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棘輪活動扳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棘輪扳手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的缺點,提供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包括把手、蝸桿和由固定顎和活動顎組成的扳口,活動顎沿著兩顎夾角邊滑動,還包括楔塊和復位彈簧,所述的楔塊下表面設有凸柱,凸柱上設有通孔,活動顎沿挾持斜面設有和凸柱尺寸相對應的用以凸柱在內滑動的凹槽,楔塊大頭朝向扳口方向嵌入凹槽內和活動顎滑動連接,復位彈簧安裝在凸柱的通孔內,復位彈簧一端和活動顎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楔塊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以擰六角螺母,適用于使用棘輪扳手的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工具,尤其涉及一種棘輪活動扳手。
技術介紹
棘輪扳手因其工作擺角小,使用方便,效率高而被廣泛應用,可用于旋轉置于狹窄或難于接近的位置的螺栓或螺母,單方向快速將螺栓或螺母擰緊,在機電產品裝配及維修工作中,在汽車、機床等機械產品的隨機工具箱內它都是必備工具之一。目前市場上棘輪扳手品種雖多,但都是擰圓頭螺母,不能擰六角螺母,而且這些棘輪扳手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棘輪扳手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不能擰六角螺母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棘輪活動扳手。本技術實現專利技術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包括把手、蝸桿和由固定顎和活動顎組成的扳口,活動顎沿著兩顎夾角邊滑動,還包括楔塊和復位彈簧,所述的楔塊下表面設有凸柱,凸柱上設有通孔,活動顎沿挾持斜面設有和凸柱尺寸相對應的用以凸柱在內滑動的凹槽,楔塊大頭朝向扳口方向嵌入凹槽內和活動顎滑動連接,復位彈簧安裝在凸柱的通孔內,復位彈簧一端和活動顎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楔塊固定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當順時針旋轉六角螺母時,安裝在活動顎上的楔塊受到六角螺母的反作用力向上、向右滑動,扳口逐漸減小,與六角螺母緊密夾緊,此時六角螺母旋緊,逆時針方向輕抬扳手,楔塊沿活動顎的滑槽向下、向左滑出初始位置,扳口距離變大,并可以旋至六角螺母另外的平面。如此反復,可實現棘輪扳手的功能,單方向快速將六角螺母連續擰緊。本技術的扳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可以擰六角螺母。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局部剖視圖。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附圖中,I為活動顎、1-1為銷釘、1-2為凹槽、2為楔塊、2-1為凸柱、2_2為通孔、2-3為蓋帽、3為固定顎、4為蝸桿、5為把手、6為復位彈簧。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2、3、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棘輪活動扳手,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包括把手5、蝸桿4和由固定顎3和活動顎I組成的扳口,活動顎I沿著兩顎夾角邊滑動,還包括楔塊2和復位彈簧6。楔塊2下表面設有凸柱2-1,本實施例的凸柱2-1為圓柱形凸柱,凸柱2-1上設有通孔2-2,通孔2-2位于凸柱2-1的中間。為方便楔塊2對管狀物體的夾緊,在楔塊2上表面的小頭部分設有齒面,齒面和上表面形成夾角。活動顎I沿挾持斜面設有和凸柱2-1尺寸相對應的用以凸柱2-1在內滑動的凹槽1-2,本實施例的凹槽1-2為圓柱形凹槽。楔塊2大頭朝向扳口方向嵌入凹槽1-2內和活動顎I滑動連接,在整個滑動過程中,楔塊2的上表面和兩顎夾角邊垂直。復位彈簧6安裝在凸柱2-1的通孔2-2內,復位彈簧6 一端和活動顎I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楔塊2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活動顎I的凹槽1-2根部即靠近兩顎夾角邊位置設有貫穿活動顎I兩側的銷釘1-1,復位彈簧6 —端和銷釘1-1固定連接。凸柱2-1的通孔2-2在扳口端設有蓋帽2-3,蓋帽2-3固定在通孔2_2內,復位彈簧6另一端和蓋帽2-3固定連接。實際使用時,通過蝸桿4調整活動顎I的位置,使安裝在活動顎I上的楔塊2和待擰六角螺母外表面接觸,順時針旋轉把手5帶動六角螺母轉動擰緊,楔塊2受到六角螺母向右的反作用力沿活動顎I的凹槽1-2向上、向右滑動,扳口逐漸減小,與六角螺母緊密夾緊。待六角螺母轉過一定角度后,逆時針方向輕抬扳手,六角螺母對楔塊2產生向左的反作用力,楔塊2沿活動顎I的凹槽1-2向下、向左滑出初始位置,扳口距離變大,旋至六角螺母另外的平面,復位彈簧6將滑出扳口的楔塊2復位。再次順時針旋轉六角螺母,楔塊2受力向上、向右滑動,與六角螺母緊密夾緊,如此反復,可實現棘輪扳手的功能,單方向快速將六角螺母連續擰緊。權利要求1.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包括把手、蝸桿和由固定顎和活動顎組成的扳口,活動顎沿著兩顎夾角邊滑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楔塊(2)和復位彈簧(6),所述的楔塊(2)下表面設有凸柱(2-1),凸柱(2-1)上設有通孔(2-2 ),活動顎(I)沿挾持斜面設有和凸柱(2-1)尺寸相對應的用以凸柱(2-1)在內滑動的凹槽(1-2),楔塊(2)大頭朝向扳口方向嵌入凹槽(1-2)內和活動顎(I)滑動連接,復位彈簧(6)安裝在凸柱(2-1)的通孔(2-2)內,復位彈簧(6) —端和活動顎(I)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楔塊(2)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柱(2-1)為圓柱形凸柱,凹槽(1-2)為圓柱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彈簧(6)—端和活動顎(I)固定連接為,活動顎(I)的凹槽(1-2)根部設有貫穿活動顎(I)兩側的銷釘(1-1),復位彈簧(6) —端和銷釘(1-1)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彈簧(6)另一端和楔塊(2 )固定連接為,凸柱(2-1)的通孔(2-2 )在扳口端設有蓋帽(2-3 ),復位彈簧(6 )另一端和蓋帽(2-3)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塊(2)的上表面和兩顎夾角邊垂直。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塊(2)上表面的小頭部分設有齒面,齒面和上表面形成夾角。專利摘要一種棘輪活動扳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棘輪扳手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的缺點,提供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包括把手、蝸桿和由固定顎和活動顎組成的扳口,活動顎沿著兩顎夾角邊滑動,還包括楔塊和復位彈簧,所述的楔塊下表面設有凸柱,凸柱上設有通孔,活動顎沿挾持斜面設有和凸柱尺寸相對應的用以凸柱在內滑動的凹槽,楔塊大頭朝向扳口方向嵌入凹槽內和活動顎滑動連接,復位彈簧安裝在凸柱的通孔內,復位彈簧一端和活動顎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楔塊固定連接。本技術結構簡單可以擰六角螺母,適用于使用棘輪扳手的環境。文檔編號B25B13/14GK202742268SQ20122014397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專利技術者劉鳳翼 申請人:劉鳳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棘輪活動扳手,包括把手、蝸桿和由固定顎和活動顎組成的扳口,活動顎沿著兩顎夾角邊滑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楔塊(2)和復位彈簧(6),所述的楔塊(2)下表面設有凸柱(2?1),凸柱(2?1)上設有通孔(2?2),活動顎(1)沿挾持斜面設有和凸柱(2?1)尺寸相對應的用以凸柱(2?1)在內滑動的凹槽(1?2),楔塊(2)大頭朝向扳口方向嵌入凹槽(1?2)內和活動顎(1)滑動連接,復位彈簧(6)安裝在凸柱(2?1)的通孔(2?2)內,復位彈簧(6)一端和活動顎(1)固定連接、另一端和楔塊(2)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鳳翼,
申請(專利權)人:劉鳳翼,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