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將單個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采用鏡像對稱或旋轉180°的方式得到另一模塊,將該模塊甲介質、乙介質進口和出口接管分別與原模塊的甲介質、乙介質出口和進口接管進行首尾相連可構成含多個相同模塊串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將全焊接板式換熱器采用模塊化組裝不但方便對個別模塊進行維修和更換大大降低設備使用方后續投資成本,也提高了制造廠設計和制造換熱器的效率,縮短生產周期和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多流程純逆流布置,設備具備傳熱效率高、操作周期長、沖洗方便、結構緊湊、維修成本低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熱交換器設計與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
技術介紹
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往往根據用戶的工藝條件進行設計和制造,符合工藝條件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結構各不相同,這給換熱器設計和制造帶來困難,很難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另外,工業生產工藝過程中往往用熱交換設備將含硬質顆粒流體降溫回收余熱,如高爐沖渣水、造紙紙漿污水和化工顆粒性介質余熱回收過程中往往因顆粒物或水中的纖維懸浮物等使換熱器發生堵塞甚至磨蝕、腐蝕失效。以往采用的管殼式換熱器、螺旋板式換熱器和可拆卸板式換熱器在實際應用中很短的時間即會堵塞,很難疏通,設備檢維修困難,若設備發生磨蝕、腐蝕失效后更換整臺設備耗資成本高。專利一種高爐沖渣水換熱器(CN203163561U)雖然采用多流程傳熱設計,但因傳熱元件水平布置,實際運行過程中水中的固體顆粒物極易發生沉積降低換熱效率,并且個別傳熱元件服役一段時間后若發生磨損失效后使維修、困難,設備使用壽命短更換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模塊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解決制造廠難以實現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標準化批量生產的難題。本技術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將單個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采用鏡像對稱或旋轉180°的方式得到另一模塊,將該模塊甲介質、乙介質進口和出口接管分別與原模塊的甲介質、乙介質出口和進口接管進行首尾相連可構成含多個相同模塊串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多個所述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進行串聯后形成組,組與組之間進行并聯,形成并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所述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由其兩端上、下部的上、下甲介質側接管及位于其內側的上、下部乙介質側接管、上、下甲介質側接管分別連接的左、右甲介質管箱、上、下部乙介質側接管分別連接的左、右乙介質管箱,及設置在乙介質管箱間的換熱板束組成;且該換熱板束的傳熱板片豎直放置。本技術通過將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進行串并聯,形成可拆卸串并聯全焊接板式換熱器,解決制造廠難以實現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標準化批量生產的難題。全焊接板束采用模塊化組合設計,每個模塊結構相同,大大提高了制造廠設計和制造換熱器的效率,縮短生產周期和節約成本。當單個換熱器模塊發生腐蝕或磨蝕失效后易于更換維修,大大提高互換性。傳統全焊接板換傳熱元件易發生淤積、堵塞,傳熱元件存在因發生磨蝕壽命短更換困難等難題,但本技術將傳熱元件豎直布置,傳熱板片側流道進口及其內部不會淤積、堵塞,解決了含顆粒物水堵塞的難題。本技術可實現多流程純逆流布置,具備傳熱效率高、操作周期長、沖洗方便、結構緊湊、維修成本低的優點。本技術適用于粘性、顆粒性、含纖維介質的處理。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是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甲側與乙側介質流程圖;圖3為本技術單個換熱器模塊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向圖,即本技術傳熱板片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圖中:1.甲介質側管箱平蓋,2.甲介質側管箱法蘭,3.甲介質側進口接管,4.乙介質側出口接管,5.乙介質側出口管箱,6.甲介質側出口管箱,7.甲介質側出口接管,8.乙介質側進口接管,9.乙介質側進口管箱,10.甲介質側進口管箱,11.換熱板束,12.傳熱板片,13.接管聯箱。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技術專利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3所示,單個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3由上下端的兩對甲介質側接管3、7及乙介質側接管4、8、兩端兩個甲介質管箱6、10和兩側設置的兩個乙介質管箱5、9及設置在甲介質管箱和乙介質管箱間的換熱板束11構成。如圖4所示,所述的換熱板束11的傳熱板片12豎直放置,板片豎直放置避免設備在工藝流程間歇性操作或設備檢維修時,易粘結的固體顆粒物附著和粘結增大污垢熱阻影響傳熱效果,實際傳熱板片為波紋板片,這里采用平板簡化進行示意描述。每兩張板片對扣焊接組成板對,板對內形成乙介質側通道,甲介質側流道與乙介質流道依次交替,以純逆流的流動形式進行間壁熱量交換。實施例1,如圖1所示,所述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101采用鏡像對稱或旋轉180°的方式形成另一個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102,模塊102與模塊101相同,將模塊101甲介質側管箱出口接管7和乙介質側管箱進口接管8分別與模塊102甲介質管箱進口接管3和乙介質側管箱出口接管4通過法蘭或焊接方式進行連接,然后再與模塊103以類似的方式進行組合連接,構成如圖1所示的三個模塊串聯結構,在模塊串聯過程中,甲介質側接管3、7和乙介質側接管4、8既可作為進口也可作為出口,根據實際工況可以選取任意數目模塊進行串聯,圖2為工藝流體在設備內部流動示意圖,實線箭頭A所示為甲介質流動方向,虛線箭頭B為乙介質流動方向,兩種流體以3-3流程純逆流方式進行熱量交換,純逆流方式換熱效率高。每個模塊甲介質管箱6、10均設置成方型或圓形法蘭結構2,松開螺栓打開蓋板1后,可以對換熱板束11內部進行檢維修和清洗,適用于粘性、顆粒性、含纖維介質的處理。實施例2,如圖6所示,將實施例1立式放置形成立式串聯的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實施例3,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可以將組與組進行并聯,構成如圖5所示的模塊并聯結構,兩個模塊甲介質管箱接管7均與接管聯箱13相連接,流經接管聯箱的流體介質一分為二進入各自模塊組中,實現單個串聯組內兩種介質的熱量交換。實施例4,將實施例2立式放置形成立式串并聯的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全焊接板束采用模塊化組合設計,每個模塊結構相同,大大提高了制造廠設計和制造換熱器的效率,縮短生產周期和節約成本。當單個換熱器模塊發生腐蝕或磨蝕失效后易于更換維修,大大提高互換性,維修成本低。實施例中采用3個模塊進行敘述,實際可以采用多個模塊進行串并聯組合,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將單個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采用鏡像對稱或旋轉180°的方式得到另一模塊,將該模塊甲介質、乙介質進口和出口接管分別與原模塊的甲介質、乙介質出口和進口接管進行首尾相連可構成含多個相同模塊串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將單個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采用鏡像對稱或旋轉180°的方式得到另一模塊,將該模塊甲介質、乙介質進口和出口接管分別與原模塊的甲介質、乙介質出口和進口接管進行首尾相連可構成含多個相同模塊串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含所述多個相同模塊串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臥式放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含所述多個相同模塊串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立式放置。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全焊接板式換熱器模塊進行串聯后形成組,組與組之間進行并聯,形成并聯的全焊接板式換熱器。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模塊化全焊接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海生,常春梅,郝開開,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藍濱石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機械工業上海藍亞石化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