在支座二 3上,螺桿9與螺套10相螺接,固定塊11中部設有中心孔,轉動軸4穿過該中心孔且兩者之間設有軸承,螺桿9下端和固定塊11相軸向固定。螺桿9的上端固連有一根扳手12,扳手12和螺桿9的軸線相垂直。傳動結構包括分別固連在轉動軸4前端部和電動機8輸出端的兩個帶輪,兩個帶輪之間通過傳動帶13相連接。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裝置將圓筒狀的工件邊緣放置在壓力輥一 6和壓力輥二 7之間的間隙中,然后電動機8帶動壓力輥一 6轉動,壓力輥二 7不動,然后通過調節結構使得轉動軸4的位置改變,使得壓力輥一 6靠近壓力輥二 7,這樣壓力輥一 6將工件彎折, 工件隨著壓力棍一 6旋轉形成圓環狀。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工作臺(1),所述的工作臺(I)上端面固定有相對設置的支座一(2)和支座二(3),本裝置還包括一根轉動軸(4)和一根固定桿(5),所述的固定桿(5)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支座一(2)和支座二(3)上,所述的轉動軸(4)的前端固定在支座一(2)上,后端端穿設在支座二(3)上,且支座二(3)和該轉動軸(4)的后端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兩者相對位置的調節結構,所述的轉動軸(4)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一(6),所述的固定桿(5)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二(7),所述的壓力輥一(6)和壓力輥二(7)之間留有可供工件邊緣插入的間隙,所述的工作臺(I)還設有電動機(8),所述的轉動軸(4)的前端通過一個傳動結構和電動機(8)的輸出端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結構包括螺桿(9)、螺套(10)和固定塊(11),所述的螺套(10)固定在支座二(3)上,所述的螺桿(9)與螺套(10)相螺接,所述的固定塊(11)中部設有中心孔,所述的轉動軸(4)穿過該中心孔且兩者之間設有軸承,所述的螺桿(9 )下端和固定塊(11)相軸向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9)的上端固連有一根扳手(12),所述的扳手(12)和螺桿(9)的軸線相垂直。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結構包括分別固連在轉動軸(4)前端部和電動機(8)輸出端的兩個帶輪,兩個帶輪之間通過傳動帶(13)相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屬于機械
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通過手動卷曲工作效率比較低等技術問題。本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包括一個工作臺,工作臺上端面固定有相對設置的支座一和支座二,本裝置還包括一根轉動軸和一根固定桿,固定桿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支座一和支座二上,轉動軸的前端固定在支座一上,后端端穿設在支座二上,且支座二和該轉動軸的后端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兩者相對位置的調節結構,轉動軸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一,固定桿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二。本裝置通過一個轉動的壓力輥一和一個不動的壓力輥二進行對工件翻邊,工作效率高,同時通過旋轉加工使得翻邊的應力比沖壓件要小。文檔編號B21D5/08GK202741504SQ20122031490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專利技術者陳喜柱, 陳赴學 申請人:杭州佳諾濾清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濾清器圓筒狀外殼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工作臺(1),所述的工作臺(1)上端面固定有相對設置的支座一(2)和支座二(3),本裝置還包括一根轉動軸(4)和一根固定桿(5),所述的固定桿(5)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支座一(2)和支座二(3)上,所述的轉動軸(4)的前端固定在支座一(2)上,后端端穿設在支座二(3)上,且支座二(3)和該轉動軸(4)的后端之間設有能夠調節兩者相對位置的調節結構,所述的轉動軸(4)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一(6),所述的固定桿(5)的后端同軸固定有壓力輥二(7),所述的壓力輥一(6)和壓力輥二(7)之間留有可供工件邊緣插入的間隙,所述的工作臺(1)還設有電動機(8),所述的轉動軸(4)的前端通過一個傳動結構和電動機(8)的輸出端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喜柱,陳赴學,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佳諾濾清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