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該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包括用于挖穴取苗的筒體,筒體上方設有手柄,二者通過置于筒體兩側的連接桿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上安裝有可沿筒體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過莖缺口對準莖稈,筒體移至苗木處,植物莖稈根部置于筒體中心位置,將該筒體踩入土中,旋轉手柄,即可將帶有苗木的土球輕松取出,通過推土裝置將土球推出筒體,這樣移植的苗木不僅不散土,而且不傷根或很少傷根,移栽后能夠迅速返苗,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并且減輕了下蹲、彎腰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裝置對所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苗木都能夠方便地移植,應用廣泛,功能多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移植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
技術介紹
現如今,農業和林業廣泛采用集中育苗,在成苗后再移植到大田的工藝方法,但是在苗木的移植過程中,我們發現利用現有的移植工具,勞動者需要反復下蹲,增加了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移植的苗木很容易散土、傷根,致使苗木返苗慢、成活率低。由于苗木的大小、形狀不同,現有的苗木移苗器只能對一部分苗木進行移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減輕下蹲、彎腰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散土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包括用于挖穴取苗的筒體,其特殊之處在于筒體上方設有手柄,二者通過置于筒體兩側的連接桿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上安裝有可沿筒體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推土裝置包括滑動環、腳踏桿、推土桿及可置于筒體內側的推土環,該推土環分別連接左右兩側的推土桿,兩推土桿分別設在位于筒體上方的腳踏桿的兩側,該腳踏桿兩側分別安裝滑動環,該滑動環套在連接桿上。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筒體頂部設有腳踏板。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筒體的側壁上開一成拱形的過莖缺口。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連接桿上分別設置用于限制滑動環滑動距離的上限位、下限位。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腳踏板位于筒體一側,過莖缺口位于筒體的另一側。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高度為80-100cm。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推土環為“C型”結構。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筒體為圓柱形。本技術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筒體材質為不銹鋼。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筒體上方設有手柄,二者通過置于筒體兩側的連接桿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上安裝有可沿筒體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移苗時,將過莖缺口對準莖桿,筒體移至苗木處,使植物莖桿根部處于筒體中心位置,將該筒體踩入土中,旋轉手柄,即可將帶有苗木的土球輕松取出,通過推土裝置將土球推出筒體,這樣移植的苗木不僅不散土,而且不傷根或很少傷根,移栽后能夠迅速返苗,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并且減輕了下蹲、彎腰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裝置對所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苗木都能夠方便地移植,應用廣泛,功能多樣。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丨筒體,2手柄,3連接桿,4推土裝置,5滑動環,6腳踏桿,7推土桿,8推土環,9腳踏板,10過莖缺口,11上限位,12下限位。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用于挖穴取苗的筒體1,筒體I可以為圓柱形,材質為不銹鋼,該筒體I上方設有手柄2,筒體I的底端與手柄2之間的高度為80-100cm,二者通過置于筒體I兩側的連接桿3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3上安裝有可沿筒體I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4,該推土裝置4包括滑動環5、腳踏桿6、推土桿7及可置于筒體I內側的推土環8,推土環8可以為“C型”結構,推土環8分別連接左右兩側的推土桿7,兩推土桿7分別設在位于筒體I上方的腳踏桿6的兩側,該腳踏桿6兩側分別安裝滑動環5,該滑動環5套在連接桿3上。筒體I頂部設有腳踏板9。筒體I的側壁上開一成拱 形的過莖缺口 10。該腳踏板9位于筒體I 一側,過莖缺口 10位于筒體I的另一側。連接桿3上分別設置用于限制滑動環5滑動距離的上限位11、下限位12。移苗時,將過莖缺口 10對準莖桿,將取苗的筒體I移放到所取苗木處,使植物莖桿根部正好處于取筒體I中心位置,然后,用腳踩腳踏板9將本裝置踩入土中,此時隨著筒體I踩入土中,“C型”推土環8也通過滑動環5沿著連接桿3向上移動,當達到需要的苗木土球深度時旋轉手柄2,即可將帶苗木的土球輕松取出,再用腳往下踩腳踏桿6即可輕松將土球推出筒體I。這樣移植的苗木不僅不散土,而且不傷根或很少傷根,移栽后能夠迅速返苗,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和產量,利用本裝置還可以在栽植區挖出同樣大小、同樣形狀的栽苗洞穴,然后將本裝置連同土球直接放在栽苗洞穴里,推出土球,實現挖穴、移苗雙重功能,實現了標準化作業,因栽苗洞穴與土球的形狀、大小相同,有效保護了根系,澆水后極易返苗。本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高度為SO-IOOcm左右,便于采用直立行走作業,操作簡捷,大大減輕了下蹲、彎腰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移苗的工作效率,并且本裝置應用范圍廣,對所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苗木都能夠方便地移植,其中筒體I材質為不銹鋼,經久耐用,不易損壞。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包括用于挖穴取苗的筒體(1),其特征在于筒體(I)上方設有手柄(2 ),二者通過置于筒體(I)兩側的連接桿(3 )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3 )上安裝有可沿筒體(I)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推土裝置(4)包括滑動環(5 )、腳踏桿(6 )、推土桿(7 )及可置于筒體(I)內側的推土環(8 ),該推土環(8 )分別連接左右兩側的推土桿(7 ),兩推土桿(7 )分別設在位于筒體(I)上方的腳踏桿(6 )的兩側,該腳踏桿(6)兩側分別安裝滑動環(5),該滑動環(5)套在連接桿(3)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筒體(I)頂部設有腳踏板(9)。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筒體(I)的側壁上開一成拱形的過莖缺口(10)。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連接桿(3)上分別設置用于限制滑動環(5)滑動距離的上限位(11)、下限位(12)。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腳踏板(9)位于筒體(1)一側,過莖缺口( 10)位于筒體(I)的另一側。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筒體(I)的底端與手柄(2)之間的高度為80-100cm。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推土環(8)為“C型”結構。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筒體(I)為圓柱形。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其特征在于筒體(I)材質為不銹鋼。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該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包括用于挖穴取苗的筒體,筒體上方設有手柄,二者通過置于筒體兩側的連接桿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上安裝有可沿筒體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過莖缺口對準莖稈,筒體移至苗木處,植物莖稈根部置于筒體中心位置,將該筒體踩入土中,旋轉手柄,即可將帶有苗木的土球輕松取出,通過推土裝置將土球推出筒體,這樣移植的苗木不僅不散土,而且不傷根或很少傷根,移栽后能夠迅速返苗,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并且減輕了下蹲、彎腰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裝置對所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苗木都能夠方便地移植,應用廣泛,功能多樣。文檔編號A01G23/04GK202759927SQ2012203943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專利技術者張學鋒 申請人:張學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不傷根移苗器,包括用于挖穴取苗的筒體(1),其特征在于:筒體(1)上方設有手柄(2),二者通過置于筒體(1)兩側的連接桿(3)而連接成一體,連接桿(3)上安裝有可沿筒體(1)內側上下移動的推土裝置(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學鋒,
申請(專利權)人:張學鋒,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