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切削鉆頭,它包括一個鋼質鉆頭主體和釬焊于其上的硬質合金刀片。鉆頭主體包括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個凹口的前表面,凹口與鉆頭主體的縱向軸線徑向重疊。刀片釬焊在凹口中并包括若干設置在軸線相對側上的間隔開的切削刃。切削刃在鉆孔作業期間徑向重疊。一條切削刃徑向向外突出在頭部的側表面之外,而另一條切削刃則終止于側表面徑向向內處。(*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頭和一種適合在金屬切削中應用的切削刀片。附圖說明圖1和2中描述的一種常規鉆頭10包括鋼質主體,該主體具有中空刀柄12和配置于其前端的頭部14。刀柄12具有從刀柄后端沿軸向向前延伸的中心通道16,通道16與形成于頭部14的前表面22上的一對噴口18、20相聯通。釬焊于前表面的凹口中的是三個硬質合金切削刀片24、26、28,其中兩個刀片24和26布置在噴口18上。第三個刀片28布置在噴口20上。刀片形成相應的切削刃24A、26A、28A,如圖2所示,這些切削刃基本布置在一條直徑線上。鉆頭旋轉期間,切削刃徑向重疊,以便它們共切削一個中心孔。切削下的切屑被通過中心通道16和噴口18、20向前送出的冷卻液帶走,并從鉆頭和正在被鉆的孔的孔壁之間的間隙中向后排出。在頭部14的側壁設置有一對導向塊30、32以引導鉆頭。在圖3和4中展示的是另一種現有技術的鉆頭10’,其中只應用了兩個刀片24’和28’。這種鉆頭可用于鉆小于圖1-2中鉆頭能鉆的孔。在上述鉆頭的運行期間,鉆孔作業產生切屑流,它趨于磨蝕鋼質頭部14前表面位于切削刀片之間的部分,即示于圖2中的部分30、32和示于圖4中的部分30’。在實際中,示于圖4的部分30’看來是特別易受這種磨損。鋼質主體的磨損將最終導致鉆頭的毀壞。因此,希望消除這種磨損和毀壞鉆頭的趨勢。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金屬切削鉆頭,它包括鉆頭主體和釬焊在其上的刀片。鉆頭主體包括刀柄和設置在刀柄前端的頭部。通道沿縱向向前通過刀柄而伸展,并與從頭部的前表面向后伸展的噴口相連通。在前表面形成有一個凹口,此凹口與鉆頭主體的縱向軸線重疊。刀片由硬于鉆頭主體的材料(如硬質合金)制成。刀片釬焊在凹口中,并形成設置在軸線相對側且沿周向位于相應噴口之后的若干間隔開的切削刃。鉆孔作業期間,切削刃在徑向相互重疊。切削刃中的一個徑向向外突出在頭部的側面之外,而切削刃中的另一個則徑向終止在側面之內。假如在刀片上總共有兩個切削刃,則這些切削刃位于兩個噴口中相應噴口的附近。假如在刀片上總共有三個切削刃,則兩條切削刃設置在一個噴口的附近,而第三條切削刃位于另一候口的附近。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適宜在金屬切削鉆頭中應用的切削刀片本身。刀片包括具有相對面向的側面和一個前表面的硬質合金主體。每一側面在鄰近前表面處傾斜,從而一個第一傾斜面與前表面之間的相交線形成至少一個面向第一方向的切削刃。一個第二傾斜面與前表面之間的相交線形成第二切削刃,該第二切削刃面向與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第一和第二傾斜面與一共用平面相交,該共用平面沿平行切削刃的方向通過前表面。結合附圖對優選實施例的下述詳細說明將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優點變得更為清晰,附圖中相同部件用相同標號表示,其中圖1為部分剖開的常規金屬切削鉆頭的側向立視圖;圖2為圖1所示鉆頭的前視圖;圖3為部分剖開的另一種常規金屬切削鉆頭的側向立視圖;圖4為圖3所示鉆頭的前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出的鉆頭的側視圖;圖6為圖5所示鉆頭的前視圖;圖7為圖5所示鉆頭中應用的切削刀片的側視圖;圖8為圖7所示刀片的端視圖;圖9為圖7所示刀片的另一端視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出的鉆頭的側視圖;圖11為圖10所示鉆頭的前視圖12為圖10所示鉆頭中應用的切削刀片的側視圖;圖13為圖12所示刀片的端視圖;以及圖14為圖12所示刀片的另一端視圖。鉆頭40包括鋼質鉆頭主體,它與參照圖1-4描述的鉆頭主體相似,即鉆頭主體包括中空刀柄42和設置在其前端的頭部44。刀柄具有從刀柄后端沿軸向前伸展的中心冷卻液通道46,通道46與一對大小噴口48、50相連通,噴口48、50從頭部44的前表面52向后會聚。釬焊在前表面52的凹口54中的切削刀片60包括一個主體,該主體由硬于鋼質鉆頭主體的材料,如硬質合金制成。刀片主體在鉆頭徑向方向略長于凹口54,從而使刀片的徑向外邊緣68徑向向外突出在頭部44的側表面56之外。刀片的徑向內邊緣70徑向向內地和與外邊緣68相對的鉆頭中心軸線A的一側上的側表面56相隔一段距離。這樣,刀片與軸線A重疊。刀片包括三個相隔開的切削刃,即徑向外切削刃62、徑向內切削刃64和中心切削刃66。刀片包括一對相對側面69、71和一個前表面73。與前表面73相鄰的側面部分80、82是傾斜的,從而通過傾斜面80和前表面73的相交形成兩條分隔的切削刃62、66,而通過另一斜面82和前表面73相交形成第三個分隔的切削刃64。切削刃64面向切向T,該切向T與切削刃62、66面向的切向T’正好相對。兩個傾斜面80、82均與一個共同平面P相交,該平面P沿著大體上平行于切削刃62、64、66的方向通過前表面73。外、內切削刃62、64縱向向后和徑向向外擴展(即,從圖5所示形面看刀片,遠離軸線A)。中心切削刃66縱向向后和徑向向內擴展(即向著軸線A)。中心切削刃66與軸線A徑向重疊。由圖5可見,中心切削刃66的前端72比其余切削刃62、64中任一切削刃的最靠前點位于更向前。而內切削刃64的前端76則比外切削刃62的最靠前點位于更向前。在切削作業期間,內切削刃64在徑向與位于外切削刃和中心切削刃62、66之間的區域78重疊,從而使這三條切削刃相配合以切削中心孔的一個完整的直徑。外切削和中心切削刃62、66相對鉆孔方向R而言沿周向位于大噴口48之后,而內切削刃64沿周向位于小噴口50之后。這樣,由切削刃62、66切下的切屑被從噴口48流出的流體沖走,而由刃64切下的切屑被從噴口50流出的流體沖走。傾斜面80、82起切屑導向表面的作用。與常規鉆頭一樣,在側表面56上設置了兩塊導向塊86、88以引導切屑。與使用單獨的分隔開的刀片不同,通過在一個單獨的刀片上形成所有這三個切削刃62、64、66,前表面上不存在遭受切屑強烈磨損作用的暴露部分。因此,鉆頭主體的總體強度得以增大以承受徑向和切向的切削力,從而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在圖10-14展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優選實施例,它用于切削比圖5-9所示鉆頭能鉆的直徑更小的孔。第二實施例包括一個大體上類似于先前所述鉆頭40的鉆頭40’,并且它包括兩個噴口48、50’。安裝在鉆頭主體的凹口54’中的是一個切削刀片100,它只形成有兩個切削刃102、104,即徑向外切削刃102和徑向內切削刃104。這些切削刃是由傾斜面120、122與前表面124相交形成的。這些傾斜面120、122位于一個共同平面P內,它沿平行于切削刃102、104的方向通過前表面124。外切削刃102縱向向后和徑向向外地擴展。內切削刃104縱向向后和徑向向內地擴展。內切削刃104與軸線A徑向重疊。外切削刃102的徑向內端110沿縱向位于內切削刃104之前。外切削刃102徑向突出于鉆頭主體的側表面56’之外,而內切削刃的外端108在鉆孔作業期間與外切削刃的切削路徑徑向重疊,因而兩個切削刃102、104共同形成被鉆孔的直徑。切削刃102、104相對鉆孔方向R分別沿周向位于噴口48’、50’之后。這樣,由切屑刃102、104切下的切屑分別被從噴口48’、50’流出的流體沖走。位于相應切削刃102、104縱向之后的刀片主體的傾斜部分112、114縱向向后和周向向前地擴展以用作切屑面??傊ㄟ^在一個單獨的刀片上形成兩個切削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切削鉆頭,它包括: 一個鉆頭主體,該鉆頭主體包括一個刀柄和一個設置在刀柄前端的頭部,一個沿縱向向前伸展通過刀柄并與從頭部的前表面向后伸展的一對噴口相連通的通道,以及形成在前表面的一個凹口,該凹口與鉆頭主體的縱向軸線重疊;以及 一個由硬于鉆頭主體的材料制成的刀片,該刀片釬焊在凹口中并包括若干間隔開的切削刃,切削刃設置在軸線相對側并沿周向位于相應噴口之后,這些切削刃在鉆孔作業期間沿徑向相互重疊,這些切削刃中的一個徑向向外突出在頭部的側面之外,而另一切削刃徑向終止在側面之內。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小安東尼亞卡馬維切,
申請(專利權)人:桑德維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SE[瑞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