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維修高爐爐壁損壞用的一種鉆頭,它主要由鉆齒與筒體的一端連接,筒體的另一端與端蓋的一端連接,端蓋的另一端與連接絲頭連接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同現(xiàn)行燒孔技術相比較,能鉆穿爐壁鋼板、冷卻壁、及附著在冷卻壁上的渣鐵層,成孔速度快捷,孔圓而規(guī)則,孔壁光潔,安裝冷卻棒后與孔壁間隙小,作灌漿后飽滿充實,且施工中不存在安全隱患,能大大提高爐維修效率,增加高爐生產量,節(jié)約能耗。(*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鉆孔用的鉆頭,特別是關于維修煉鐵高爐爐壁 損壞用的一種鉆頭。 背錄技術-高爐爐壁的冷卻壁因各種原因,往往造成冷卻壁損壞,影響正常生 產,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處理其一是停爐,降料、降溫更換冷卻壁, 此方法因施工期長,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及原材料損失。此方法雖有采 用,但多數(shù)工廠已不使用了。其二是使用冷卻棒。即先將高爐爐體鉆孔, 然后安裝冷卻棒,多根冷卻棒以點代面的冷卻,修復已損壞的冷卻壁功 能。隨著冷卻棒生產技術的成熟和推廣,絕大多數(shù)廠的高爐爐壁的冷卻 壁損壞后,都采用開孔安裝冷卻棒的技術,可見開孔的質量至關重要, 目前高爐爐壁開孔技術采用氧氣燒孔,此方法雖然簡單,但安全隱患大, 成孔速度慢且不規(guī)則,易造成爐皮鋼板應力集中而開裂,爐型變差,降 低了爐體壽命,由于氧氣燒孔的成孔不規(guī)則,失風、易形成喇叭口狀, 冷卻棒安裝后,冷卻棒與爐體之間的間隙大,間隙采用灌漿填充會造成 不能飽滿,導熱性差,冷卻效果不均勻,從而影響整個爐型,降低了爐 子的利用系數(shù),增大了生產消耗成本。 技術的內容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行氧氣燒孔技術的不足,設計出結構 簡單、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在高爐爐壁的冷卻壁損壞處機械開孔,開 孔效率高,質量優(yōu)良用的一種鉆頭。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它包括鉆齒4,所述的鉆齒4與筒體3的 一端連接,筒體3的另一端與端蓋2連接,端蓋2的另一端與連接絲頭 1連接。上述的鉆齒4的鉆齒數(shù)至少為3個。 上述的鉆齒4的鉆齒數(shù)一般為3 8個。上述的鉆齒4與筒體3的一端的連接方式是所述的筒體3的與鉆 齒4相連接的一端開槽,該槽數(shù)與鉆齒4的鉆齒數(shù)相同,槽形和大小與 鉆齒4的連接端的端形和大小相匹配。上述的鉆齒4的鉆齒形狀為梯形斜齒,梯形平齒,尖齒、凹齒、弧 形齒等中的一種。上述的一種鉆頭的各部件之間的連接處均滿焊焊接。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能完全克服現(xiàn)有氧氣燒孔的不 足,本鉆頭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本鉆頭機械開孔,開孔效率高, 成孔園而規(guī)則,孔壁光潔,安裝冷卻棒后與孔壁間隙小,灌漿后飽滿充 實,且施工中不存在安全隱患,節(jié)約能源,提高產量。具體以380立方 米高爐為例,本鉆頭鉆孔與氧氣燒孔相比較,經計算每年可多產鐵水1 萬噸左右,節(jié)約焦煤費300萬元左右。附國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部件組合鉆頭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的連接絲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的端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技術的筒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技術的梯形斜齒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技術的梯形平齒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技術的尖齒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技術的凹齒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技術的弧形齒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做進 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首先,分別制作部件,連接絲頭l,端蓋2、筒體3、鉆齒4、鉆齒 4為硬質合金。連接絲頭4的一端為內螺紋,用于與鉆機連接,另一端外徑與端蓋 2的中心孔內徑匹配滿焊焊接連接,連接絲頭1的外徑處有搬手位置, 以便于搬手裝卸鉆頭,連接絲頭l為鋼件,其次,將筒體3與已組焊好 齣^t蓋沿H周滿焊焊接連接,形成鉆套整體,在筒體3的另一端開6個槽,糟形和大小與鉆頭4的連接的一端端形和大小相匹配,槽數(shù)與鉆齒 4的齒數(shù)相同,最后,將6個鉆齒滿焊焊接在筒體3的6個槽內,制成 鉆頭。實施例2:根據(jù)需要,筒體3的一端開槽的數(shù)目可為3 8個,鉆齒4的形狀 可選擇圖5 9圖中任何一種。制成一系列不同規(guī)格的鉆頭,其它制造 程序和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采用本鉆頭進行高爐開孔的具體操作過程是將鉆頭的連接絲頭上 在鉆機的主軸上,鉆機轉動帶動鉆頭旋轉,操作鉆機進刀,鉆頭首選切 削爐壁鋼板,再換鉆頭,對損壞的冷卻壁進行切削鉆孔,鉆穿冷卻壁, 再換上更長的鉆頭將附著的渣鐵層鉆穿,取下鉆頭,鉆孔即完成。成孔 速度快捷,質量優(yōu)良,提高爐產量、節(jié)約能源。權利要求1、一種鉆頭,它包括鉆齒(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鉆齒(4)與筒體(3)的一端連接,筒體(3)的另一種與端蓋(2)的一端連接,端蓋(2)的另一端與連接絲頭(1)連接。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鉆齒(4) 的鉆齒數(shù)目至少為3個。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鉆齒(4) 的鉆齒數(shù)為3 8個。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筒體(3)的與鉆齒(4)相連接的一端開槽,該槽數(shù)與鉆齒(4)的鉆 齒數(shù)相同,槽形和大小與鉆齒(4)的連接端的端形和大小相匹配。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鉆齒(4) 的鉆齒形狀為梯形斜齒,梯形平齒,尖齒、凹齒、弧形齒等中的一種。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鉆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部件之 間的連接處均滿焊焊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維修高爐爐壁損壞用的一種鉆頭,它主要由鉆齒與筒體的一端連接,筒體的另一端與端蓋的一端連接,端蓋的另一端與連接絲頭連接組成,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同現(xiàn)行燒孔技術相比較,能鉆穿爐壁鋼板、冷卻壁、及附著在冷卻壁上的渣鐵層,成孔速度快捷,孔圓而規(guī)則,孔壁光潔,安裝冷卻棒后與孔壁間隙小,作灌漿后飽滿充實,且施工中不存在安全隱患,能大大提高爐維修效率,增加高爐生產量,節(jié)約能耗。文檔編號B23B51/04GK201002141SQ20072007868公開日2008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3月6日專利技術者偉 張 申請人:偉 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頭,它包括鉆齒(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鉆齒(4)與筒體(3)的一端連接,筒體(3)的另一種與端蓋(2)的一端連接,端蓋(2)的另一端與連接絲頭(1)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偉,
申請(專利權)人:張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0[中國|成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