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保溫隔熱系統,每組保溫隔熱系統包括轉動軸、上螺桿、下螺桿和門扇,轉動軸通過齒輪Ⅰ和齒輪Ⅱ的嚙合作用將轉動傳遞給上、下螺桿,上、下螺桿的轉動帶動兩個螺母分別沿著上、下螺桿方向平移,從而帶動與螺母相固定的一側門扇平移,通過控制轉動軸的轉動方向,可實現門扇的開啟與關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夏天可阻擋室外熱量向室內輻射,冬天可阻擋室內熱量傳遞到室外,該裝置操控方便,可實現環保、節能、安全、健康的目標,同時對樓體起到了美化作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保溫隔熱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
技術介紹
現在建筑大量采用落地玻璃窗、玻璃幕墻,而玻璃的傳熱系數大,保溫隔熱效果較差。在夏季,大量的太陽光通過輻射方式傳入室內,使室內溫度升高,在冬季,室內熱量傳遞到室外,使得室內溫度低。即使使用空調,由于室內和室外的熱交換頻繁,需要浪費大量的能源才能保證室內溫度,如果室外溫度過高或過低,空調的制熱或制冷效果也會由于內外交換不對等而使保溫效果不顯著。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結構簡單,不僅具有保溫隔熱效果,而且開閉大小可調節。本技術所述的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保溫隔熱系統,每組保溫隔熱系統包括轉動軸、上螺桿、下螺桿和門扇,轉動軸兩端分別固定有齒輪I,兩個齒輪I分別與兩個齒輪II相嚙合,上、下螺桿分別與轉動軸垂直設置, 且上、下螺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齒輪II固定,上、下螺桿穿過固定件的孔內,且可在孔內轉動,上、下螺桿另一端分別連接有螺母,兩個螺母內壁分別與上、下螺桿外表面相嚙合,上、 下螺桿之間設有門扇,門扇可沿上、下螺桿方向折疊,螺母和固定件分別與門扇的四個角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每組保溫隔熱系統設有至少兩片門扇,每兩片門扇之間的連接方式為轉軸、 鉸鏈或折片連接。所述門扇為保溫隔熱板。所述保溫隔熱裝置設有電機,電機與轉動軸連接。使用電機驅動轉動軸的轉動。所述保溫隔熱裝置上安裝太陽能硅片,太陽能硅片通過控制電路與電機連接。所述保溫隔熱裝置安裝在玻璃窗或玻璃幕墻的外側。安裝時上、下螺桿位于水平方向,轉動軸位于豎直方向,固定件固定在墻上。本技術保溫隔熱裝置外部可鑲有裝飾板,使其美觀大方。 本裝置可直接使用直流或交流電給電機供電,也可在裝置上安裝太陽能硅片,通過儲存的電能給電機供電,具有節能環保的效果。本裝置兩組保溫隔熱系統對稱設置,其相對應的上螺桿螺紋方向相反,相對應的下螺桿的螺紋方向也相反。使用時,驅動轉動軸,轉動軸的轉動通過齒輪I和齒輪II的嚙合作用傳遞到上、下螺桿,上、下螺桿的轉動帶動兩個螺母分別沿著上、下螺桿方向平移,且每組保溫隔熱系統上兩個螺母的平移方向相同,從而帶動與螺母相固定的一側門扇平移,兩 組保溫隔熱系統的門扇平移方向相反。當螺母移動到靠近固定件的位置時,此時保溫隔熱 裝置完全開啟,可實現通風;當螺母移動到上、下螺桿的另一端時,此時保溫隔熱裝置完全 關閉。即通過控制轉動軸的轉動方向,實現門扇的開啟與關閉。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夏天可擋住室外熱量向室內輻射,冬天可阻擋 室內熱量傳遞到室外。本裝置操控方便,可實現環保、節能、安全、健康的目標,同時可對樓 體起到美化作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關閉時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開啟時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關閉時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開啟時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轉動軸;2、上螺桿;3、門扇;4、齒輪I ;5、齒輪II ;6、固定件;7、螺母;8、下螺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 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保溫隔熱系統,每組保溫隔熱系統包括轉動軸1、上螺桿2、下螺桿8和 門扇3,轉動軸1兩端分別固定有齒輪I 4,兩個齒輪I 4分別與兩個齒輪II 5相嚙合,上、 下螺桿分別與轉動軸1垂直設置,且上、下螺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齒輪II 5固定;上、下螺桿 穿過固定件6的孔內,且可在孔內轉動,其另一端分別連接有螺母7,兩個螺母7內壁分別與 上、下螺桿外表面相嚙合,上、下螺桿之間設有門扇3,門扇3可沿上、下螺桿方向折疊,螺母 7和固定件6分別與門扇3的四個角固定連接。其中,每組保溫隔熱系統設有兩片門扇3, 兩片門扇3之間通過轉軸連接。裝置上設有電機,電機與轉動軸1連接。本裝置安裝在玻璃窗或玻璃幕墻的外側,上、下螺桿位于水平方向,轉動軸1位于 豎直方向,其外部鑲有裝飾板。本裝置使用直流或交流電供電,使用時,使用電機驅動轉動軸1,轉動軸1通過齒 輪I 4和齒輪II 5的嚙合作用帶動上、下螺桿轉動,上、下螺桿的轉動帶動兩個螺母7分別 沿著上、下螺桿方向平移,且每組保溫隔熱系統上兩個螺母7的平移方向相同,從而帶動與 螺母7相固定的一側門扇3平移,兩組保溫隔熱系統的門扇3平移方向相反。當螺母7移 動到靠近固定件6的位置時,此時保溫隔熱裝置完全開啟,可實現通風;當螺母7移動到上、 下螺桿的另一端時,此時保溫隔熱裝置完全關閉。實施例2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 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保溫隔熱系統,每組保溫隔熱系統包括轉動軸1、上螺桿2、下螺桿8和 門扇3,轉動軸1兩端分別固定有齒輪I 4,兩個齒輪I 4分別與兩個齒輪II 5相嚙合,上、下螺桿分別與轉動軸I垂直設置,且上、下螺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齒輪II 5固定;上、下螺桿穿過固定件6的孔內,且可在孔內轉動,其另一端分別連接有螺母7,兩個螺母7內壁分別與上、下螺桿外表面相嚙合,上、下螺桿之間設有門扇3,門扇3可沿上、下螺桿方向折疊,螺母 7和固定件6分別與門扇3的四個角固定連接。其中,每組保溫隔熱系統設有四片門扇3, 每兩片門扇3之間通過鉸鏈連接,轉動軸I上設有驅動其轉動的拉繩。使用時,使用拉繩驅動轉動軸1,轉動軸I通過齒輪I 4和齒輪II 5的嚙合作用帶動上、下螺桿轉動,上、下螺桿的轉動帶動兩個螺母7分別沿著上、下螺桿方向平移,且每組保溫隔熱系統上兩個螺母7的平移方向相同,從而帶動與螺母7相固定的一側門扇3平移, 兩組保溫隔熱系統的門扇3平移方向相反。當螺母7移動到靠近固定件6的位置時,此時保溫隔熱裝置完全開啟,可實現通風;當螺母7移動到上、下螺桿的另一端時,此時保溫隔熱裝置完全關閉。實施例3本技術每組保溫隔熱系統設有三片門扇3,每兩片門扇3之間通過折片連接。 另外在裝置上安裝太陽能硅片和電機,電機與轉動軸I連接,太陽能硅片通過控制電路與電機連接。其它結構同實施例I。安裝及使用方法同實施例I。權利要求1.一種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保溫隔熱系統,每組保溫隔熱系統包括轉動軸(I )、上螺桿(2)、下螺桿(8)和門扇(3),所述轉動軸(I)兩端分別固定有齒輪I (4),兩個齒輪I (4)分別與兩個齒輪II (5)相嚙合,所述上、下螺桿分別與轉動軸(I)垂直設置,且上、下螺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齒輪II (5)固定,所述上、下螺桿穿過固定件(6)的孔內,且可在孔內轉動,上、下螺桿另一端分別連接有螺母(7),兩個螺母(7)內壁分別與上、下螺桿外表面相嚙合,所述上、下螺桿之間設有門扇(3), 門扇(3)可沿上、下螺桿方向折疊,所述螺母(7)和固定件(6)分別與門扇(3)的四個角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組保溫隔熱系統設有至少兩片門扇(3)。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供玻璃窗、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供玻璃窗、玻璃幕墻樓體用保溫隔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保溫隔熱系統,每組保溫隔熱系統包括轉動軸(1)、上螺桿(2)、下螺桿(8)和門扇(3),所述轉動軸(1)兩端分別固定有齒輪Ⅰ(4),兩個齒輪Ⅰ(4)分別與兩個齒輪Ⅱ(5)相嚙合,所述上、下螺桿分別與轉動軸(1)垂直設置,且上、下螺桿的一端分別與兩個齒輪Ⅱ(5)固定,所述上、下螺桿穿過固定件(6)的孔內,且可在孔內轉動,上、下螺桿另一端分別連接有螺母(7),兩個螺母(7)內壁分別與上、下螺桿外表面相嚙合,所述上、下螺桿之間設有門扇(3),門扇(3)可沿上、下螺桿方向折疊,所述螺母(7)和固定件(6)分別與門扇(3)的四個角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俊園,林偉,
申請(專利權)人:林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