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穿管導引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大管徑換熱器穿管用導引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換熱器用管束的外徑尺寸最大在φ30左右,而針對大管徑的換熱器穿管導引裝置的設計還不多見,如禾元環氧乙烷換熱器由兩層管板、7層格柵板及外部筒體組成,禾元環氧乙烷換熱器用管束規格為φ51 x3mm,內徑尺寸大。在大管徑換熱器穿管過程中主要會遇到三個問題1、所用管徑大,以往的導引裝置結構不易脹起,且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剛性變形;2、大管徑換熱器往往只在首端管板與第一層、尾端管板與最后一層格柵之間留有人孔,由于在環縫組焊完畢后才能進行穿管,因此應盡量避免導引裝置的脫落;3、由于加·工、裝配及焊接造成的孔與孔的同軸度問題,在穿管作業時需要借助大錘穿管,由于受到大錘的沖擊,導引裝置極易與管束脫離。所以必須合理的設計穿管導引裝置,并采用正確的穿管工藝,才能合理的解決上述問題,保證穿管工作的正常進行。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大管徑換熱器穿管用導引裝置。本技術主要利用脹桿與導引頭的配合將脹套脹起,從而起到導引裝置與管束的自鎖,順利完成穿管工作。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大管徑換熱器穿管用導引裝置,包括脹桿、脹套、彈簧鋼圈、定位卡頭和導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脹桿的桿體為錐形,所述脹桿的前端設有螺桿;所述脹套由至少兩個脹緊部組成,所述脹緊部前端設有定位凸臺,所述脹緊部外表面設有至少一個防滑凸起,所述脹緊部外表面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固定凹槽,所述脹緊部內側具有與所述脹桿的桿體相同的錐度,所述脹緊部通過卡接在所述固定凹槽上的所述彈簧鋼圈扣合,扣合的各脹緊部形成可容納所述脹桿的容納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管徑換熱器穿管用導引裝置,包括脹桿(1)、脹套(2)、彈簧鋼圈(3)、定位卡頭(4)和導引頭(5),其特征在于:所述脹桿(1)的桿體為錐形,所述脹桿(1)的前端設有螺桿(11);所述脹套(2)由至少兩個脹緊部組成,所述脹緊部前端設有定位凸臺(21),所述脹緊部外表面設有至少一個防滑凸起(22),所述脹緊部外表面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固定凹槽(23),所述脹緊部內側具有與所述脹桿(1)的桿體相同的錐度,所述脹緊部通過卡接在所述固定凹槽(23)上的所述彈簧鋼圈(3)扣合,扣合的各脹緊部形成可容納所述脹桿(1)的容納空間;所述定位卡頭(4)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臺(21)相匹配的定位孔(41),所述定位卡頭(4)上還設有可供所述螺桿(11)通過的通孔(42),所述定位卡頭(4)上還設有固定孔Ⅰ(43);所述導引頭(5)為錐形,所述導引頭(5)的前端設有球形頭部,所述導引頭(5)內部設有與所述螺桿(11)相匹配的內螺紋孔(51),所述導引頭(5)上設有至少一個固定孔Ⅱ(52);所述定位卡頭(4)套置在所述脹套(2)的前端,所述彈簧鋼圈(3)卡接在所述脹緊部上的所述固定凹槽(23)上,所述脹桿(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管徑換熱器穿管用導引裝置,包括脹桿(I)、脹套(2)、彈簧鋼圈(3)、定位卡頭(4)和導引頭(5),其特征在于所述脹桿(I)的桿體為錐形,所述脹桿(I)的前端設有螺桿(11);所述脹套(2)由至少兩個脹緊部組成,所述脹緊部前端設有定位凸臺(21),所述脹緊部外表面設有至少ー個防滑凸起(22),所述脹緊部外表面上還設有至少ー個固定凹槽(23),所述脹緊部內側具有與所述脹桿(I)的桿體相同的錐度,所述脹緊部通過卡接在所述固定凹槽(23)上的所述彈簧鋼圈(3)扣合,扣合的各脹緊部形成可容納所述脹桿(I)的容納空間;所述定位卡頭(4)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臺(21)相匹配的定位孔(41),所述定位卡頭(4)上還設有可供所述螺桿(11)通過的通孔(42),所述定位卡頭(4)上還設有固定孔I (43);所述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萬存,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大連加氫反應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