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PET合成紙,由第一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PET亞光層組成,PET低密度微發泡層設在第一PET亞光層和第二PET亞光層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第一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PET亞光層采用共擠雙向拉伸的方法制備而成,該合成紙具有密度輕、光線透過率低、遮蔽性和白度好、強度高、抗撕裂和耐折疊性好的特點,同時其原料來源及制造過程不會造成環境的改變及破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PET合成紙
本技術涉及一種合成紙,尤其涉及一種PET合成紙。
技術介紹
我國目前的紙張主要由草漿、木漿等植物纖維生產,由于工藝復雜,生產過程中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出,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處于環保要求考慮合成紙取代天然纖維紙張成為一種趨勢,不僅因為合成紙可以回收利用,而且加工過程無污染,同時塑料合成紙還具有耐水、耐油、耐化學品腐蝕、抗老化、抗蟲蛀、抗拉伸以及易于長期存放等優點,而且用合成紙來替代天然纖維造紙,還可以節約木材等造紙材料,降低環境壓力。己有合成紙的材質大多采用PVC,由于PVC的對環保的壓力很大,因此需要提供新的對環境友好的合成紙。進而人們又開發出聚丙烯合成紙,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由于聚丙烯的脆化溫度較高在低溫環境下聚丙烯合成紙容易脆化破裂,而且由于其延展性和韌性較差,當這樣的合成紙彎曲時,彎折處容易發生斷裂,嚴重影響其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種韌性好、不容易斷裂、環保性能好的PET合成紙。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PET合成紙,由第一 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 PET亞光層組成,PET低密度微發泡層設在第一 PET亞光層和第二 PET亞光層之間。該合成紙的光澤度為15. 6Gs_64Gs,密度為 O. 87g/cm3-l. 3g/cm3。本技術將第一 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 PET亞光層采用共擠雙向拉伸的方法制備而成,該合成紙具有密度輕、光線透過率低、遮蔽性和白度好、強度高、 抗撕裂和耐折疊性好的特點,同時其原料來源及制造過程不會造成環境的改變及破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參見圖1,本技術涉及的PET合成紙,自上而下由第一 PET亞光層1、PET低密度微發泡層2以及第二 PET亞光層3組成,采用三層共擠雙向拉伸制備而成。其中第一 PET 亞光層I和第二 PET亞光層3均是通過在PET中添加PET亞光層總重量5°/Γ50%的硫酸鋇、 二氧化鈦、碳酸鈣或二氧化硅等無機化合物。PET低密度微發泡層通過在PET中加入PET低密度微發泡層總重量39Γ15%環烯烴共聚物或聚甲戊烯和總重量比為1°/Γ10%的PEG或PEG 與PET的接枝共聚物或聚烯烴的酸酐接枝共聚物。本技術所涉及的PET合成紙的原料中,環烯烴共聚物選用日本寶理公司生產的牌號為“T0PAS 6015”和“T0PAS 6017”的商品,其樹枝玻璃化溫度為115°C 250°C。聚甲基戊烯選用日本三井公司的牌號為TPX DX820、TPXDX231、TPX DX845、TPX RT18和TPX RT31的商品。其中PEG為聚乙二醇,所選用的分子量為4000 20000,如PEG4000、PEG6000、 PEG8000、PEG10000和PEG20000等。其中PEG與PET的接枝共聚物中,PEG含量占PEG與 PET總重量的O. 59Γ2. 5%,該接枝共聚物選用南京浩源公司生產的牌號為G15、GlO的商品。 其中聚烯烴的酸酐接枝共聚物可選用接枝率為O. 8% I. 2%的馬來酸酐接枝Ρ0Ε,其由海爾科化公司生產的牌號為KHEP-680C 或KHEP-670C商品;也可以選用接枝率為O. 8°/Γ . 2%的馬來酸酐接枝EPDM,其由海爾科化公司生產的牌號為KHEP-690C的商品。實施例I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中的PET合成紙,第一 PET亞光層和第二 PET亞光層通過添加PET亞光層總重量50%的硫酸鋇;ΡΕΤ低密度微發泡層通過在PET中加入PET低密度微發泡層總重量3%的環烯烴共聚物或聚甲戊烯和1%的PEG或PEG與PET的接枝共聚物或聚烯烴的酸酐接枝共聚物,制備得到的PET合成紙透光率低于2%,光澤度為15. 6Gs,密度為 I. 3g/cm3。實施例2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中的PET合成紙,第一 PET亞光層和第二 PET亞光層通過添加PET亞光層總重量5%的二氧化鈦;PET低密度微發泡層通過在PET中加入PET低密度微發泡層總重量15%的環烯烴共聚物或聚甲戊烯和10%的PEG或PEG與PET的接枝共聚物或聚烯烴的酸酐接枝共聚物,制備得到的PET合成紙透光率10%,光澤度為64Gs,密度為O.87g/cm3。當然,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技術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PET合成紙,其特征在于由第一 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 PET 亞光層組成,PET低密度微發泡層設在第一 PET亞光層和第二 PET亞光層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PET合成紙,其特征在于該合成紙的光澤度為15.6Gs-64Gs, 密度為 O. 87g/cm3_l. 3g/cm3。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PET合成紙,由第一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PET亞光層組成,PET低密度微發泡層設在第一PET亞光層和第二PET亞光層之間。本技術將第一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PET亞光層采用共擠雙向拉伸的方法制備而成,該合成紙具有密度輕、光線透過率低、遮蔽性和白度好、強度高、抗撕裂和耐折疊性好的特點,同時其原料來源及制造過程不會造成環境的改變及破壞。文檔編號B32B27/06GK202742761SQ20122032597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金懷龍, 徐成呈, 沈安樂 申請人:南京蘭埔成實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ET合成紙,其特征在于由第一PET亞光層、PET低密度微發泡層以及第二PET亞光層組成,PET低密度微發泡層設在第一PET亞光層和第二PET亞光層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懷龍,徐成呈,沈安樂,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蘭埔成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