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包括鏜桿傳動機構、鏜桿機構、刀體機構,鏜桿傳動機構設置在鏜桿一端上,包括蝸輪、蝸桿、蝸輪箱體、一對支撐軸承、定位架、定位座。蝸輪與鏜桿端頭固定連接,蝸輪兩側通過一對支撐軸承、擋圈支承在蝸輪箱體一端內,蝸桿設置在蝸輪一側。鏜桿一端通過滑動軸承支承在蝸輪箱體另一端內,另一端通過圓錐滾子軸承、定位座支撐在機床工作臺上,刀體機構可沿鏜桿軸向移動,鏜桿內還設有絲桿傳動機構和刀體位置測量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能使刀體機構在鏜桿上自動、勻速穩定地走刀,完成氣缸孔的鏜削,確保經過一次加工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滿足其尺寸公差和垂直度公差的要求,還能測量鏜孔的深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鏜孔裝置,尤其是一種能測量鏜孔深度的柴油機機架鏜孔裝置,屬于金屬切削加工
技術介紹
柴油機機架是柴油機的核心部件,氣缸套安裝在柴油機機架的氣缸孔內,氣缸套內裝有活塞,氣缸孔的加工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要求很高。由于柴油機機架氣缸孔直徑大,且鑄造毛坯余量較大,傳統的鏜刀由于鏜桿剛度不夠,鏜孔時的切削阻力會使鏜刀跳動,導致鏜削后的氣缸孔失圓,若氣缸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超差,則影響氣缸套的裝配精度,從而影響活塞在氣缸套內的運動,影響柴油機的正常工作,甚至會使柴油機發生拉缸的嚴重后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提高柴油機機架氣缸孔的加工精度、且能測量鏜孔深度、鏜桿剛度較強的柴油機機架鏜孔裝置。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包括鏜桿傳動機構、鏜桿機構、刀體機構,所述鏜桿傳動機構設置在鏜桿一端上,包括蝸輪、蝸桿、蝸輪箱體、一對支撐軸承、定位架、定位座;所述蝸輪與鏜桿端頭固定連接,蝸輪兩側通過一對支撐軸承、擋圈支承在蝸輪箱體一端內,與蝸輪嚙合的蝸桿設置在蝸輪一側;鏜桿一端通過滑動軸承支承在蝸輪箱體另一端內,鏜桿另一端通過圓錐滾子軸承、定位座支撐在機床工作臺上,蝸輪箱體一側與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鏜桿機構還包括設置在鏜桿上、可沿鏜桿機構移動的刀體機構、設置在鏜桿內的絲桿傳動機構和刀體位置測量機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中所述鏜桿另一端的軸向周面每隔90°分別設有標尺座槽、平鍵槽、絲桿安裝槽,所述絲桿安裝槽一端設有直通鏜桿一端端面的鏜桿軸向穿孔。前述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中所述刀體機構包括滑塊、一對襯套、粗鏜頭調節機構、半精鏜刀頭、精鏜刀頭,所述鏜桿穿過所述滑塊軸向中心,所述一對襯套分別設置在滑塊兩端內,所述粗鏜頭調節機構設置在滑塊對應鏜桿平鍵槽的徑向位置上,所述半精鏜刀頭設置在粗鏜頭調節機構的對側的滑塊徑向位置上,所述精鏜刀頭設置在滑塊對應標尺座槽的徑向位置上,所述滑塊的粗鏜頭調節機構一側還設有防止滑塊轉動的導向平鍵。前述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中所述粗鏜頭調節機構包括刀座、座套、粗鏜刀頭、粗鏜刀頭垂直移動機構,所述座套設置在滑塊的徑向上,所述刀座設置在所述座套中,所述粗鏜刀頭設置在所述刀座中;所述粗鏜刀頭軸向外圓與刀座內孔通過導向平鍵活動連接;所述粗鏜刀頭垂直移動機構與粗鏜刀頭下端活動連接。前述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中所述粗鏜刀頭垂直移動機構包括螺桿、定位套、水平錐齒輪、垂直錐齒輪、小圓柱齒輪、大圓柱齒輪、齒輪座、齒輪軸、調節軸、扳手套,所述螺桿上端與粗鏜刀頭下端螺紋連接,所述螺桿下端與水平錐齒輪固定連接,與水平錐齒輪嚙合的垂直錐齒輪與齒輪軸一端固定連接,支撐在齒輪座一端上;所述小圓柱齒輪與齒輪軸另一端固定連接,支撐在齒輪座另一端上;大圓柱齒輪與小圓柱齒輪嚙合,大圓柱齒輪與調節軸一端固定連接,大圓柱齒輪一端支撐在滑塊一端上,大圓柱齒輪另一端與扳手套固定連接。前述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中所述絲桿傳動機構包括絲桿、絲桿螺母、絲桿座、一對推力球軸承,所述絲桿一端為絲桿端,絲桿另一端為光桿端,所述絲桿端端頭通過絲桿座、一對推力球軸承支承在Il桿軸向一側的絲桿安裝槽一端內,所述絲桿螺母旋合在絲桿上,絲桿螺母與滑塊固定連接,所述絲桿的光桿端順次穿過鏜桿穿孔、蝸輪穿孔,支承在蝸輪箱體蓋上?!で笆龅牟裼蜋C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中所述測量機構包括標尺座、一對標尺支承軸承、彈簧、彈性標尺、調節螺桿、所述標尺座固定在鏜桿標尺座槽內,所述標尺座一端設有一軸承安裝槽,通過銷軸支撐一標尺支承軸承;標尺座另一端設有彈性浮動機構,所述彈性浮動機構包括軸承座、彈簧,所述彈簧設置在標尺座另一端內,所述軸承座一端穿過彈簧與標尺座另一端活動連接,軸承座另一端內側抵靠在彈簧一端上,軸承座一端通過銷軸支撐另一標尺支承軸承;彈性標尺成環形繞在一對標尺支承軸承上,彈性標尺兩端固定在壓板內,壓板上側設有與壓板固定連接的壓塊;所述調節螺桿一端與壓塊活動連接,調節螺桿另一端通過壓蓋與滑塊固定連接,調節螺桿中部設有調節旋鈕;所述鏜桿標尺座槽內對應彈性標尺的橫向位置刻有定位標記。本專利技術的鏜桿貫穿柴油機機架的毛坯氣缸孔,其剛度比現有的鏜桿明顯提高。絲桿傳動機構使刀體機構在鏜桿上自動、勻速穩定地走刀,完成氣缸孔的鏜削,確保加工過的柴油機機架氣缸孔滿足其尺寸公差和垂直度公差的要求。同時本專利技術在刀體機構的滑塊徑向,每隔90°分別上設置粗鏜刀頭、半精鏜刀頭和精鏜刀頭,可以在一次裝夾的切削加工中將氣缸孔從毛坯孔直接加工至最終尺寸的公差要求,并保證了氣缸孔的形位公差要求,避免了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時分別使用3種刀具加工,導致氣缸孔失圓的弊病,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本專利技術的粗鏜刀頭垂直移動機構可在粗鏜刀頭磨損后調節粗鏜刀頭的伸出量,再次滿足氣缸孔鏜孔的需求,粗鏜刀頭可以使用多次,降低了柴油機機架的加工成本。本專利技術操作方便、調節簡單。本專利技術的測量機構能直接測量鏜孔深度,方便檢測,能夠滿足縱向、橫向多方位的鏜孔要求。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 圖2是圖I的A-A剖視放大 圖3是圖I的C向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I的D-D剖視放大 圖5是圖3的E-E剖視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鏜桿傳動機構2、刀體機構3、鏜桿機構4,鏜桿傳動機構2設置在鏜桿43 —端上,包括蝸輪21、蝸桿22、蝸輪箱體23、一對支 撐軸承24、定位架25、定位座26。本實施例的蝸輪21由輪圈211和輪芯212固定連接而成,輪芯212與鏜桿43端頭通過平鍵固定連接,蝸輪21兩側通過一對支撐軸承24分別支撐在大擋圈28、小擋圈27上,大擋圈28、小擋圈27分別安裝在蝸輪箱體23兩側的臺階孔中,蝸輪箱體蓋29通過螺釘緊固在蝸輪箱體23的外端上。與蝸輪嚙合的蝸桿22設置在蝸輪21的上側;鍵桿43 —端通過滑動軸承401支承在蝸輪箱體23的內端,另一端固定在圓錐滾子軸承402的內圈上,圓錐滾子軸承402的外圈固定在定位座26 —端中,定位座26的底部固定在機床工作臺I上。由于滑動軸承401的軸向支承長度較長,可以提高鏜桿43的剛度并減少其跳動。蝸輪箱體23 —側與定位架25固定連接,鏜桿機構4還包括設置在鏜桿43上、可沿鏜桿機構4移動的刀體機構3、設置在鏜桿43內的絲桿傳動機構42和刀體位置測量機構41。如圖I、圖2所示,鏜桿43另一端的軸向周面每隔90°分別設有標尺座槽431、平鍵槽432、絲桿安裝槽433,所述絲桿安裝槽433 —端設有直通Il桿43 —端端面的Il桿穿孔425。如圖I、圖2所示,刀體機構3包括滑塊30、一對襯套31、粗鏜頭調節機構32、半精鏜刀頭34、精鏜刀頭35,鏜桿43穿過滑塊30軸向中心,一對襯套31包括分別設置在滑塊30兩端內的第一襯套311、第二襯套312,粗鏜頭調節機構32設置在刀體滑塊30對應鏜桿平鍵槽432的徑向位置上,半精鏜刀頭34設置在粗鏜頭調節機構32的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柴油機機架氣缸孔鏜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鏜桿傳動機構、鏜桿機構、刀體機構,所述鏜桿傳動機構設置在鏜桿一端上,包括蝸輪、蝸桿、蝸輪箱體體、一對支撐軸承、定位架、定位座;所述蝸輪與鏜桿端頭固定連接,蝸輪兩側通過一對支撐軸承、擋圈支承在蝸輪箱體一端內,與蝸輪嚙合的蝸桿設置在蝸輪一側;鏜桿一端通過滑動軸承支承在蝸輪箱體體另一端內,鏜桿另一端通過圓錐滾子軸承、定位座支撐在機床工作臺上,蝸輪箱體一側與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鏜桿機構還包括設置在鏜桿上、可沿鏜桿機構移動的刀體機構、設置在鏜桿內的絲桿傳動機構和刀體位置測量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云,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耀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