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板材上料裝置,包括底座、導向立柱、上梁、移動工作臺、輸送橫梁等;底座四角固定設有四個導向立柱,導向立柱上方設有上梁,移動工作臺與導向立柱相配合,在移動工作臺下方設有油缸,油缸的驅動軸與移動工作臺固定連接;上梁的內側分別設有齒條和滑道,輸送橫梁上設有轉軸,轉軸的兩端設有齒輪,齒輪齒條相嚙合,輸送橫梁兩端設有滑輪,滑輪與滑道相配合,轉軸通過變速裝置與電機連接,輸送橫梁一側設有液壓缸,液壓缸的驅動軸前端設有推板;油缸、電機和液壓缸分別通過感應器和控制裝置配合工作,可實現對現有的板材鋸裁設備的機械化上料,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可連續上料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板材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自動且可連續上料的板材上料裝置。
技術介紹
加工好的板材粗產品多為不規則形狀,需由板材鋸裁設備按照規定要求進行裁剪才能成為合格產品,目前將不規則形狀的板材粗產品搬運到板材鋸裁設備上基本上都是依靠手工上料,工人的勞動強度較大,而且費時費力,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影響了產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自動、連續上料的板材上料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板材上料裝置包括底座、導向立柱、上梁、移動工作臺、輸送橫梁等;底座四角固定設有四個導向立柱,兩側的兩組導向立柱上方分別固定設有兩個平行上梁,移動工作臺通過四角的滑塊與底座四角的導向立柱相配合,在移動工作臺下方設有油缸,油缸的驅動軸與移動工作臺固定連接;兩個平行上梁的內側分別設有齒條和滑道,輸送橫梁上與上梁垂直方向活動設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固定設有齒輪,齒輪與上梁上的齒條相嚙合,輸送橫梁兩端分別設有滑輪,滑輪與上梁上的滑道相配合,轉軸通過變速裝置與電機連接,輸送橫梁一側的水平方向上固定設有液壓缸,液壓缸的驅動軸前端設有推板;在所述的一個導向立柱的上端的內側設有限位塊I,在移動工作臺上方側面與限位塊I對應位置設有限位感應器I ;在所述的一個上梁的上方前后兩端相應位置分別設有限位塊II、限位塊III,在輸送橫梁與限位塊II、限位塊III對應位置設有限位感應器II,在兩個上梁同一端的外側對應位置設有光電感應器;限位感應器I和感應器與油缸的控制裝置連接,限位感應器III與電機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的導向立柱為圓柱體,滑塊為外側與圓柱體相配合的滾輪。本專利技術是與現有的板材鋸裁設備配合工作的,可實現對現有的板材鋸裁設備的機械化上料,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效益,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可連續上料的優點。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板材上料裝置的側視 圖2是圖I所示一種板材上料裝置的正視 圖3是圖I所示一種板材上料裝置的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由圖I、圖2和圖3可見,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板材上料裝置包括底座I、導向立柱2、上梁3、移動工作臺4、輸送橫梁5等;底座I四角固定設有四個導向立柱2,兩側的兩組導向立柱2上方分別固定設有兩個平行上梁3,上梁3與需配合工作的板材鋸裁設備的側面相垂直,移動工作臺4通過四角的滑塊6與底座I四角的導向立柱2相配合,導向立柱2為圓柱體,滑塊6為外側與圓柱體相配合的滾輪;在移動工作臺4下方設有油缸7,油缸7的驅動軸與移動工作臺4固定連接;兩個平行上梁3的內側分別設有齒條8和滑道9,輸送橫梁5上與上梁3垂直方向活動設有轉軸10,轉軸10的兩端固定設有齒輪11,齒輪11與上梁3上的齒條8相嚙合,輸送橫梁5兩端分別設有滑輪12,滑輪12與上梁3上的滑道9相配合,轉軸10通過變速裝置13與電機14連接,輸送橫梁5 —側的水平方向上固定設有液壓缸15,液壓缸15的驅動軸前端設有推板22 ;在所述的一個導向立柱2的上端的內側設有限位塊I 16,在移動工作臺4上方側面與限位塊I 16對應位置設有限位感應器I 17;在所述的一個上梁3的上方前后兩端相應位置分別設有限位塊II 18、限位塊III 19,在輸送橫梁5與限位塊II 18、限位塊III 19對應位置設有限位感應器II 20,在兩個上梁3同一端的外側對應位置設有光電感應器21、21乂安裝時可在兩個上梁3的側面安裝光電感應器21、217的位置開孔,可使光電感應器21、217能夠實現相互感應,光電感應器21、217可為紅外線發射、接收器,光電感應器21、217應安裝在所上板材粗產品的上限位置,光電感應器21、217安裝 的上下位置與需加工的板材數量相關,如需一次加工的數量較多則安裝的位置較上方的位置,如需一次加工的數量較少則安裝的位置較下方的位置;限位感應器I 17和光電感應器21、217與油缸7的控制裝置連接,限位感應器II 20與電機14控制裝置連接。油缸7和電機14工作的協調可在油缸7和電機14的控制裝置中增加延時電路來實現。 工作開始時,油缸7的驅動軸收縮,移動工作臺4降到最低位置,輸送橫梁5退回到后方,由叉車將不規則形狀的板材粗產品放置移動工作臺4上,然后開始由板材上料裝置給板材鋸裁設備上料,啟動油缸7控制裝置,油缸7的驅動軸推動移動工作臺4向上運動,當板材粗產品遮住光電感應器21、21乂光電感應器21、217通過油缸7控制裝置使油缸7停止運動,然后啟動電機14的控制裝置使電機14開始工作,電機14通過變速裝置13帶動轉軸10轉動,轉軸10則帶動與其固定連接的齒輪11在齒條8上轉動,從而使輸送橫梁5通過安裝在兩端的滑輪12使整個輸送橫梁5沿兩個上梁3的內側的滑道9做水平移動,輸送橫梁5則通過輸送橫梁5 —側的水平方向上固定設有的液壓缸15驅動軸前端的推板22推動板材粗產品向板材鋸裁設備上移動,當輸送橫梁5移動到端頭時則啟動液壓缸15的控制裝置使液壓缸15驅動軸前端的推板22繼續推動板材粗產品移動到板材鋸裁設備上,在輸送橫梁5將板材粗產品移動到板材鋸裁設備上的同時,安裝在輸送橫梁5上的限位感應器II 20與安裝在上梁3的上方前端的限位塊II 18接觸,限位感應器II 20通過電機14控制裝置使電機14反向旋轉,此時電機14通過轉軸10和與轉軸10固定連接的齒輪11帶動輸送橫梁5退回到初始位置,同時液壓缸15的控制裝置使液壓缸15的驅動軸回縮到初始狀態,當到達初始位置時,安裝在輸送橫梁5上的限位感應器II 20與安裝在上梁3的上方后端的限位塊II 19接觸,限位感應器II 20則通過電機14控制裝置使電機14停止工作,當輸送橫梁5退回到初始位置后,光電感應器21、217接通,光電感應器則通過油缸7控制裝置啟動油缸7工作,進行第二輪上料工作。當全部上料工作完畢后,移動工作臺4上方側面與限位塊I 16對應位置設有的限位感應器I 17與安裝在導向立柱2的上端的內側設有的限位塊I 16接觸,限位感應器I 17則通過油缸7控制裝置使油缸7的驅動軸帶動移動工作臺4下降到初始位置,然后又由叉車將不規則形狀的板材粗產品放置板材上料裝置的移動工作臺4上,重新開始由板材上料裝置給板材鋸裁設 備上料。權利要求1.一種板材上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板材上料裝置包括底座(I)、導向立柱(2)、上梁兩側的兩組導向立柱(2)上方分別固定設有兩個平行上梁(3),移動工作臺(4)通過四角的滑塊(6)與底座(I)四角的導向立柱(2)相配合,在移動工作臺(4)下方設有油缸(7),油缸(7)的驅動軸與移動工作臺(4)固定連接;兩個平行上梁(3)的內側分別設有齒條(8)和滑道(9),輸送橫梁(5)上與上梁(3)垂直方向活動設有轉軸(10),轉軸(10)的兩端固定設有齒輪(11),齒輪(11)與上梁(3 )上的齒條(8 )相嚙合,輸送橫梁(5 )兩端分別設有滑輪(12),滑輪(12)與上梁(3)上的滑道(9)相配合,轉軸(10)通過變速裝置(13)與電機(14)連接,輸送橫梁(5)—側的水平方向上固定設有液壓缸(15),液壓缸(15)的驅動軸前端設有推板(22);在所述的一個導向立柱(2)的上端的內側設有限位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板材上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板材上料裝置包括底座(1)、導向立柱(2)、上梁兩側的兩組導向立柱(2)上方分別固定設有兩個平行上梁(3),移動工作臺(4)通過四角的滑塊(6)與底座(1)四角的導向立柱(2)相配合,在移動工作臺(4)下方設有油缸(7),油缸(7)的驅動軸與移動工作臺(4)固定連接;兩個平行上梁(3)的內側分別設有齒條(8)和滑道(9),輸送橫梁(5)上與上梁(3)垂直方向活動設有轉軸(10),轉軸(10)的兩端固定設有齒輪(11),齒輪(11)與上梁(3)上的齒條(8)相嚙合,輸送橫梁(5)兩端分別設有滑輪(12),滑輪(12)與上梁(3)上的滑道(9)相配合,轉軸(10)通過變速裝置(13)與電機(14)連接,輸送橫梁(5)一側的水平方向上固定設有液壓缸(15),液壓缸(15)的驅動軸前端設有推板(22);在所述的一個導向立柱(2)的上端的內側設有限位塊Ⅰ(16),在移動工作臺(4)上方側面與限位塊Ⅰ(16)對應位置設有限位感應器Ⅰ(17);在所述的一個上梁(3)的上方前后兩端相應位置分別設有限位塊Ⅱ(18)、限位塊Ⅲ(19),在輸送橫梁(5)與限位塊Ⅱ(18)、限位塊Ⅲ(19)對應位置設有限位感應器Ⅱ(20),在兩個上梁(3)同一端的外側對應位置設有光電感應器(21、21/);限位感應器Ⅰ(17)和光電感應器(21、21/)與油缸(7)的控制裝置連接,限位感應器Ⅱ(20)與電機(14)控制裝置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禮勇,陳華,陳禮衛,陳禮所,陳婷,陳靜,周文,
申請(專利權)人:安慶市江城冶金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