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艇體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還包括吸管,導管,活塞,集水腔;吸管一端位于內艙的低洼積水處,另一端連接導管;導管設置于艇體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活塞滑動設置于導管中;集水腔與吸管相連接以使吸管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集水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安全可靠、排水效率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皮艇的制造領域。
技術介紹
隨著皮艇運動的不斷普及,其競技水平不斷提高,在高水平的比賽中,例如奧運會的比賽中,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眾所周知皮艇在滑行中常常有水珠進入內艙,其帶來兩個問題,一造成運動員的不舒適感,二增加皮艇本身重量,由于奧委會明確規(guī)定皮艇上不能安裝非人力構成的機器設備,皮艇內艙的排水成了一個大問題,申請?zhí)枮?00820165360. 7的中國專利作出了有益改進,公開了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新型皮艇,它包括艇蓋和艇底,艇蓋和艇底相結合成雙殼艇體,艇蓋和艇底之間形成浮力艙,皮艇在皮艇內艙的最低點設有排水孔,具有自排水功能,能利用慣性原理,在皮艇向前行進時,使艇內積水被從排水孔自動 排出艇外。但這一技術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在皮艇內艙的最低點設置排水孔具有極大風險,一旦整套裝置在運行中出錯,水從排水孔倒灌對運動員的比賽造成重大干擾,其次利用慣性原理通過排水孔排水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能安全可靠、高效率排水的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本技術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艇體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還包括吸管,導管,活塞,集水腔;吸管一端位于內艙的低洼積水處,另一端連接導管;導管設置于艇體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活塞滑動設置于導管中;集水腔與吸管相連接以使吸管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集水腔。本技術的皮艇在行進時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運行狀態(tài),即選手劃槳時皮艇加速,劃槳結束皮艇減速,皮艇始終在加速、減速的變換中頻繁切換,如此造成與艇體朝向一致的導管中的活塞往復運行,即皮艇加速活塞相對于導管往后運行,皮艇減速活塞相對于導管往前運行,活塞往后運行形成吸氣,把內艙的低洼積水處的水通過吸管吸上來并自然流入集水腔,活塞往前運行把吸管中的空氣以氣泡的方式從低洼積水處壓出,綜上所述皮艇在行進時低洼積水處的水都被收集在集水腔中,內艙不會大量積水,從而把對運動員造成的不舒適感降到最低。集水腔中大量保存水會增加皮艇重量,有必要得到改進。進一步的技術,還包括一導水管,導水管一端連接集水腔,另一端延伸至艇體外形成排水口,如此形成集水腔中的水能在自重力作用下沿導水管排出;導水管中設置一壓力閥,當集水腔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壓力閥自動打開形成排水。集水腔中的水在自重力作用下沿導水管排出使皮艇重量大大減輕,使皮艇更加輕巧,設置壓力閥是為了防止集水腔和導水管中的水被全部放空,這樣會造成導管與外面的大氣相通,最終造成活塞往復運行不能把低洼積水處的水通過吸管吸上來。優(yōu)選的,壓力閥包括一第一閥門,第一閥門設置于排水口,導水管臨近排水口的地方向內形成一凸起,凸起通過一拉簧連接第一閥門的中心以使第一閥門對排水口保持壓力。拉簧使第一閥門對排水口保持壓力,只有在集水腔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第一閥門被頂開形成排水。優(yōu)選的,壓力閥包括一第二閥門,第二閥門設置于排水口且二者成轉動連接,第二閥門與排水口(81)的轉動連接點設置有一扭力彈簧以使第二閥門保持對排水口的關閉狀態(tài)。扭力彈簧使第二閥門對排水口保持壓力,只有在集水腔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第二閥門被頂開形成排水。事實上,壓力閥還有多種技術方案,且這些技術是已有的成熟技術,如在液體的單向傳導中就有多種壓力閥的技術方案,具體就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言,壓力閥還可安裝于導水管的中段,而不必僅僅拘泥于導水管的排水口。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為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艇體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還包括吸管,導管,活塞,集水腔;吸管一端位于內艙的低洼 積水處,另一端連接導管;導管設置于艇體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活塞滑動設置于導管中;集水腔與吸管相連接以使吸管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集水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結構簡單合理,制造安裝方便,安全可靠、排水效率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I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3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I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1,艇體I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2,還包括吸管3,導管4,活塞5,集水腔6 ;吸管3 —端位于內艙2的低洼積水處7,另一端連接導管4 ;導管4設置于艇體I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活塞5滑動設置于導管4中;集水腔6與吸管3相連接以使吸管3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集水腔6。本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皮艇在行進時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運行狀態(tài),即選手劃槳時皮艇加速,劃槳結束皮艇減速,皮艇始終在加速、減速的變換中頻繁切換,如此造成與艇體I朝向一致的導管4中的活塞5往復運行,即皮艇加速活塞5相對于導管4往后運行,皮艇減速活塞5相對于導管4往前運行,活塞5往后運行形成吸氣,把內艙的低洼積水處7的水通過吸管3吸上來并自然流入集水腔6,活塞往前運行把吸管3中的空氣以氣泡的方式從低洼積水處7壓出,綜上所述皮艇在行進時低洼積水處7的水都被收集在集水腔6中,內艙不會大量積水,從而把對運動員造成的不舒適感降到最低。實施例2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1,艇體I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2,還包括吸管3,導管4,活塞5,集水腔6 ;吸管3 —端位于內艙2的低洼積水處7,另一端連接導管4 ;導管4設置于艇體I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活塞5滑動設置于導管4中;集水腔6與吸管3相連接以使吸管3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集水腔6。其中,還包括一導水管8,導水管8 一端連接集水腔6,另一端延伸至艇體I外形成排水口 81,如此形成集水腔6中的水能在自重力作用下沿導水管8排出;導水管8中設置一壓力閥,當集水腔6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壓力閥自動打開形成排水。其中,壓力閥包括一第一閥門Al,第一閥門Al設置于排水口 81,導水管8臨近排水口 81的地方向內形成一凸起A2,凸起A2通過一拉簧A3連接第一閥門Al的中心以使第一閥門Al對排水口 81保持壓力。本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集水腔6收集低洼積水處7的水的過程與實施例I類同,當集水腔6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第一閥門Al被頂開形成排水。實施例3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1,艇體I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2,還包括吸管3,導管4,活塞5,集水腔6 ;吸管3 —端位于內艙2的低洼積水處7,另一端連接導管4 ;導管4設置于艇體I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活塞5滑動設置于導管4中;集水腔6與吸管3相連接以使吸管3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集水腔6。其中,還包括一導水管8,導水管8 一端連接集水腔6,另一端延伸至艇體I外形成排水口 81,如此形成集水腔6中的水能在自重力作用下沿導水管8排出;導水管8中設置一壓力閥,當集水腔6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壓力閥自動打開形成排水。其中,壓力閥包括一第二閥門BI,第二閥門BI設置于排水口 81且二者成轉動連接,第二閥門BI與排水口 81的轉動連接點設置有一扭力彈簧B2以使第二閥門BI保持對排水口 81的關閉狀態(tài)。本技術是這樣實現(xiàn)的集水腔6收集低洼積水處7的水的過程與實施例I類同,當集水腔6中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第二閥門BI被頂開形成排水。雖然本技術已通過參考優(yōu)選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自排水功能的皮艇,包括艇體(1),所述艇體(1)用以容納比賽選手的地方形成內艙(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管(3),導管(4),活塞(5),集水腔(6);所述吸管(3)一端位于所述內艙(2)的低洼積水處(7),另一端連接所述導管(4);所述導管(4)設置于所述艇體(1)上且兩者朝向一致;所述活塞(5)滑動設置于所述導管(4)中;所述集水腔(6)與所述吸管(3)相連接以使所述吸管(3)吸上來的水自然流入所述集水腔(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葉如康,
申請(專利權)人:葉如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