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修井用套銑鉆頭。在現有技術中,鉆掉井內的橋塞并把其余骸打撈出來,通常是采用套銑鉆頭把橋塞卡瓦鉆掉后,把余骸推至井底,提出鉆具,再下打撈工具打撈。可鉆掉的橋塞由于剩下的附件很多,又已經解體,因而,在井下的狀態不確定,所以打撈成功率往往很低。特別是井內有兩個以上的橋塞都需要鉆掉時,就必須把第一個橋塞鉆掉取出才能對下一個橋塞進行鉆磨,這時只有上大修設備作業才能完成。通常從成本上考慮,不上大修設備而只是從工藝上盡量不下兩個以上橋塞,這無形中又增加了其它工藝施工的難度,致使生產成本上升,施工周期延長,甚至造成了生產停滯。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將磨銑后的橋塞余骸直接提出的套銑鉆頭。本技術由鉆頭體(1)、卡瓦體(2)、轉換接頭(3)組成,卡瓦體(2)安裝在鉆頭體(1)的內腔內并且兩者采用錐面配合。卡瓦體(2)與轉換接頭(3)之間有一定間隙。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鉆磨橋塞后可直接提出其余骸;2、對井內下的橋塞個數降低了要求,從而降低了施工工藝難度;3、簡化了施工步驟,變大修作業為小修作業,加快了生產進度,降低了生產成本;4、結構簡單,易于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A-A截面圖。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下如圖1所示,鉆頭體(1)的上部接有轉換接頭(3),其內腔安裝有卡瓦體(2)。當套銑鉆頭由鉆柱連接下至被鉆橋塞頂部時,橋塞凸出的中心桿首先進入鉆頭體(1)的內腔,推動卡瓦體(2)上行,由于轉換接頭(3)的限位作用,使卡瓦體(2)上行一段距離后停止,但橋塞中心桿相對于套銑鉆頭仍繼續上行,這時橋塞中心桿撐開卡瓦體(2)并進入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套銑鉆頭,鉆頭體(1)連接有轉換接頭(3),其特征在于鉆頭體(1)的內腔安裝有錐形卡瓦體(2),并且兩者采用錐面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殿才,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石油管理局試油處,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5[中國|新疆]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