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特點是包括油缸和設置在油缸內的可密封滑動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設置有活塞桿,活塞桿穿出所油缸,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固定鋼套的鋼套擋圈和擋環,油缸與液壓系統相連通;優點是通過該設備可將鋼套自動壓入部件的內孔之中,裝配省力、準確,且耗時短;而由于活塞桿上貼有應變片,可實時監測活塞桿所受到的拉力,當拉力太大時,可及時調整鋼套的方向,直至監測到的拉力處于正常范圍,從而保證鋼套與內孔中軸,使鋼套裝配精確;又由于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使得用于安裝鋼套的拉桿具有一定的自由度,避免因為活塞桿的傾斜造成鋼套裝配時拉斜,導致損壞裝配部件(如:動模板、后模板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注塑機上部件的安裝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
技術介紹
當注塑機上的轉動部件與其它裝配部件(如動模板、后模板等)進行轉動連接時,通常需要先在該裝配部件(即動模板、后模板等)的內孔上安裝鋼套,然后將轉動部件裝配到鋼套中,以增加其耐磨性,而鋼套與裝配部件的內孔之間為過盈配合。目前,鋼套的裝配通常是通過人工用錘子敲打芯棒把鋼套敲進裝配部件的內孔中,但是該方法對于外徑較大的鋼套來說裝配比較困難,所耗時間也比較長,因為鋼套的外徑越大,其過盈量越大,與內 孔的接觸面也越大,導致在裝配時所受到的阻力也越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簡單、耗時短的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包括油缸和設置在所述的油缸內的可密封滑動的活塞,所述的活塞上固定設置有活塞桿,所述的活塞桿穿出所述的油缸,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固定鋼套的鋼套擋圈和擋環,所述的油缸與液壓系統相連通。所述的活塞桿上貼有應變片,所述的應變片與應變儀電連接。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所述的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包括拉桿、前萬向節和后萬向節,所述的前萬向節與所述的后萬向節相螺接,所述的前萬向節與所述的后萬向節內均設置有球孔,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一體設置有外圓面為球面的第一定位凸臺,所述的第一定位凸臺與所述的后萬向節的球孔相配合,所述的拉桿的后端一體設置有外圓面為球面的第二定位凸臺,所述的第二定位凸臺與所述的前萬向節的球孔相配合,所述的鋼套擋圈和所述的擋環均設置在所述的拉桿的前端。所述的油缸包括缸體、前蓋和后蓋,所述的前蓋與所述的缸體的前端密封配合,所述的后蓋與所述的缸體的后端密封配合,所述的前蓋與所述的后蓋之間通過連接桿固定,所述的活塞與所述的缸體密封滑動配合,所述的前蓋與所述的后蓋內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的缸體相連通的油孔,所述的油孔與所述的液壓系統相連通。所述的前蓋上設置有第三定位凸臺,方便自動壓入設備在使用時的定位,以防止自動壓入設備的晃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通過該設備可將鋼套自動壓入部件的內孔之中,裝配省力、準確,且耗時短;而由于活塞桿上貼有應變片,可實時監測活塞桿所受到的拉力,當拉力太大時,可及時調整鋼套的方向,直至監測到的拉力處于正常范圍,從而保證鋼套與內孔中軸,使鋼套裝配精確;又由于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使得用于安裝鋼套的拉桿具有一定的自由度,避免因為活塞桿的傾斜造成鋼套裝配時拉斜,導致損壞裝配部件(如動模板、后模板等)。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拉桿前端的端部示意 圖3為利用本專利技術在注塑機動模板的內孔中裝配鋼套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包括缸體I、前蓋2和后蓋3,前蓋2與缸體I的前端密封配合,后蓋3與缸體I的后端密封配合,前蓋2與后蓋3之間通過連接桿4固定,前蓋2與后蓋3內分別設置有與缸體I相連通的油孔21,油孔21與液壓系統(圖中未顯示)相連通,缸體I內設置有可密封滑動的活塞5,活塞5上固定設置有活塞桿51,活塞桿51穿出前蓋2,活塞桿51的前端設置有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包括拉桿6、前萬向節7和后萬向節8,前萬向節7與后萬向節8相螺接,前萬向節7與后萬向節8內均設置有球孔,活塞桿51的前端一體設置有外圓面為球面的第一定位凸臺52,第一定位凸臺52與后萬向節8的球孔相配合,拉桿6的后端一體設置有外圓面為球面的第二定位凸臺61,第二定位凸臺61與前萬向節7的球孔相配合,拉桿6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固定鋼套的鋼套擋圈62和擋環63,活塞桿51上貼有應變片9,應變片9與應變儀10電連接,前蓋2上一體設置有第三定位凸臺22。上述實施例中,該設備的裝配過程為將前蓋2上的第三定位凸臺22伸入動模板100的支架口 101中使設備進行定位,然后驅動活塞桿51向前移動,使拉桿6穿過動模板100的內孔102,然后將鋼套200套在拉桿6上,并將鋼套擋圈62和擋環63安裝在拉桿6的前端以防止鋼套200在裝配的過程中向前移動,然后驅動活塞桿51向后移動,將鋼套200向后拉入內孔102中,裝配完成后,取下鋼套擋圈62和擋環63,驅動活塞桿51向后移動即可。權利要求1.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和設置在所述的油缸內的可密封滑動的活塞,所述的活塞上固定設置有活塞桿,所述的活塞桿穿出所述的油缸,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固定鋼套的鋼套擋圈和擋環,所述的油缸與液壓系統相連通。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上貼有應變片,所述的應變片與應變儀電連接。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包括拉桿、前萬向節和后萬向節,所述的前萬向節與所述的后萬向節相螺接,所述的前萬向節與所述的后萬向節內均設置有球孔,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一體設置有外圓面為球面的第一定位凸臺,所述的第一定位凸臺與所述的后萬向節的球孔相配合,所述的拉桿的后端一體設置有外圓面為球面的第二定位凸臺,所述的第二定位凸臺與所述的前萬向節的球孔相配合,所述的鋼套擋圈和所述的擋環均設置在所述的拉桿的前端。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包括缸體、前蓋和后蓋,所述的前蓋與所述的缸體的前端密封配合,所述的后蓋與所述的缸體的后端密封配合,所述的前蓋與所述的后蓋之間通過連接桿固定,所述的活塞與所述的缸體密封滑動配合,所述的前蓋與所述的后蓋內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的缸體相連通的油孔,所述的油孔與所述的液壓系統相連通。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蓋上設置有第三定位凸臺。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特點是包括油缸和設置在油缸內的可密封滑動的活塞,活塞上固定設置有活塞桿,活塞桿穿出所油缸,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固定鋼套的鋼套擋圈和擋環,油缸與液壓系統相連通;優點是通過該設備可將鋼套自動壓入部件的內孔之中,裝配省力、準確,且耗時短;而由于活塞桿上貼有應變片,可實時監測活塞桿所受到的拉力,當拉力太大時,可及時調整鋼套的方向,直至監測到的拉力處于正常范圍,從而保證鋼套與內孔中軸,使鋼套裝配精確;又由于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防鋼套安裝傾斜機構,使得用于安裝鋼套的拉桿具有一定的自由度,避免因為活塞桿的傾斜造成鋼套裝配時拉斜,導致損壞裝配部件(如動模板、后模板等)。文檔編號B23P19/027GK102941464SQ201210452049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專利技術者王舟挺 申請人:寧波華美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塑機上轉動連接處過盈鋼套的自動壓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和設置在所述的油缸內的可密封滑動的活塞,所述的活塞上固定設置有活塞桿,所述的活塞桿穿出所述的油缸,所述的活塞桿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固定鋼套的鋼套擋圈和擋環,所述的油缸與液壓系統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舟挺,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華美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