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涉及一種能夠有效對公交車在每一站的上下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底板垂直置于門框底部,擋板垂直置于底板上且和門框平行,無線信號接收器置于底板上,電池和控制器置于擋板內側,控制器通過導線與電池相連接,無線信號接收器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接,扶手桿垂直置于底板上,支架平行扶手桿置于底板上,紅外線接收器置于扶手桿上,紅外線發射器置于支架上,脈沖計數器置于擋板內側,脈沖計數器通過導線分別與紅外線傳感器和紅外線接收器相連接,壓力感應面板平鋪置于底板上,壓力計數器置于擋板內側,壓力感應面板通過導線與壓力計數器相連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實用新 型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涉及一種實時統計公交車上下人流量的監測裝置,屬于物聯網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能夠有效對公交車在每一站的上下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測,且實現數據快速統計傳輸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公交部門用于統計公交車上車人數的方法是通過對某一時段所收入的車費來計算的,這種統計方法存在很大缺陷,它只能大致統計一段時間內上車的人數,卻無法統計每站下車的人數,得到的數據準確度不大,另外,它只能得到一段時間范圍內的大概數據,無法實現對公交車每一站上下車人數的實時監測,得到的數據不能反應公交車在某一具體時刻的人流量,也無法繪制公交車在一定時間段內上下流量的分布走勢圖,就無法使公交公司對公交車進行有效的調度,降低公交運營中心對公交車的調度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改善上述情況,本技術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對公交車在每一站的上下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測,且實現數據快速統計傳輸的裝置,能夠有效提高公交運營中心對公交車的調度效率。本技術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是這樣實現的本技術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由信號控制部分、監測部分和數據分析傳輸部分組成。信號控制部分由無線信號接收器、電池、控制器、底板、擋板和門框組成,底板垂直置于門框底部,擋板垂直置于底板上且和門框平行,無線信號接收器置于底板上,電池和控制器置于擋板內側,控制器通過導線與電池相連接,無線信號接收器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接。監測部分由扶手桿、支架、IC卡讀卡器、投幣箱、貨幣計數器、紅外線發射器、紅外線接收器、脈沖計數器、壓力感應面板和壓力計數器組成,扶手桿垂直置于底板上,支架平行扶手桿置于底板上,紅外線接收器置于扶手桿上,紅外線發射器置于支架上,脈沖計數器置于擋板內側,脈沖計數器通過導線分別與紅外線傳感器和紅外線接收器相連接,IC卡讀卡器置于支架上,投幣箱垂直置于底板上,貨幣計數器置于投幣箱底部,貨幣計數器通過導線分別與IC卡讀卡器和投幣箱相連接,壓力感應面板平鋪置于底板上,壓力計數器置于擋板內側,壓力感應面板通過導線與壓力計數器相連接。數據分析傳輸部分由處理器和數據發射器組成,數據發射器置于擋板內側,處理器置于擋板內側并且通過導線分別與貨幣計數器、脈沖計數器、壓力計數器、控制器相連接,數據發射器通過導線與處理器相連接。使用時,當公交汽車到站的時候,置于底板上的無線信號接收器與置于站臺的無線信號發射器建立連接,控制器啟動,監測裝置啟動,上車時,當乘客投幣或刷IC乘車卡時,貨幣計數器開始計數,當乘客從置于扶手桿上的紅外線接收器與置于支架上的紅外線發射器所構成的紅外線區域穿過時,會產生脈沖信號,脈沖計數器開始計數,貨幣計數器與脈沖計數器的數據快速傳輸到處理器進行數據處理,最后較精確地得到某時間該站臺上車的人數。在下車時,乘客下車的過程中,會穿過置于扶手桿上的紅外線接收器與置于支架上的紅外線發射器所構成的紅外線區域和踩到置于底板上壓力感應面板,此時置于擋板上的脈沖計數器和壓力計數器開始計數,將脈沖計數器與壓力計數器的數據快速傳輸到處理器進行數據處理,最后較精確地得到同一時間該站下車的人數。最終處理得到的數據經數據發射器實時傳輸給公交部門,從而達到有效對公交車在每一站的上下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測,且實現數據快速統計傳輸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結構簡單,方便使用。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廣。三、能夠有效對公交車在每一站的上下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測,有效提高公交運營中心對公交車的調度效率。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的裝置的立體結構圖附圖中其中零件為IC卡讀卡器(1),支架(2),紅外線發射器(3),投幣箱(4),貨幣計數器(5),擋板(6),數據發射器(7),壓力計數器(8),公交站臺(9),無線信號接收器(10),底板(11),壓力感應面板(12),電池(13),控制器(14),脈沖計數器(15),紅外線接收器(16),扶手桿(17),門框(18),處理器(19)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是這樣實現的,由信號控制部分、監測部分和數據分析傳輸部分組成。信號控制部分由無線信號接收器(10)、電池(13)、控制器、底板(11)、擋板(6)和門框(18)組成,底板(11)垂直置于門框(18)底部,擋板(6)垂直置于底板(11)上且和門框(18)平行,無線信號接收器(10)置于底板(11)上,電池(13)和控制器(14)置于擋板(6)內側,控制器(14)通過導線與電池(13)相連接,無線信號接收器(10)通過導線與控制器(14)相連接。監測部分由扶手桿(17)、支架(2)、IC卡讀卡器(I)、投幣箱(4)、貨幣計數器(5)、紅外線發射器(3)、紅外線接收器(16)、脈沖計數器(15)、壓力感應面板(12)和壓力計數器(8)組成,扶手桿(17)垂直置于底板(11)上,支架(2)平行于扶手桿(17)置于底板(11)上,紅外線接收器(16)置于扶手桿(17)上,紅外線發射器(3)置于支架(2)上,脈沖計數器(15)置于擋板(6)內側,脈沖計數器(15)通過導線分別與紅外線發射器(3)和紅外線接收器(16)相連接,IC卡讀卡器(I)置于支架(2)上,投幣箱⑷垂直置于底板(11)上,貨幣計數器(5)置于投幣箱⑷底部,貨幣計數器(5)通過導線分別與IC卡讀卡器(I)和投幣箱(4)相連接,壓力感應面板(12)平鋪置于底板(11)上,壓力計數器(8)置于擋板¢)內側,壓力感應面板(12)通過導線與壓力計數器(8)相連接。數據分析傳輸部分由處理器(14)和數據發射器(7)組成,數據發射器(7)置于擋板(6)內側,處理器(14)置于擋板(6)內側并且通過導線分別與貨幣計數器(5)、脈沖計數器(15)、壓力計數器(8)、控制器(14)相連接,數據發射器(7)通過導線與處理器(19)相連接,使用時,當公交汽車到站的時候,置于底板(11)上的無線信號接收器(10)與置于公交站臺(9)的無線信號發射器建立連接,控制器(14)啟動,監測裝置啟動,上車時,當乘客投幣或刷IC乘車卡時,貨幣計數器(5)開始計數,當乘客從置于扶手桿(17)上的紅外線接收器(16)與置于支架(2)上的紅外線發射器(3)所構成的紅外線區域穿過時,會產生脈沖信號,脈沖計數器(15)開始計數,貨幣計數器(5)與脈沖計數器(15)的數據快速傳輸到處理器(19)進行數據處理,最后較精確地得到某時間該站臺上車的人數。在下車部分,乘客下車的過程中,會穿過置于扶手桿(17)上的紅外線接收器(16)與置于支架(2)上的紅外線發射器(3)所構成的紅外線區域和踩到置于底板(11)上壓力感應面板(12),此時置于擋板(6)上的脈沖計數器(15)和壓力計數器(8)開始計數,將脈沖計數器(15)與壓力計 數器(8)的數據快速傳輸到處理器(19)進行數據處理,最后較精確地得到同一時間該站的下車人數。最終處理得到的數據經數據發射器(7)實時傳輸給公交部門,從而達到有效對公交車在每一站的上下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測,且實現數據快速統計傳輸的目的。權利要求1 .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其特征是底板垂直置于門框底部,擋板垂直置于底板上且和門框平行,無線信號接收器置于底板上,電池和控制器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公交物聯網實時監測裝置,其特征是:底板垂直置于門框底部,擋板垂直置于底板上且和門框平行,無線信號接收器置于底板上,電池和控制器置于擋板內側,控制器通過導線與電池相連接,無線信號接收器通過導線與控制器相連接,扶手桿垂直置于底板上,支架平行扶手桿置于底板上,紅外線接收器置于扶手桿上,紅外線發射器置于支架上,脈沖計數器置于擋板內側,脈沖計數器通過導線分別與紅外線傳感器和紅外線接收器相連接,IC卡讀卡器置于支架上,投幣箱垂直置于底板上,貨幣計數器置于投幣箱底部,貨幣計數器通過導線分別與IC卡讀卡器和投幣箱相連接,壓力感應面板平鋪置于底板上,壓力計數器置于擋板內側,壓力感應面板通過導線與壓力計數器相連接,數據發射器置于擋板內側,處理器置于擋板內側并且通過導線分別與貨幣計數器、脈沖計數器、壓力計數器、控制器相連接,數據發射器通過導線與處理器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褚特,
申請(專利權)人:褚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