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它包括有導管和進氣毛細管,導管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端蓋和吸引子,導管內部設有芯鐵和先導閥座,芯鐵后端與吸引子之間設有回復彈簧,芯鐵前端設有拖架,拖架上固定有可在先導閥座上滑動的小滑碗,所述的拖架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與端蓋配合的限位部。形成于拖架前端的限位部可與端蓋配合,當芯鐵向左移動時,拖架前端的限位部首先抵住端蓋,芯鐵不與先導閥座接觸,從而避免了芯鐵卡死的現象,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 及空調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種空調用四通閥的不銹鋼先導閥。技術背景電磁四通換向閥是空調系統的一個重要部件,見圖I所示現有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具有一個固定在先導閥體06上的導管01,導管01后端設有吸引子02,導管OI內設有芯鐵03,吸引子02和芯鐵03之間設有回復彈簧04,芯鐵03前端設有拖架031,芯鐵03左右移動時,帶動置于其上的小滑碗032在先導閥座05上滑動,以連通或關閉其上的毛細孔,從而實現對主閥的接管連通的控制。這種結構的先導閥,由于先導閥體06內部設有臺階孔,芯鐵03向左移動時,當其左側端面抵住先導閥體06內的臺階面時,芯鐵03停止移動;同理,當芯鐵03向右移動時,其右側端面抵住吸引子02的左側端面,芯鐵03也停止移動,這樣即可實現對芯鐵03移動行程的有效控制。隨著產品更新換代的深入和結構的優化,見圖2所示后續改進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取消了先導閥體,而把導管01加長,先導閥座05則直接固定在導管01上,這樣既簡化了結構,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較好的可推廣性。但是,取消先導閥體后,使得先導閥座05的右側端面變成了芯鐵03的限位面,如果采用原有的芯鐵結構,先導閥在工作時,又極易出現芯鐵03卡死的現象,為此,有必要對先導閥結構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新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它既保留了原先芯鐵結構加工簡單、工藝成熟以及成本低的優點,同時又可避免芯鐵卡死現象的發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包括有導管和進氣毛細管,導管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端蓋和吸引子,導管內部設有芯鐵和先導閥座,其中,芯鐵后端與吸引子之間設有回復彈簧,芯鐵前端設有拖架,拖架上固定有可在先導閥座上滑動的小滑碗,所述的拖架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與端蓋配合的限位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進氣毛細管的接管孔開設在端蓋上,限位部與接管孔的位置錯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進氣毛細管的接管孔開設在導管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拖架前端折彎成直角而形成與端蓋配合的限位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芯鐵和拖架為一體結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端蓋和導管為一體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形成于拖架前端的限位部可與端蓋配合,當芯鐵向左移動時,拖架前端的限位部首先抵住端蓋,芯鐵不與先導閥座接觸,從而避免了芯鐵卡死的現象,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現有的一種不銹鋼先導閥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另一種不銹鋼先導閥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見圖3所示的實施例一本技術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具有一導管10和進氣毛細管(d接管)20,導管10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端蓋30和吸引子40,導管10內部設有芯鐵50和先導閥座60,其中,進氣毛細管20的接管孔開設于端蓋30上,芯鐵50后端與吸引子40之間設有回復彈簧70,芯鐵50前端設有拖架51,拖架51上固定有可在先導閥座60上滑動的小滑碗52,拖架51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與端蓋30配合的限位部511,限位部511與接管孔的位置錯開。需要說明的是芯鐵50和拖架51可為一體結構,端蓋30和導管10亦可為一體結構。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二中,進氣毛細管20的接管孔開設于導管10上,其余與實施例一相同。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三中,拖架51前端折彎成直角而形成限位部,以增大基礎面積,減少碰撞變形。其余與實施例一相同。下面結合圖6簡述一下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當空調需制冷運行時,電磁線圈100處于斷電狀態,先導閥的芯鐵50的左側端面貼在先導閥座60的端面上。此時,小滑碗52所處的位置使e、s兩根毛細管以及C、d兩根毛細管分別相通,這樣主閥200左腔成為低溫低壓區,主閥200右腔成為高溫高壓區。主閥200內的左右腔形成壓力差,在此壓力差的作用下,主閥200內的滑塊和活塞向左移動,使主閥200的E、S兩管以及C、D兩管相通,系統實現制冷循環。當空調制熱運行時,電磁線圈100處于通電狀態,先導閥的芯鐵50的右側端面貼在吸引子40的端面上,此時,小滑碗52所處的位置使c、s兩根毛細管以及e、d兩根毛細管分別相通,這樣主閥200右腔成為低溫低壓區,主閥200左腔成為高溫高壓區。主閥200內的左右腔形成壓力差,在此壓力差的作用下,主閥200內的滑塊和活塞向右移動,使主閥200的C、S兩管以及E、D兩管相通,系統實現制熱循環。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本技術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屬于本技術涵蓋的專利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包括有導管(10)和進氣毛細管(20),導管(10)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端蓋(30)和吸引子(40),導管(10)內部設有芯鐵(50)和先導閥座(60),其中,芯鐵(50)后端與吸引子(40)之間設有回復彈簧(70),芯鐵(50)前端設有拖架(51),拖架(51)上固定有可在先導閥座(60)上滑動的小滑碗(5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架(51)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與端蓋(30)配合的限位部(51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毛細管(20)的接管孔開設在端蓋(30)上,限位部(511)與接管孔的位置錯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毛細管(20)的接管孔開設在導管(10)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架(51)前端折彎成直角而形成與端蓋(30 )配合的限位部(511)。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鐵(50)和拖架(51)為一體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蓋(30)和導管(10)為一體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它包括有導管和進氣毛細管,導管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端蓋和吸引子,導管內部設有芯鐵和先導閥座,芯鐵后端與吸引子之間設有回復彈簧,芯鐵前端設有拖架,拖架上固定有可在先導閥座上滑動的小滑碗,所述的拖架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與端蓋配合的限位部。形成于拖架前端的限位部可與端蓋配合,當芯鐵向左移動時,拖架前端的限位部首先抵住端蓋,芯鐵不與先導閥座接觸,從而避免了芯鐵卡死的現象,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文檔編號F16K31/06GK202746723SQ201220356359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專利技術者羅成國 申請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屬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四通換向閥的不銹鋼先導閥,包括有導管(10)和進氣毛細管(20),導管(10)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端蓋(30)和吸引子(40),導管(10)內部設有芯鐵(50)和先導閥座(60),其中,芯鐵(50)后端與吸引子(40)之間設有回復彈簧(70),芯鐵(50)前端設有拖架(51),拖架(51)上固定有可在先導閥座(60)上滑動的小滑碗(5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架(51)前端向前凸出而形成與端蓋(30)配合的限位部(51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成國,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屬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