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該穩流器由入流口、入流口過渡段、穩流箱、出流口過渡段和出流口組成,所述穩流箱的形狀是圓柱形、橄欖形和球形中的一種;所述入流口和出流口的形狀由圓錐臺回轉面或圓柱回轉面構成;所述入流口和出流口的中心線相交或在一條直線上;所述入流口經所述入流過渡段與所述穩流箱連通;所述出流口經所述出流口過渡段與穩流箱連通;所述入流口和所述出流口的外端口處均分別設有拉鏈結構。將該穩流器設置在布風管管道中,可以在不改變原有布風管管徑規格的情況下,避免布風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抖動,增強了布風管送風的穩定性、可靠性及美觀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布風管系統輔助部件的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
技術介紹
布風管又叫纖維織物風管,是由特殊纖維織成的空氣柔性分布系統,主要靠纖維滲透和噴孔射流的獨特出風模式,能均勻送風的送出風末端系統。布風管系統是替代傳統送風管、風閥、散流器、絕熱材料等的一種送出風末端系統。布風管可應用于超市、商場、會展、劇院等商業公眾場所;各類體育場所;電子、化工、醫藥、機械、印刷等工業廠房以及各類食品廠房。當布風管管內風速過高時,布風管入口處會產生分離流動現象、布風管轉彎處會產生漩渦流動現象。這兩種氣流流動形式都是不穩定的流動形式,會使布風管在入口及轉彎處產生抖動。以上兩種抖動現象是目前布風管行業所面臨的一個技術難題,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必將對布風管的送風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將該穩流器設置在布風管管道中,可以在不改變原有布風管管徑規格的情況下,實現避免布風管入口及轉彎處的抖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予以實現的技術方案是由入流口、入流口過渡段、穩流箱、出流口過渡段和出流口組成,所述穩流箱的形狀是圓柱形、橄欖形和球形中的一種;所述入流口和出流口的形狀由圓錐臺回轉面或圓柱回轉面構成;所述入流口和出流口的中心線相交或在一條直線上;所述入流口經所述入流過渡段與所述穩流箱連通;所述出流口經所述出流口過渡段與穩流箱連通。本技術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所述入流口和所述出流口的外端口處均分別設有拉鏈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I)由于本技術穩流器的材質為布質,其重量輕,安裝拆卸均非常方便,大大減少了裝卸的人力成本及時間。(2)在布風管管道上安裝本技術穩流器可以避免布風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抖動,增強了布風管送風的穩定性、可靠性及美觀度。(3)本技術穩流器提供有圓柱、橄欖和球型不同的幾何形狀,可以根據安裝現場及布風管管徑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幾何形狀,不但擴展了穩流器的應用場合,而且還增強了布風管整體的設計美感。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中一種立式圓柱形穩流器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一種立式轉角圓柱形穩流器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中一種臥式圓柱形穩流器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中一種臥式圓柱形穩流器示意圖; 圖5是本技術中一種橄欖形穩流器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中一種轉角橄欖形穩流器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中一種球形穩流器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中一種轉角球形穩流器示意圖。圖中I-入流口,2-入流過渡段,3-穩流箱,4-出流過渡段,5-出流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技術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的基本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依次連通的入流口 I、入流口過渡段2、穩流箱3、出流口過渡段4和出流口 5 ;其中,所述穩流箱3的形狀是根據安裝場合和所連接的布風管的管徑不同可以從圓柱形、橄欖形和球形中選擇;所述入流口 I和出流口 5的形狀可以是如圖5和圖6所示的圓錐臺回轉面,也可以是如圖I、圖2、圖3、圖4、圖7和圖8所示的圓柱回轉面構成;所述入流口 I和出流口 5的中心線相交或在一條直線上,圖2、圖3、圖6和圖8示出了所述入流口 I和出流口 5的中心線相交呈90°的情形,該類的穩流器適合安裝在布風管轉彎處,所述入流口 I與出流口 5中間線之間的夾角可以是90°、180°或是符合安裝現場空間條件的其他角度;圖I、圖4、圖5和圖7示出了所述入流口 I和出流口 5的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的情形,該類的穩流器適合安裝在布風管的進風口處。制作本技術穩流器時,入流過渡段2和出流過渡段4直接縫制穩流箱3的兩端,所述入流口 I及出流口 5的口徑應等于與其相連的布風管的管徑,為了方便將本技術穩流器連接在布風管上,所述入流口 I和所述出流口 5的外端口處均分別設有拉鏈結構,并且不需要對布風管原有結構作出大的改動,只需將本技術穩流器通過拉鏈快速方便地與布風管相連接即可。在布風管的管道上安裝本技術穩流器后,不穩定的氣流從入流口 I經入流口過渡管2后流入穩壓箱3內,由于氣流從截面小的通道進入空間較大的穩流器3內,使得流速降低,流速降低的同時靜壓升高,氣流處于近似靜止狀態,經穩流箱2穩定后的氣流再依次經過出流口過渡管4和出流口 5流入與之相連接的布風管管道內。從而避免了布風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抖動的不良現象,增強了布風管送風的穩定性、可靠性及美觀度。經過多次實驗,所述穩流箱3內的風速應小于2m/s,所述穩流箱3的長度至少為入流口 I 口徑的2倍。盡管上面結合圖對本技術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變形,這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由入流ロ(I)、入流ロ過渡段(2)、穩流箱(3)、出流ロ過渡段(4)和出流ロ(5)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穩流箱(3)的形狀是圓柱形、橄欖形和球形中的ー種;所述入流ロ(I)和出流ロ(5)的形狀由圓錐臺回轉面或圓柱回轉面構成;所述入流ロ(I)和出流ロ(5)的中心線相交或在一條直線上;所述入流ロ( I)經所述入流過渡段(2 )與所述穩流箱(3 )連通;所述出流ロ(5)經所述出流ロ過渡段(4)與穩流箱(3)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ロ(I)和所述出流ロ(5)的外端ロ處均分別設有拉鏈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流箱的長度至少是入流ロ 口徑的2倍。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該穩流器由入流口、入流口過渡段、穩流箱、出流口過渡段和出流口組成,所述穩流箱的形狀是圓柱形、橄欖形和球形中的一種;所述入流口和出流口的形狀由圓錐臺回轉面或圓柱回轉面構成;所述入流口和出流口的中心線相交或在一條直線上;所述入流口經所述入流過渡段與所述穩流箱連通;所述出流口經所述出流口過渡段與穩流箱連通;所述入流口和所述出流口的外端口處均分別設有拉鏈結構。將該穩流器設置在布風管管道中,可以在不改變原有布風管管徑規格的情況下,避免布風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抖動,增強了布風管送風的穩定性、可靠性及美觀度。文檔編號F24F13/08GK202757240SQ20122045927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專利技術者潘森森, 白爽 申請人:天津開發區博新工貿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柔性送風系統的布質穩流器,由入流口(1)、入流口過渡段(2)、穩流箱(3)、出流口過渡段(4)和出流口(5)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流箱(3)的形狀是圓柱形、橄欖形和球形中的一種;所述入流口(1)和出流口(5)的形狀由圓錐臺回轉面或圓柱回轉面構成;所述入流口(1)和出流口(5)的中心線相交或在一條直線上;所述入流口(1)經所述入流過渡段(2)與所述穩流箱(3)連通;所述出流口(5)經所述出流口過渡段(4)與穩流箱(3)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森森,白爽,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開發區博新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