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包括支撐管、兩個支撐件、兩個支座、鋼絲繩,支撐管包括鋼管和兩個螺母,兩個螺母分別固定在鋼管的兩端,兩個螺母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兩個支撐件分別包括螺桿、支撐板和支撐耳,兩個螺桿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并分別與兩個螺母螺紋連接,螺桿另一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支撐耳固定在支撐板的另一端面上,兩個支座分別包括支座板、兩個支耳和鋼筋耳,兩個支耳垂直固定在支座板上,支撐耳插入兩個支耳之間并通過螺栓軸連接,鋼筋耳固定在支座板上,鋼絲繩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鋼筋耳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校正快捷,效果好,可重復使用,節約了后續工程用料,節約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預制柱安裝垂直度校正器具。
技術介紹
混凝土預制柱的安裝不像鋼柱,鋼柱可以由地腳螺栓調節校正,而混凝土預制柱沒有地腳螺栓,它的垂直度只能靠工器具校正。它的安裝程序簡序如下在杯口基礎和預制柱上彈上軸線和其它線,將預制柱吊起插入杯口基礎,對準軸線在柱子的四個面放入契子,初步找正后將契子打緊,然后進行垂直度仔細校正。仔細校正需要工器具和測量儀器,經仔細校正符合規范要求以后往杯口基礎與柱體之間澆筑細石混凝土至契子尖部,等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拔出楔子并灌滿混凝土,即預制柱安裝結束。整個安裝過程的難度就是柱子的垂直度仔細校正工作。對于仔細校正,過去人們采用過幾種方案一種方案是采用鋼釬法校正,另一種是千斤頂在柱側面校正,這兩種方法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原因是,這兩種方法的作用點都在預制柱的根部,對截面大、且高而重的混凝土預制柱而言,鋼釬法力量不夠,很難達到校正的目的;而千斤頂的反作用力太大,很容易把杯口基礎頂壞,且校正效果較差。若采用纜風繩校正也會費工費材料。為此,專利技術了本技術的校正器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校正快捷,效果好、可重復使用節約成本的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包括支撐管、兩個支撐件、兩個支座、鋼絲繩,支撐管包括鋼管和兩個螺母,兩個螺母分別固定在鋼管的兩端,兩個螺母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兩個支撐件分別包括螺桿、支撐板和支撐耳,兩個螺桿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并分別與兩個螺母螺紋連接,螺桿另一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支撐耳固定在支撐板的另一端面上,兩個支座分別包括支座板、兩個支耳和鋼筋耳,兩個支耳垂直固定在支座板上,支撐耳插入兩個支耳之間并通過螺栓軸連接,鋼筋耳固定在支座板上,鋼筋耳與支座板相平行,鋼絲繩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鋼筋耳連接。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中所述鋼管的中部設有圓通孔,加力桿穿過圓通孔。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中所述鋼絲繩的兩端分別通過鋼絲繩夾與兩個鋼筋耳連接。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中所述加力桿采用普通圓鋼。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結構簡單,鋼管兩端的螺母與螺桿螺紋連接,能自由伸縮,鋼絲繩纏繞在預制柱根部,兩端分別與鋼筋耳連接,轉動鋼管,兩個支座分別沿不同的方向滑動,使鋼絲繩圈收緊,收緊的鋼絲繩限制了兩個支座的滑動,迫使預制柱向反方向傾斜,從而達到對預制柱校正的目的,使用方便,校正快捷,效果好,可重復使用,節約了后續工程用料,節約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的主視圖;圖2為圖I中支撐件的主視圖;圖3為圖I中支座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的使用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包括支撐管、兩個支撐件、兩個支座、鋼絲繩13,支撐管包括鋼管8和兩個螺母7,兩個螺母7分別焊接在鋼管8的兩端,兩個螺母7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鋼管8的中部設有圓通孔9,加力桿11穿過圓通孔9。加力桿11可采用普通圓鋼。兩個支撐件分別包括螺桿6、支撐板5和支撐耳4,兩個螺桿6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并分別與兩個螺母7螺紋連接,螺桿6另一端與支撐板5焊接,支撐耳4焊接在支撐板5的另一端面上。兩個支座分別包括支座板I、兩個支耳2和鋼筋耳10,兩個支耳2垂直焊接在支座板I上,支撐耳4插入兩個支耳2之間并通過螺栓軸3連接,鋼筋耳10焊接在支座板I上,鋼筋耳10與支座板I相平行。鋼絲繩13的兩端分別通過鋼絲繩夾12與兩個鋼筋耳10連接。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的校正過程如下使用前先檢查預制柱16的垂直度情況,預制柱16向哪個方向傾斜就在哪個方向安裝校正器。如向北方傾斜就在北面安裝,若向南方傾斜就在南面安裝。并在相應方向設置測量儀器。若預制柱16向兩個方向傾斜,則校正時需要安裝兩個校正器,分別設置在柱子的兩個面,并分別在柱子相應的兩個方向設置測量儀器。校正的方法如下I、將鋼絲繩13穿入校正器其中一個支座的鋼筋耳10,并用鋼絲繩夾12將鋼絲繩13擰緊牢固。2、將校正器穿好鋼絲繩13的一端抬起,使支座板靠在混凝土預制柱16需要校正的那個面上,使鋼管與預制柱16形成大約45度的夾角。3、將鋼絲繩13在預制柱16的根部繞柱一圈后用鋼絲繩卸扣14栓接,并將鋼絲繩13拉緊,將其另一端與另一個支座的鋼筋耳10用鋼絲繩夾12連接牢固。4、此時,鋼絲繩13仍舊處于松弛狀態,可在繞預制柱一圈的鋼絲繩圈內打入木方17或木楔15,起到鋼絲繩的預拉緊作用。5、將加力桿11插入鋼管上的圓通孔9內,扳動加力桿11使支撐管8旋轉,并注意旋轉方向,注意校正器的伸縮情況。若此時校正器在縮短,貝1J反方向旋轉就是伸長。旋轉支撐管使螺桿伸長,由于鋼絲繩限制了螺桿的伸長,因此,校正器對預制柱16產生了推力從而達到校正預制柱的目的。鋼絲繩13在垂直度校正工作中起到防滑自鎖的關鍵作用。從圖4中可以看出,當對加力桿11施力使螺桿伸長的時候,校正器兩端的支座分別向不同的兩個方向滑行,此時,鋼絲繩13受力繃緊,預制柱16根部的鋼絲繩圈越收越緊,緊緊的勒住預制柱16而產生自鎖作用,且越鎖越緊,而鋼絲繩圈上部的鋼絲繩限制了校正器上部的支座向上滑行,鋼絲繩圈以下的地面段鋼絲繩限制了校正器下部的支座向外滑行,迫使預制柱向反方向傾斜,從而達到對預制柱校正的目的。在實施的過程中,用測量儀器觀測,當預制柱16的垂直度達到規范要求后,打緊楔子,隨即澆筑細石混凝土至楔子尖部,等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拆除校正器,再等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后灌滿混凝土,即預制柱安裝結束。本技術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也可以運用于其它預制柱的垂直度校正工作。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技術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管、兩個支撐件、兩個支座、鋼絲繩,支撐管包括鋼管和兩個螺母,兩個螺母分別固定在鋼管的兩端,兩個螺母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兩個支撐件分別包括螺桿、支撐板和支撐耳,兩個螺桿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并分別與兩個螺母螺紋連接,螺桿另一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支撐耳固定在支撐板的另一端面上,兩個支座分別包括支座板、兩個支耳和鋼筋耳,兩個支耳垂直固定在支座板上,支撐耳插入兩個支耳之間并通過螺栓軸連接,鋼筋耳固定在支座板上,鋼筋耳與支座板相平行,鋼絲繩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鋼筋耳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的中部設有圓通孔,加力桿穿過圓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繩的兩端分別通過鋼絲繩夾與兩個鋼筋耳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桿采用普通圓鋼。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預制柱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預制柱垂直度校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管、兩個支撐件、兩個支座、鋼絲繩,支撐管包括鋼管和兩個螺母,兩個螺母分別固定在鋼管的兩端,兩個螺母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兩個支撐件分別包括螺桿、支撐板和支撐耳,兩個螺桿分別加工成正絲和反絲,并分別與兩個螺母螺紋連接,螺桿另一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支撐耳固定在支撐板的另一端面上,兩個支座分別包括支座板、兩個支耳和鋼筋耳,兩個支耳垂直固定在支座板上,支撐耳插入兩個支耳之間并通過螺栓軸連接,鋼筋耳固定在支座板上,鋼筋耳與支座板相平行,鋼絲繩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鋼筋耳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小匯,夏良剛,黃文慶,胡昌其,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