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及系統,所述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包括:1)在芯線表面均勻涂覆樹脂粘合劑;2)使金剛石顆粒帶負電,使芯線帶正電,所述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運動,進而使得金剛石顆粒植入芯線上的樹脂粘合劑中;3)對芯線進行固化處理。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方法,使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嵌入到芯線表面的樹脂粘合劑中,因此,可在芯線表面的樹脂粘合劑中形成均勻分布的金剛石顆粒;且通過控制金剛石顆粒所受電場力的大小來控制金剛石顆粒嵌入樹脂粘合劑中的深度,進而控制金剛石顆粒的露出率,從而可保障金剛石線鋸的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并可延長金剛石線鋸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切割工藝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金剛石線鋸作為一種切割效果較好的切割工具,由于其具有切縫窄、出材率高、能切割大尺寸工件、切割面無燒蝕痕跡、對環境污染小、切割精度高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高硬度材料的切割,特別是晶體硅切割成硅片的過程中。 金剛石線鋸的一種常用制備方法為樹脂粘合劑法,是利用樹脂粘合劑將金剛石顆粒通過植砂方法粘合在金屬芯線上制備而成的。而植砂方法決定了金剛石線鋸上金剛石顆粒的分布均勻性、分布密度、出刃高度(金剛石顆粒的露出率),進而決定了金剛石線鋸的切割力、切割精度、切割效率和使用壽命。現有的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有噴覆植砂法。參照圖1,圖I為現有技術中噴覆植砂方法的裝置結構示意圖。芯線經過放線機構I放線,通過有機溶劑處理槽2清洗后,進入樹脂涂覆裝置3在其表面涂抹樹脂粘合劑,然后進入金剛石噴覆裝置4,在芯線進入噴覆裝置4時,金剛石顆粒以氣固兩相的形式通過送粉裝置42,經過分配器43分配后進入噴覆裝置4的箱體41,通過箱體41內的多個噴嘴,以一定的速度被噴射入箱體41內,金剛石顆粒直接嵌入或經過碰撞后嵌入涂抹有樹脂粘合劑的芯線表面的樹脂層中,最后通過紫外固化裝置5固化后經收線裝置6回收。通過上述對現有技術中噴覆植砂方法的裝置結構及功能的描述可知,金剛石顆粒是以氣固兩相的形式以一定的速度被噴入箱體41的。由于箱體41的空間相比于芯線的直徑而言是比較大的,這就決定了嵌入芯線表面樹脂層內的金剛石顆粒大多是經過與箱體41內壁或金剛石顆粒多次碰撞后嵌入樹脂層的,所以金剛石顆粒在嵌入樹脂層時的速度不同,而且由于碰撞過程是隨機的,這就導致了金剛石顆粒在芯線表面的分布不均勻,同時也會造成金剛石顆粒的嵌入深度不同,有些甚至會因為其嵌入深度過淺,導致附著力不夠,在切割過程中出現脫落的現象,因此影響金剛石線鋸的切割力、切割精度、切割效率和使用壽命O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可使金剛石顆粒在芯線表面均勻分布,同時可控制金剛石顆粒的露出率,從而保障了金剛石線鋸的切割力、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并延長了金剛石線鋸的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I)在芯線表面均勻涂覆樹脂粘合劑;2)使金剛石顆粒帶負電,使芯線帶正電,所述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運動,進而使得金剛石顆粒植入芯線上的樹脂粘合劑中;3)對芯線進行固化處理。優選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驟I)包括使芯線以設定的速度通過盛有樹脂粘合劑的裝置,在芯線表面涂覆一層樹脂粘合劑;使所述涂覆有樹脂粘合劑的芯線通過具有設定孔徑的模具,以調節芯線表面樹脂粘合劑的厚度,使樹脂粘合劑均勻地涂覆在芯線表面。優選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驟2)包括通過輸粉管將金剛石顆粒供給噴粉槍,所述噴粉槍將金剛石顆粒噴出,且噴粉槍噴嘴處設置有電極;·所述電極在負高壓的作用下產生電暈放電,從而在其周圍形成負離子區域;所述金剛石顆粒由噴粉槍噴出后,經過所述負離子區域捕獲負離子從而帶負電;使芯線接地,接地后的芯線在電極負高壓的感應下而帶正電;所述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芯線與電極所形成的電場的作用下向芯線方向運動,進而植入芯線上的樹脂粘合劑中。優選的,上述方法中,所述負高壓是通過使接于背離噴粉槍噴嘴端的低壓電源經噴粉槍內的升壓裝置后而形成的。優選的,上述方法中,在步驟2)之后,步驟3)之前,還包括將未植入芯線表面樹脂粘合劑中的金剛石顆粒回收。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系統,該系統包括用于將樹脂粘合劑均勻涂覆在芯線表面的涂覆裝置;用于使金剛石顆粒帶負電、使芯線帶正電、并將所述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噴覆到所述帶正電的芯線表面的樹脂粘合劑中的噴覆裝置;用于芯線固化定型的固化裝置。優選的,上述系統中,所述涂覆裝置包括裝有樹脂粘合劑的槽體;具有設定孔徑的模具,用于控制經過所述槽體后的芯線表面樹脂粘合劑的厚度。優選的,上述系統中,所述噴覆裝置包括用于輸送金剛石顆粒的輸粉管;連接所述輸粉管的噴粉槍;設置在噴粉槍內的升壓裝置;設置在噴粉槍噴嘴處的電極;與背尚噴粉槍噴嘴處的一端相連的低壓電源。優選的,上述系統中,所述電極包括金屬環或極針。優選的,上述系統還包括回收裝置,所述回收裝置用于將未噴覆到芯線表面的金剛石顆粒回收并提供給所述噴覆裝置。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在芯線表面均勻涂覆樹脂粘合劑后,使芯線帶正電,使金剛石顆粒帶負電,所述帶正電的芯線周圍形成有電場,芯線對電場內的帶電粒子有電場力的作用,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所述電場力的作用下植入芯線上的樹脂粘合劑中(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屬于帶電微粒,其所帶電荷形成的電場,相對于帶正電的芯線周圍的電場來說,可忽略不計),因此,可在芯線表面的樹脂粘合劑上形成分布均勻的金剛石顆粒。又由于所述電場力的大小決定了金剛石顆粒植入芯線上樹脂粘合劑時的速度大小,電場力越大,金剛石顆粒植入芯線上樹脂粘合劑時的速度就越大,植入的深度也越大,金剛石顆粒的露出率就越小,因此,通過控制電場力的大小可控制金剛石顆粒植入芯線表面樹脂粘合劑中的露出率。故通過本專利技術可以使金剛石顆粒在芯線表面的樹脂粘合劑中均勻分布,同時能夠控制金剛石顆粒的露出率,從而保障了金剛石線鋸的切割精度和切割效率,并可延長金剛石線鋸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中常見的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系統的工作過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系統中噴覆裝置和回收裝置的工作過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參考圖2,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的流程示意圖,所述方法包括步驟步驟SI :在芯線表面均勻涂覆樹脂粘合劑。所述步驟SI具體包括使芯線以設定的速度通過盛有樹脂粘合劑的裝置,在芯線表面涂覆一層樹脂粘合劑;使所述涂覆有樹脂粘合劑的芯線通過具有設定孔徑的模具,以調節芯線表面樹脂粘合劑的厚度,使樹脂粘合劑均勻地涂覆在芯線表面。其中,當芯線通過所述具有設定孔徑的模具時可以調節芯線表面樹脂粘合劑的厚度,使得樹脂粘合劑均勻地分布在芯線表面,同時也可以調節芯線直徑的大小。優選的,本步驟中還可以將涂覆有樹脂粘合劑的芯線經過模具后被所述模具刮落的樹脂粘合劑進行回收,從而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步驟S2 :使金剛石顆粒帶負電,使芯線帶正電,所述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運動,進而使得金剛石顆粒植入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剛石線鋸植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1)在芯線表面均勻涂覆樹脂粘合劑;2)使金剛石顆粒帶負電,使芯線帶正電,所述帶負電的金剛石顆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運動,進而使得金剛石顆粒植入芯線上的樹脂粘合劑中;3)對芯線進行固化處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偉,趙濤,萬容兵,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思博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