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鈷基高溫合金閃光焊薄壁環(huán)件的型材彎曲制坯方法,其步驟為:把按規(guī)格下料的鈷基高溫合金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并加熱至810℃±20℃后裝進彎曲機定位。先彎曲op段,所述彎曲機的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線速度為2400mm/min,兩個下輥向上移動的速度為6.0mm/min,重復彎曲5次,此時,op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再彎曲no段和pq段,所述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線速度為1200mm/min,兩個下輥向上移動的速度為7.6mm/min,重復彎曲5次,此時,no和pq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所述型材彎曲變形成為“D”字型的環(huán)坯,該環(huán)坯的兩條直邊與圓弧部通過過渡圓弧段連接,消除了兩條直邊與圓弧部的連接產生折角和在環(huán)坯表面產生壓痕的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型材的彎曲方法,特別是涉及了。
技術介紹
隨著航空、航天、船舶、燃氣輪機、風能、核能及軸承等行業(yè)對環(huán)件需求的增加,采用傳統(tǒng)軋制方法成形的環(huán)件由于機械加工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不僅浪費大量的材料,而且還使環(huán)件的成本居高不下。而采用閃光焊接工藝生產的環(huán)件,機加余量少,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也隨之大大降低,有利于使環(huán)件成形朝著精密成形技術方向發(fā)展。閃光焊環(huán)坯的制備技術是生產閃光焊環(huán)件的關鍵技術之一。 現(xiàn)有技術中對于閃光焊環(huán)坯的制備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先將型材裝入彎曲機上彎曲成近似的圓形,并在型材兩端頭部位各留一段直邊;再在校型機上將型材的直邊部分與圓弧部分彎曲成一折角,使型材兩端的直邊相互對齊,便于閃光對焊機對環(huán)坯的夾持并進行焊接。采用上述方法制備的閃光焊環(huán)坯,在環(huán)坯的圓弧部分和兩端直邊部分的連接處會產生折角,在環(huán)坯的表面容易產生壓痕;所述環(huán)坯經(jīng)閃光焊成形為環(huán)件后,需要進行脹形校圓處理,脹形時折角處容易產生應力集中被脹裂而導致環(huán)件報廢,校圓時,需要花費大量的工時和能耗對折角進行修整,而且不能被完全消除,校圓后環(huán)件整體橢圓度較大;由于閃光焊環(huán)件的加工余量較小,環(huán)件橢圓度較大及表面存在壓痕都會影響環(huán)件的尺寸精度,造成尺寸精度低,不利于獲得少無余量加工的閃光焊環(huán)件。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彎曲機上對型材進行分段彎曲的方法來實現(xiàn)鈷基高溫合金閃光焊薄壁環(huán)件型材的彎曲制坯,該方法能消除彎曲鈷基高溫合金型材時所產生的折角和壓痕,有利于提高閃光焊環(huán)件尺寸精度和加工質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述,其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把按規(guī)格下料的鈷基高溫合金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所述各段的比值為匪μ οβ m aw=l. 0 2. 0 2· 5 7. 0 8· 0 2. 0 2· 5 1.0,再把所述型材加熱至 810°C ±20°C ;把所述型材裝進彎曲機,由彎曲機的上輥和兩個下輥對其進行定位,使所述型材的中心與所述上輥的中心對齊,所述上輥和兩個下輥位于所述型材的op段;操控所述上輥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下輥沿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同時對兩個下輥加載339KN的力使其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當左下輥與型材的ο點接觸時,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當右下輥與型材的P點接觸時,再一次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直到上輥與型材op段的中點接觸;彎曲過程中兩個下輥始終一直向上移動頂壓型材;所述上、下棍的旋轉線速度均為2400mm/min,所述兩個下棍向上移動的速度均為6. Omm/min ;重復上述操作5次,此時,op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停機檢測所述型材的溫度,若大于或等于610°C時繼續(xù)彎曲操作,若小于610°C,回爐加熱至810°C ±20°C后再繼續(xù)彎曲;把所述型材 的no段定位在彎曲機上使其中點與上輥的中心對齊;操控上輥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下輥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同時對兩個下輥加載495KN的力使其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當右下輥與型材的ο點接觸時,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當左下輥與型材的η點接觸時,再一次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直到上輥與型材的no段的中點相接觸;彎曲過程中兩個下輥始終一直向上移動頂壓型材;所述上、下輥的旋轉線速度均為1200mm/min,所述兩個下棍向上移動的速度均為7. 6mm/min ;重復上述操作5次,此時,no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按上述彎曲no段的步驟彎曲pq段,直到彎曲后的pq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 徑,所述型材的mn段和qw段對齊。優(yōu)選地,所述各彎曲圓弧段的曲率半徑由下式確定 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把按規(guī)格下料的鈷基高溫合金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所述各段的比值為匪on m aw=l. 0 2. 0 2· 5 7. 0 8· 0 2. 0 2· 5 1. 0,再把所述型材加熱至810°C ±20°C ; 把所述型材裝進彎曲機,由彎曲機的上輥和兩個下輥對其進行定位,使所述型材的中心與所述上輥的中心對齊,所述上輥和兩個下輥位于所述型材的op段; 操控所述上輥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下輥沿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同時對兩個下輥加載339KN的力使其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當左下輥與型材的ο點接觸時,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當右下輥與型材的P點接觸時,再一次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20向其右端方向移動,直到上輥與型材op段的中點接觸;彎曲過程中兩個下輥始終一直向上移動頂壓型材;所述上、下棍的旋轉線速度均為2400mm/min,所述兩個下棍向上移動的速度均為6. Omm/min ;重復上述操作5次,此時,op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 停機檢測所述型材的溫度,若大于或等于610°C時繼續(xù)彎曲操作,若小于610°C,回爐加熱至810°C ±20°C后再繼續(xù)彎曲; 把所述型材的no段定位在彎曲機上使其中點與上輥的中心對齊;操控上輥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下輥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同時對兩個下輥加載495KN的力使其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當右下輥與型材的ο點接觸時,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當左下輥與型材的η點接觸時,再一次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直到上輥與型材的no段的中點相接觸;彎曲過程中兩個下輥始終一直向上移動頂壓型材;所述上、下輥的旋轉線速度均為1200mm/min,所述兩個下棍向上移動的速度均為7. 6mm/min ;重復上述操作5次,此時,no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 按上述彎曲no段的步驟彎曲pq段,直到彎曲后的pq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所述型材的mn段和qw段對齊。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彎曲圓弧段的曲率半徑由下式確定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輥向上移動的速度與所述上、下輥的旋轉速度的配合關系由下式確定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機加載給下輥使其能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的最小力由下式確定5.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鈷基高溫合金是GH188。6.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件的軸向截面尺寸最大是65mmX30mm。7.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方法彎曲成形的閃光焊薄壁環(huán)件的環(huán)坯呈“D”字型,由兩條直邊、圓弧部及連接所述直邊和圓弧部的過渡圓弧段組成,在兩條直邊之間端部相對的位置處具有開口。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其步驟為把按規(guī)格下料的鈷基高溫合金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并加熱至810℃±20℃后裝進彎曲機定位。先彎曲op段,所述彎曲機的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線速度為2400mm/min,兩個下輥向上移動的速度為6.0mm/min,重復彎曲5次,此時,op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再彎曲no段和pq段,所述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線速度為1200mm/min,兩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鈷基高溫合金閃光焊薄壁環(huán)件的型材彎曲制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把按規(guī)格下料的鈷基高溫合金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所述各段的比值為mn?:no?:op?:pq?:qw=1.0?:2.0~2.5?:7.0~8.0?:2.0~2.5?:1.0?,再把所述型材加熱至810℃±20℃;把所述型材裝進彎曲機,由彎曲機的上輥和兩個下輥對其進行定位,使所述型材的中心與所述上輥的中心對齊,所述上輥和兩個下輥位于所述型材的op段;操控所述上輥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下輥沿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同時對兩個下輥加載339KN的力使其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當左下輥與型材的o點接觸時,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當右下輥與型材的p點接觸時,再一次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20向其右端方向移動,直到上輥與型材op段的中點接觸;彎曲過程中兩個下輥始終一直向上移動頂壓型材;所述上、下輥的旋轉線速度均為2400mm/min,所述兩個下輥向上移動的速度均為6.0mm/min;重復上述操作5次,此時,op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停機檢測所述型材的溫度,若大于或等于610℃時繼續(xù)彎曲操作,若小于610℃,回爐加熱至810℃±20℃后再繼續(xù)彎曲;把所述型材的no段定位在彎曲機上使其中點與上輥的中心對齊;操控上輥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兩個下輥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同時對兩個下輥加載495KN的力使其向上移動頂壓型材;當右下輥與型材的o點接觸時,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右端方向移動;當左下輥與型材的n點接觸時,再一次改變上輥和兩個下輥的旋轉方向,驅動型材向其左端方向移動,直到上輥與型材的no段的中點相接觸;彎曲過程中兩個下輥始終一直向上移動頂壓型材;所述上、下輥的旋轉線速度均為1200mm/min,所述兩個下輥向上移動的速度均為7.6mm/min;重復上述操作5次,此時,no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按上述彎曲no段的步驟彎曲pq段,直到彎曲后的pq圓弧段達到預定的曲?率半徑,所述型材的mn段和qw段對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江飛龍,魏志堅,楊勇,包仕君,盧艷,雍國朝,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