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包括膜頭(1)、唇口(2)、大冷卻輥(3)、小冷卻輥(4)和風罩;風罩由風罩風嘴(5)、進風口(6)和風罩風腔(7)組成,風罩風腔(7)為中空圓筒狀,其一端向內收攏后與進風口(6)連接,另一端設置有內凹弧面,弧面上均勻分布有10-30個風罩風嘴(5)。該厚膜鑄片冷卻裝置能使從高溫膜頭流出的樹脂熔體快速、均勻地冷卻并貼敷到大冷卻輥上從而得到性能優良的鑄片片材,特別適合用于制備厚鑄片和高速鑄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厚膜鑄片冷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聚酯薄膜鑄片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聚酯薄膜具有拉伸強度高,延伸率適中,沖擊強度大,透氣性小,耐熱性好且無毒無害等優點,廣泛用于包裝材料。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聚酯薄膜在太陽能、音像以及廣告、標簽、彩鋼板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這些領域使用的薄膜厚度較厚,這就要求在鑄片的片材要有足夠的厚度。另一方面提高鑄片片材的厚度也可以提高生產速度降低生產成本。然而厚片的鑄片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藝過程。理想狀態下的工藝要求是從高溫模頭流延出來的聚合樹脂熔體,一出模頭就應立即均勻冷卻,并貼在低溫的鑄片冷鼓上,形成鑄片。鑄片的好壞直接影響后面的拉伸成型等生產工序。如果在鑄片時出現冷卻不均勻或冷卻速度過慢,厚片就會有部分地方因冷卻不足或不均勻而出現結晶或結晶不均勻,當具有這樣不均勻結晶的厚片進入拉伸時,不均勻結晶的部分就會出現難拉伸的情況,嚴重時發生破膜,造成生產和質量事故。鑄片的好壞對于樹脂后續拉伸成型具有決定性意義,在鑄片時,必須用低的輥面溫度、高的冷卻速度,從而對熔融的樹脂進行快速均勻的冷卻,然而現有的鑄片冷卻靠單一的冷卻輥冷卻,冷卻效果差,造成鑄片冷卻不均勻,影響后續的拉伸。即使有些鑄片冷卻裝置中增加了背風冷卻,但因其背風冷卻風嘴設計不合理,冷卻效果也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鑄片冷卻慢和冷卻不均勻,本實用型新提供一種厚膜鑄片冷卻裝置,該裝置冷卻速度快、冷卻均勻,能提高后續拉伸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本技術所提供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包括包括膜頭、唇口、大冷卻輥、小冷卻輥和風罩;風罩由風罩風嘴、進風口和風罩風腔組成,風罩風腔為中空圓筒狀,其左端向內收攏后與進風口連接,右端設置有內凹弧面,弧面上均勻分布有10-30個風罩風嘴。風罩風嘴的個數隨大冷卻輥的直徑的增大而增多。樹脂熔體從膜頭的唇口部位流出,經高壓靜電吸附裝置貼到大冷卻輥上,大冷卻輥中通有冷卻水對樹脂高溫熔體進行快速冷卻,同時風罩風嘴吹出冷卻風對樹脂熔體另一面進行快速冷卻,樹脂熔體經大冷卻輥冷卻后形成片材,之后通過小冷卻輥對片材進一步冷卻。為了使鑄片不抖動,對風罩風嘴進行了特殊設計,所述風罩風嘴為氣道兩端各連接一個喇叭狀風嘴,其迎著風向的縱向截面為矩形;氣道截面矩形的寬度d2為3-15mm ;風嘴截面矩形的長度與氣道截面矩形的長度相同,其寬度逐漸增大,離風嘴的風口越近,寬度越寬;左側風嘴內設有兩塊平行的矩形氣道擋板,氣道擋板的一端連接于左側風嘴和氣道的連接處,兩塊氣道擋板的間距dl隨風罩風嘴在風罩風腔右端的內凹弧面的位置不同而縮短,即越靠近唇口,氣道擋板間距dl越短,且l/3d2 ^ dl ^ d2。風罩風嘴出口為喇叭口狀,夾角為20° -60°,使吹出的風均勻的分布在整個輥面,增加了冷卻效果且冷卻均勻。優選風罩風嘴出口的夾角為30 ° -45。冷卻風進風也作出要求,要求在進入風罩之前的冷卻風要進行一定的加濕處理,加濕后進入風罩,進一步加快冷卻風的熱交換速率。風罩風嘴與大冷卻輥間距離為5-15mm,優選8_12mm。所述大冷卻輥直徑為I. 4-2. 4m,所述小冷卻輥直徑為O. 3-0. 8m風罩包角大于2/5大冷卻輥面,即冷卻風罩的風冷范圍至少占大冷卻輥面的2/5。·本技術所提供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能使從高溫膜頭流出的樹脂熔體快速、均勻地冷卻并貼敷到大冷卻輥上從而得到性能優良的鑄片片材,特別適合用于制備厚鑄片和高速鑄片。附圖說明圖I為鑄片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風罩風嘴的剖面圖。圖3為風罩風嘴的主視圖。圖4為風罩風嘴的俯視圖。圖5為風罩風嘴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描述,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此。本技術提供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如圖I所示,該裝置包括膜頭I、唇口 2、大冷卻輥上3、小冷卻輥4、25個風罩風嘴5、背風進風口 6、風罩風腔7。所述風罩風嘴5參見圖2-5為氣道兩端各連接一個喇叭狀風嘴,其迎著風向的縱向截面為矩形;氣道截面矩形的寬度d2為3-15mm ;風嘴截面矩形的長度與氣道截面矩形的長度相同,其寬度逐漸增大,離風嘴的風口越近,寬度越寬;左側風嘴內設有兩塊平行的矩形氣道擋板,氣道擋板的一端連接于左側風嘴和氣道的連接處,兩塊氣道擋板的間距dl隨風罩風嘴5在風罩風腔7右端的內凹弧面的位置不同而縮短,即越靠近唇口 2,氣道擋板間距 dl 越短,且 l/3d2 < dl< d2。風罩風嘴5的夾角為30-45 °。所述風罩風嘴與大冷卻輥間距離為8_12mm。大冷卻輥直徑為I. 4-2. 4m,小冷卻輥直徑為O. 3-0. Sm。風罩風嘴5與大冷卻輥面3的切線相垂直,并且風罩的風冷范圍占大冷卻輥面的1/2。根據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厚膜鑄片冷卻裝置能使從高溫模頭流延出來的聚合物樹脂熔體快速、均勻地冷卻,從而形成具有優良性能的鑄片,特別適合厚鑄片和高速鑄片以上所述實施例,只是本技術較優選的具體的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頭(I)、唇口(2)、大冷卻輥(3)、小冷卻輥(4)和風罩;風罩由風罩風嘴(5)、進風口(6)和風罩風腔(7)組成,風罩風腔(7)為中空圓筒狀,其左端向內收攏后與進風口(6)連接,右端設置有內凹弧面,弧面上均勻分布有10-30個風罩風嘴(5)。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罩風嘴(5)為氣道連接兩個喇叭狀風嘴,其迎著風向的縱向截面為矩形;氣道截面矩形的寬度d2為3-15mm ;風嘴截面矩形的長度與氣道截面矩形的長度相同,其寬度逐漸增大,離風嘴的風口越近,寬度越寬;左側風嘴內設有兩塊平行的矩形氣道擋板,氣道擋板的一端連接于左側風嘴和氣道的連接處,兩塊氣道擋板的間距dl隨風罩風嘴(5)在風罩風腔(7)右端的內凹弧面的位置不同而縮短,即越靠近唇口(2),氣道擋板間距dl越短,且l/3d2 ^ dl ^ d2。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罩風嘴(5)出口為喇叭口狀,夾角為20° -6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罩風嘴(5)出口的夾角為 30。-45。。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罩風嘴(5)與大冷卻棍(3)間距離為5_15mm。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罩風嘴(5)與大冷卻棍(3)間距離為8_12mm。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冷卻輥(3)的直徑為I.4-2. 4m,所述小冷卻輥直徑為O. 3-0. 8m。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包括膜頭(1)、唇口(2)、大冷卻輥(3)、小冷卻輥(4)和風罩;風罩由風罩風嘴(5)、進風口(6)和風罩風腔(7)組成,風罩風腔(7)為中空圓筒狀,其一端向內收攏后與進風口(6)連接,另一端設置有內凹弧面,弧面上均勻分布有10-30個風罩風嘴(5)。該厚膜鑄片冷卻裝置能使從高溫膜頭流出的樹脂熔體快速、均勻地冷卻并貼敷到大冷卻輥上從而得到性能優良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厚膜鑄片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頭(1)、唇口(2)、大冷卻輥(3)、小冷卻輥(4)和風罩;風罩由風罩風嘴(5)、進風口(6)和風罩風腔(7)組成,風罩風腔(7)為中空圓筒狀,其左端向內收攏后與進風口(6)連接,右端設置有內凹弧面,弧面上均勻分布有10?30個風罩風嘴(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懷龍,徐成呈,沈安樂,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蘭埔成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