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低合金高強板與低合金鑄鋼件的焊接方法,屬于焊接技術領域;首先將鑄鋼件置于專用加熱爐內,通電加熱,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條選用堿性焊條,加強U肋與鑄鋼件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U肋開30°刀刃坡口與鑄鋼件留8mm間隙,下部貼5mm鋼襯墊,焊接時兩側U肋同時與鑄鋼件相焊;其有益效果是:焊后整體變形量小,焊接質量控制完全可以控制,加熱爐簡便、實用的特點,針對性焊接工藝,保證高強板與鑄鋼件對接焊縫的焊接質量,避免產生裂紋及較大變形,是一種具有推廣價值的新技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焊接
,具體地說是涉及。
技術介紹
FAM臂架項目中的履帶節用于大型礦山挖掘機的傳送履帶部分,此類型礦山挖掘機自重約300噸,并且作業工況惡劣,履帶節部分需要經受極大的負載,對于履帶節部分的焊接質量要求極高。履帶節之間采用鉸接,連接構件為材料牌號G35CrNiMo6-6-QTl的鑄鋼件(鑄鋼件外形尺寸890*400*355mm),鑄鋼件與12mm厚Q345E加強U肋對接焊。高強板焊接變形量及焊接質量控制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特別是與厚度較大的鑄 鋼件焊接時,焊接質量的保證更加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針對性焊接工藝,提供,該方法保證了高強板與鑄鋼件對接焊縫的焊接質量,避免產生裂紋及較大變形。鑄件受熱均勻,質量穩定。焊后整體變形量小,焊接質量控制完全可以控制,加熱爐簡便、實用。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1、首先將鑄鋼件置于專用加熱爐內,通電加熱,專用加熱爐為一個預熱加熱爐,采用電加熱片加熱,讓鑄鋼件內外受熱均勻,每個預熱加熱爐同時加熱6-10件鑄鋼件,以滿足履帶節的批量生產,加熱爐采用可封閉設計,保證爐內溫度及加熱均勻,使用電子測溫儀測得預熱溫度達到250°C 300°C時,預熱溫度不得高于300°C,取出,測溫采用數字式電子測溫儀,隨時掌握爐內鑄鋼件溫度,焊前需將焊縫兩側30mm范圍內將雜質清理干凈,并將距焊縫IOOmm范圍內用火焰加熱至350°C,層間溫度400°C,預熱達到要求后焊縫應立即施焊,為避免鑄件溫度降低過快,使用巖棉或毛氈進行覆蓋保溫; 2、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條選用堿性焊條,以便盡量減少焊接過程中的氫含量,避免產生脆性裂紋,打底焊的焊條直徑應盡量小,保證熔深,將底板與剛性平臺加緊,減少焊接變形; 3、加強U肋與鑄鋼件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U肋開30°刀刃坡口與鑄鋼件留8mm間隙,下部貼5mm鋼襯墊,焊接時兩側U肋同時與鑄鋼件相焊,并且先焊立縫,后焊平縫,多次分層焊接,采取反變形方法控制焊接變形,底板中心下部與剛性平臺之間放置20_厚、50mm*50mm墊塊,并將底板兩端與剛性平臺用壓碼壓緊固定,使底板形成與產生焊接變形方向相反的外力變形,待全部焊接完成后,打開壓碼,焊接產生的變形恰好與外力變形相抵消,達到反變形的效果,焊后立即進行消氫處理,加熱230 550°C,保溫2小時,冷卻時,用毛氈覆蓋,減緩冷卻速度。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焊后整體變形量小,焊接質量控制完全可以控制,加熱爐簡便、實用的特點,針對性焊接工藝,保證高強板與鑄鋼件對接焊縫的焊接質量,避免產生裂紋及較大變形,是一種具有推廣價值的新技術。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焊接示意 圖2是焊縫位置局部放大圖。圖I、圖2所示的附圖標記如下1、鑄鋼件,2、U肋,3、鋼襯墊,4、底板,5、剛性平臺,6、墊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對具體說明如 下 1、首先將鑄鋼件I置于專用加熱爐內,通電加熱,專用加熱爐為一個預熱加熱爐,采用電加熱片加熱,讓鑄鋼件I內外受熱均勻,每個預熱加熱爐同時加熱6-10件鑄鋼件1,以滿足履帶節的批量生產,加熱爐采用可封閉設計,保證爐內溫度及加熱均勻,使用電子測溫儀測得預熱溫度達到250°C 300°C時,預熱溫度不得高于300°C,取出,測溫采用數字式電子測溫儀,隨時掌握爐內鑄鋼件I溫度,焊前需將焊縫兩側30mm范圍內將雜質清理干凈,并將距焊縫IOOmm范圍內用火焰加熱至350°C,層間溫度400°C,預熱達到要求后焊縫應立即施焊,為避免鑄件溫度降低過快,使用巖棉或毛氈進行覆蓋保溫; 2、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條選用堿性焊條,以便盡量減少焊接過程中的氫含量,避免產生脆性裂紋,打底焊的焊條直徑應盡量小,保證熔深,將底板4與剛性平臺5加緊,減少焊接變形; 3、加強U肋2與鑄鋼件I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U肋2開30°刀刃坡口與鑄鋼件I留8mm間隙,下部貼5mm鋼襯墊3,焊接時兩側U肋2同時與鑄鋼件I相焊,并且先焊立縫,后焊平縫,多次分層焊接,采取反變形方法控制焊接變形,底板4中心下部與剛性平臺5之間放置20mm厚、50mm*50mm墊塊6,并將底板4兩端與剛性平臺5用壓碼壓緊固定,使底板4形成與產生焊接變形方向相反的外力變形,待全部焊接完成后,打開壓碼,焊接產生的變形恰好與外力變形相抵消,達到反變形的效果,焊后立即進行消氫處理,加熱230 550°C,保溫2小時,冷卻時,用毛氈覆蓋,減緩冷卻速度。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步驟如下1、首先將鑄鋼件(I)置于專用加熱爐內,通電加熱,專用加熱爐為一個預熱加熱爐,采用電加熱片加熱,讓鑄鋼件(I)內外受熱均勻,每個預熱加熱爐同時加熱6-10件鑄鋼件(I ),以滿足履帶節的批量生產,加熱爐采用可封閉設計,保證爐內溫度及加熱均勻,使用電子測溫儀測得預熱溫度達到250°C 300°C時,預熱溫度不得高于300°C,取出,測溫采用數字式電子測溫儀,隨時掌握爐內鑄鋼件(I)溫度,焊前需將焊縫兩側30mm范圍內將雜質清理干凈,并將距焊縫IOOmm范圍內用火焰加熱至350°C,層間溫度400°C,預熱達到要求后焊縫應立即施焊,為避免鑄件溫度降低過快,使用巖棉或毛氈進行覆蓋保溫;2、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條選用堿性焊條,以便盡量減少焊接過程中的氫含量,避免產生脆性裂紋,打底焊的焊條直徑應盡量小,保證熔深,將底板(4)與剛性平臺(5)加緊,減少焊接變形;3、力口強U肋(2)與鑄鋼件(I)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U肋(2)開30°刀刃坡口與鑄鋼件(I)留8mm間隙,下部貼5mm鋼襯墊(3),焊接時兩側U肋(2)同時與鑄鋼件(I)相焊,并且先焊立縫,后焊平縫,多次分層焊接,采取反變形方法控制焊接變形,底板(4)中心下部與剛性平臺(5)之間放置20mm厚、50mm*50mm墊塊(6),并將底板(4)兩端與剛性平臺(5)用壓碼壓緊固定,使底板(4)形成與產生焊接變形方向相反的外力變形,待全部焊接完成后,打開壓碼,焊接產生的變形恰好與外力變形相抵消,達到反變形的效果,焊后立即進行消氫處理,加熱230 550°C,保溫2小時,冷卻時,用毛氈覆蓋,減緩冷卻速度。全文摘要,屬于焊接
;首先將鑄鋼件置于專用加熱爐內,通電加熱,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條選用堿性焊條,加強U肋與鑄鋼件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U肋開30°刀刃坡口與鑄鋼件留8mm間隙,下部貼5mm鋼襯墊,焊接時兩側U肋同時與鑄鋼件相焊;其有益效果是焊后整體變形量小,焊接質量控制完全可以控制,加熱爐簡便、實用的特點,針對性焊接工藝,保證高強板與鑄鋼件對接焊縫的焊接質量,避免產生裂紋及較大變形,是一種具有推廣價值的新技術。文檔編號B23K9/235GK102941392SQ201210459349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專利技術者史楠, 康玥, 袁義釗, 安寶峰 申請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低合金高強板與低合金鑄鋼件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步驟如下:1、首先將鑄鋼件(1)置于專用加熱爐內,通電加熱,專用加熱爐為一個預熱加熱爐,采用電加熱片加熱,讓鑄鋼件(1)內外受熱均勻,每個預熱加熱爐同時加熱6?10件鑄鋼件(1),以滿足履帶節的批量生產,加熱爐采用可封閉設計,保證爐內溫度及加熱均勻,使用電子測溫儀測得預熱溫度達到250℃~300℃時,預熱溫度不得高于300℃,取出,測溫采用數字式電子測溫儀,隨時掌握爐內鑄鋼件(1)溫度,焊前需將焊縫兩側30mm范圍內將雜質清理干凈,并將距焊縫100mm范圍內用火焰加熱至350℃,層間溫度400℃,預熱達到要求后焊縫應立即施焊,為避免鑄件溫度降低過快,使用巖棉或毛氈進行覆蓋保溫;2、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條選用堿性焊條,以便盡量減少焊接過程中的氫含量,避免產生脆性裂紋,打底焊的焊條直徑應盡量小,保證熔深,將底板(4)與剛性平臺(5)加緊,減少焊接變形;3、加強U肋(2)與鑄鋼件(1)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U肋(2)開30°刀刃坡口與鑄鋼件(1)留8mm間隙,下部貼5mm鋼襯墊(3),焊接時兩側U肋(2)同時與鑄鋼件(1)相焊,并且先焊立縫,后焊平縫,多次分層焊接,采取反變形方法控制焊接變形,底板(4)中心下部與剛性平臺(5)之間放置20mm厚、50mm*50mm墊塊(6),并將底板(4)兩端與剛性平臺(5)用壓碼壓緊固定,使底板(4)形成與產生焊接變形方向相反的外力變形,待全部焊接完成后,打開壓碼,焊接產生的變形恰好與外力變形相抵消,達到反變形的效果,焊后立即進行消氫處理,加熱230~550℃,保溫2小時,冷卻時,用毛氈覆蓋,減緩冷卻速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楠,康玥,袁義釗,安寶峰,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