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在收割的同時進行粉碎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它包括機架(2),其特征是機架(2)上設有進料筒(6)、位于進料筒(6)前方的壓輥(9),梳刀(10)設于機架(2)的前端,所述的進料筒(6)內設有由動力(4)帶動的旋轉軸(5),旋轉軸(5)上設有螺旋刀(7),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應復雜的水澤環境,對蘆葦進行推壓,將立體作業轉變為平面作業;旋刨的同時進行粉碎,減少了造紙工序;有助于及時收割、蘆漿回兜,有利于蘆葦的來年生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蘆葦收割旋刨裝置。
技術介紹
蘆葦,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長,為保土固堤植物。在水深20 50厘米,流速緩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稱。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同時又是一種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物量高的優良牧草。葦桿可作造紙和人造絲、人造棉原料。遼闊富饒的洞庭湖,盛產蘆葦,其面積達一百多萬畝,堪稱“亞洲第一蘆”。人們收 割蘆葦都是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一根一根地砍,勞動強度大,工效低,砍樵成本高,勞作環境又艱苦。而收割蘆葦的季節性強,為了搶進度,樵民甚至未等蘆葦完全成熟,即蘆葦未收漿回兜時就進洲砍蘆,影響到第二年蘆葦的生長質量。因此,如何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收割效率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在自然生長環境中,蘆葦以根狀莖繁殖為主,具有橫走的根狀莖,根狀莖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較厚的根狀莖層,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蘆葦生長地勢不平,伴有野藤攀纏,易倒伏。而現有的收割機械僅適用于理想的人工種植環境。以往,人們是將收割的蘆葦打捆后運至倉庫或廠房。而收割的蘆葦難以理順,捆堆雜亂蓬松,增加了運輸成本和貯葦面積,埋下了火災隱患。而采取壓縮打捆的方式雖一定程度上減小捆堆體積,卻增加了造紙的頭道工序即粉碎的難度,易導致紙制品的品質下降,增大了工廠的排污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收割的同時進行粉碎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專利技術目的的,一種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它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進料筒、位于進料筒前方的壓輥,梳刀設于機架的前端,所述的進料筒內設有由動力帶動的旋轉軸,旋轉軸上設有螺旋刀。本技術提高效率,所述的螺旋刀的螺旋升角為15° 60°,轉速為800轉/分 2900轉/分。本技術為了充分碎蘆,所述的進料筒的內壁上均勻地設有刀片。本技術所述的刀片為直線形和/或弧形刀片。本技術所述的刀片為橫向和/或縱向排列。本技術為了適應復雜的地形,所述的壓輥為液壓壓輥。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較好的實現了專利技術目的,其適應復雜的水澤環境,對蘆葦進行推壓,將立體作業轉變為平面作業;旋刨的同時進行粉碎,減少了造紙工序;有助于及時收割、蘆漿回兜,有利于蘆葦的來年生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進料筒6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I :由圖I、圖3可知,一種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它包括機架2,機架2上設有進料筒6、位于進料筒6前方的壓輥9,梳刀10設于機架2的前端,所述的進料筒6內設有由動力4帶動的旋轉軸5,旋轉軸5上設有螺旋刀7。本技術提高效率,所述的螺旋刀7的螺旋升角為15° 60° (本實施例為45° ),轉速為800轉/分 2900轉/分(本實施例為1400轉/分)。本技術為了充分碎蘆,所述的進料筒6的內壁上均勻地設有刀片11。本技術所述的刀片11為直線形和/或弧形刀片(本實施例為弧形刀片)。本技術所述的刀片11為橫向和/或縱向排列(本實施例為橫向排列)。本技術為了適應復雜的地形,所述的壓輥9為液壓壓輥。本技術使用時,設在機架2上且位于壓輥9、進料筒6后方的驅動輪I驅動整個機架2向前行走,帶動設在機架2前端的梳刀10將蘆葦割倒,壓輥9再將割倒的蘆葦壓平;隨后進料筒6的開口行駛到被壓平的蘆葦上方,旋轉軸5隨動力4旋轉帶動螺旋刀7將蘆葦絞入,螺旋刀7抬升的同時與進料筒6內壁的刀片11配合將蘆葦粉碎;然后蘆葦碎屑被風機8由出料道3吹出,此時在機架2外接集料箱或可移動的傳送裝置裝車后運走即可。實施例2 由圖I、圖4可知,本技術所述的刀片11為直線形和/或弧形刀片(本實施例為直線形刀片)。本技術所述的刀片11為橫向和/或縱向排列(本實施例為縱向排列)。余同實施例I。實施例3:由圖I、圖2可知,本技術所述的刀片11為直線形和/或弧形刀片(本實施例為直線形和弧形刀片)。本技術所述的刀片11為橫向和/或縱向排列(本實施例為橫向和縱向排列)。余同實施例I。權利要求1.一種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它包括機架(2),其特征是機架(2)上設有進料筒(6)、位于進料筒(6)前方的壓輥(9),梳刀(10)設于機架(2)的前端,所述的進料筒(6)內設有由動力(4)帶動的旋轉軸(5),旋轉軸(5)上設有螺旋刀(7)。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刀(7)的螺旋升角為15° 60°,轉速為800轉/分 2900轉/分。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進料筒(6)的內壁上均勻地設有刀片(1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刀片(11)為直線形和/或弧形刀片。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刀片(11)為橫向和/或縱向排列。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壓輥(9)為液壓壓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在收割的同時進行粉碎的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它包括機架(2),其特征是機架(2)上設有進料筒(6)、位于進料筒(6)前方的壓輥(9),梳刀(10)設于機架(2)的前端,所述的進料筒(6)內設有由動力(4)帶動的旋轉軸(5),旋轉軸(5)上設有螺旋刀(7),本技術適應復雜的水澤環境,對蘆葦進行推壓,將立體作業轉變為平面作業;旋刨的同時進行粉碎,減少了造紙工序;有助于及時收割、蘆漿回兜,有利于蘆葦的來年生長。文檔編號A01D45/00GK202759803SQ2012204876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專利技術者毛欣竹 申請人:毛欣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蘆葦收割旋刨裝置,它包括機架(2),其特征是機架(2)上設有進料筒(6)、位于進料筒(6)前方的壓輥(9),梳刀(10)設于機架(2)的前端,所述的進料筒(6)內設有由動力(4)帶動的旋轉軸(5),旋轉軸(5)上設有螺旋刀(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欣竹,
申請(專利權)人:毛欣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