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貼覆金屬基板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A、B層,所述A層為聚丙烯改性樹脂層,所述B層為聚丙烯樹脂層,所述A層與B層的厚度比為20-40∶60-80,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使用共擠流延工藝制備而成,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和聚丙烯樹脂的特性粘數≥0.7dL/g,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的改性單體為馬來酸酐。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具有高斷裂伸長率、可低溫貼覆在金屬基板表面的流延聚丙烯薄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雙拉聚酯薄膜貼覆金屬基板溫度過高,消耗較多能源,斷裂伸長率較低,不能進行深加工,以及現有的流延聚烯烴膜不能良好貼覆于金屬基板的缺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在金屬制罐行業中,罐身材料一般為鍍錫薄鋼板、鍍鉻薄鋼板或鍍鉻薄鋁板,為了保護金屬不受腐蝕,通常在制罐金屬材料的外表面涂抹一層涂料,然而涂布過程中會有污染環境的有機溶劑揮發,且涂料以及涂布設備價格昂貴,并且涂布工藝復雜。后來,人們發現雙拉聚酯薄膜可以貼覆在金屬基板表面,解決了有機溶劑對環境污染的問題,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雙拉聚酯薄膜熔點高,熱貼到金屬基板表面時需要較高的溫度(一般為240-280°C),消耗較多的能源,對設備要求也高,覆膜工藝復雜;此外,雙向拉伸聚酯薄膜分子高度取向,經過電暈雖然可以印刷,但是對油墨的適應性差,且印刷強度普遍不高;另外,雙拉聚酯薄膜斷裂伸長率較低,通常約1209^180%,對于有深加工需要的金屬基板(加工過程金屬基板的延伸率可達300%以上)在拉伸的過程中會發生薄膜與金屬基板分離或表層薄膜斷裂等問題。而流延工藝生產的聚烯烴薄膜,雖然具有熔點低,斷裂伸長率高(一般可達到400% 以上)的優點,但是其在不使用粘合劑的情況下,與金屬基板的貼覆力低,特別是難以滿足金屬變形之后高溫蒸煮所需要的高貼覆力,目前主要用于軟包裝。因此如何開發一種新的薄膜具有高斷裂伸長率、可在低溫條件下,不使用粘合劑即可良好貼覆在金屬基板表面成為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流延聚丙烯薄膜,通過使用特定特性粘數的聚丙烯改性樹脂和聚丙烯樹脂以特定厚度比例通過共擠流延工藝制備而成,該流延聚丙烯薄膜可在低溫條件下,不使用粘合劑即可貼合至金屬基板表面,并且斷裂伸長率大,后續加工性強。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備方法,通過流延方法制成貼覆溫度較低,斷裂伸長率大、與金屬基板貼覆性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流延聚酯聚丙烯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Α、Β層,所述A層為聚丙烯改性樹脂層,所述B層為聚丙烯樹脂層,所述A層與B層的厚度比為20-40:60-80,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使用共擠流延工藝制備而成,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和聚丙烯樹脂的特性粘數> O. 7dL/g,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的改性單體為馬來酸酐。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厚度為15 50 μ m。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厚度為25 50 μ m。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厚度為20 30μπι。本專利技術的方案中,所述改性單體在聚丙烯改性樹脂中的摩爾含量為5 20%。過高的馬來酸酐含量一方面會破壞聚丙烯改性樹脂的粘合性和結晶性,另一方面會帶來使用安全方面(馬來酸酐單體對人體有害)的問題,過低的馬來酸酐含量會使聚丙烯改性樹脂難以與金屬基板貼覆。本專利技術選擇5 20%的單體含量范圍,以及特定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厚度、A層與B層的比例,能夠保證聚丙烯改性樹脂與金屬基板的良好貼覆,即使高溫蒸煮,所述薄膜也不會起皺、不會與金屬基板分離。進一步的,選擇特定的特性粘數的聚丙烯改性樹脂和聚丙烯樹脂,使得本申請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在獲得具有良好的貼覆性能的同時、還具有斷裂伸長率高、熔點低、抗沖擊性高的優點。在本專利技術方案中,馬來酸酐作為改性單體制備聚丙烯改性樹脂,可以通過熔融法進行,例如可在螺桿擠出機中,控制螺桿擠出機以及??诘臏囟仍?55-200°C之間進行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熔融溫度和條件,只要最終制備出的聚丙烯改性樹脂特性粘數> O. 7dL/g即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I)將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與聚丙烯樹脂分別放入不同料筒中,通過不同的螺桿擠出機熔融,然后經多流道共擠出機頭的模口擠出聚丙烯改性樹脂與聚丙烯樹脂的熔體, 所述螺桿擠出機以及??诘臏囟瓤刂圃?90-230°C之間;(2)所述熔體經流延輥流延,冷卻輥冷卻后得到冷卻后的薄膜初品,控制所述流延輥的溫度為3(T60°C,以及所述流延輥的線速度是熔體從??跀D出速度的5 20倍;(3)將所述薄膜初品在15(T17(TC熱定型f 8秒,然后經冷卻、收卷、分切得到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制備出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可具有15 μ m 50 μ m的厚度,斷裂伸長率縱向彡500%,橫向彡600%,并且可在150°C 230°C貼覆至薄鋼板或薄鋁板表面。為使制備出的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更適合印刷,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中,還包括在熱定型冷卻之后,收卷之前對所述薄膜初品進行電暈處理,電暈處理的方法和條件可以使本領域常規的方法和條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要進行適當選擇。進一步的,控制所述流延輥的溫度為30-60°C,可以使得薄膜透明度好。同時為提高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的表觀質量,所述冷卻輥、流延輥的表面應經過精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大于O. 15_。在本專利技術的方案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調整共擠出機頭的流道的尺寸,以及所述流延輥的線速度與熔體從??跀D出速度之比,控制實現所需要的A、B層的厚度比, 以及A、B層的總厚度。料筒溫度可以 180°C (190°C)-230°C (240°C )-280°C (290°C )-310°C ( 320°C )的方式逐漸由180°C升高到320°C。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覆膜金屬板,所述覆膜金屬板通過在金屬基板的至少一側表面貼覆所述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獲得。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覆膜金屬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在金屬基板上的至少一側表面貼覆所述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步驟,所述貼覆過程中控制金屬基板的溫度為150°C 230°C,將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A層與所述金屬基板表面貼覆。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流延聚丙烯薄膜原料容易獲得,并且制備方法簡單科學,與現有技術相比較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優點1,本專利技術的流延聚丙烯薄膜采用聚丙烯改性樹脂層為A層、聚丙烯樹脂層為B層的結構,由于材料屬于同系列,相容性好,A、B層間結合力好,并且選擇特定的改性單體含量范圍,以及特定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厚度、A層與B層的比例可增強整個流延聚丙烯薄膜與金屬基板的粘結力,同時采用特性粘數在O. 7dL/g以上的聚丙烯,可獲得具有斷裂伸長率高、熔點低、抗沖擊性高的流延聚丙烯薄膜。2、通過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備方法,制備出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無需雙向拉伸等取向工序,分子取向度小,斷裂伸長率高,覆膜金屬板可進行深加工,薄膜熱貼覆(即不使用粘合劑直接貼覆)到金屬基板上的溫度低,熱貼覆溫度低于230°C,貼覆牢度高,并且薄膜耐印性好,能滿足薄膜凹印,表印或者后期印鐵要求,經過后期沖壓拉伸成型工藝,能滿足121°C,30min蒸煮要求。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案中,薄膜原材料的耐加工性好,生產設備易于尋找,同時薄膜的生產成本低,制成的薄膜透明性、光澤性、厚度均勻性良好,適合于高級包裝。4、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流延聚丙烯薄膜采用厚度范圍,以及特定的A、B層厚度比例的, 在能達到上述機械性能的同時還能保證流延聚丙烯薄膜的使用安全,在金屬基板的兩側均可貼覆,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貼覆金屬基板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A、B層,所述A層為聚丙烯改性樹脂層,所述B層為聚丙烯樹脂層,所述A層與B層的厚度比為20?40:60?80,所述流延聚丙烯薄膜使用共擠流延工藝制備而成,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和聚丙烯樹脂的特性粘數≥0.7dL/g,所述聚丙烯改性樹脂的改性單體為馬來酸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宇暉,曾科,尹化潔,
申請(專利權)人:奧瑞金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