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手扶耕田機。
技術介紹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生產中都會使用到農機具,以幫助農民減輕勞動強度。通常在小面積耕地時會使用手扶耕田機,而現有的手扶耕田機的行走部分是膠輪式,雖然機動性能好,綜合利用性能強,但是由于輪胎接觸地面積小,在水田和潮濕的土地上耕作容易下陷打滑,在旱地耕作時翻土性能不好,不能達到平穩耕作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型履帶式手扶耕田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水田耕作容易下陷打滑和在旱地耕作性能不好的缺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控制型履帶式手扶耕田機,包括機架,安裝于機架上部的柴油機,與機架后部連接的手扶把;所述機架下部設有前輪和后輪,二者通過履帶傳動連接,后輪內安裝有減速機,減速機與柴油機傳動連接;機架后部還設有掛犁架,掛犁架上連接有犁頭;所述手扶把后部設有控制機構。進一步的,所述后輪的轉動軸軸套與機架底部固定連接,前輪的轉動軸軸套則安裝于機架底部的調節槽中。更進一步的,所述前輪、后輪和履帶為兩套,分別位于機架底部的兩側。再進一步地,所述減速機的輸入軸與柴油機的轉軸通過三角皮帶連接,其輸出軸與后輪通過銷軸連接。為了便于調節轉動方向,所述減速機為換向減速機。為了便于操控,所述控制機構包括加油檔和剎車檔,其中,加油檔通過控制連桿與柴油機的油閥連接,剎車檔通過控制連桿作用于后輪的輪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2)本技術通過設置履帶,增大了車輪與底面的接觸面積,避免了在水田和潮濕土地上耕作下陷打滑,也使得本技術在 ...
【技術保護點】
控制型履帶式手扶耕田機,包括機架(2),安裝于機架(2)上部的柴油機(1),與機架(1)后部連接的手扶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下部設有前輪(4)和后輪(5),二者通過履帶(6)傳動連接,后輪(5)內安裝有減速機(7),減速機(7)與柴油機(1)傳動連接;機架(2)后部還設有掛犁架(8),掛犁架(8)上連接有犁頭(9);所述手扶把(3)后部設有控制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控制型履帶式手扶耕田機,包括機架(2),安裝于機架(2)上部的柴油機(1),與機架(I)后部連接的手扶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下部設有前輪(4)和后輪(5),二者通過履帶(6 )傳動連接,后輪(5 )內安裝有減速機(7 ),減速機(7 )與柴油機(I)傳動連接;機架(2 )后部還設有掛犁架(8 ),掛犁架(8 )上連接有犁頭(9 );所述手扶把(3 )后部設有控制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控制型履帶式手扶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5)的轉動軸軸套與機架(2 )底部固定連接,前輪(4)的轉動軸軸套則安裝于機架(2 )底部的調節槽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蘭蘭,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依瑞克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