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揭露一種籃體結構,其是于籃筐上設有多個第一、二識別紋、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其中籃筐是由多個框邊界定出一朝上開放的容物空間。而第一、二契槽分別設于框邊的內側,其對應的第一、二卡件則分別設于框邊的外側。通過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相互匹配,使多個籃筐可選擇性的作套疊或堆疊整理。另配合第一、二識別紋方便使用者分辨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有關于一種集物籃,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依使用者需求選擇性的將多個籃體作堆疊或套疊的一種籃體結構。
技術介紹
為了便于集中物品、防護、運送或儲存,使用者多會使用周轉箱或塑料籃,預先將物品集合一定數量后,再行運送或儲存,而一般塑料籃結構如圖I所示,其是已知塑料籃示意圖。圖中,塑料籃I以塑料材質制成可重復使用,故,塑料籃I具有防水及穩定的結構,而 為業界所普遍使用。雖說已知塑料籃I可以提供使用者相當程度的方便與實用性,但其結構仍有未蓁完善之處,例如當塑料籃I儲存物品時,使用者會希望塑料籃I可作堆疊,由此節省空間并可確保塑料籃I內收納的物品不會被壓壞。但不儲存物品時,使用者又希望塑料籃I可套疊收納以省空間。可惜已知塑料籃I結構卻無法滿足此一需求,因為能套疊的塑料籃I其籃口 11必然大于籃底12,故容置物品時便無法作堆疊整理,反之能堆疊的塑料籃1,其籃底12必需大于或等于籃口 11,故不儲存物品時亦無法作套疊整理。可謂事難兩全,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雖說業界曾提出于籃口 11加設蓋子以作為因應,但仍不盡理想。因為上下堆疊的塑料籃I無法兩兩相互卡阻限位,造成堆疊的塑料籃I容易翻落。再者塑料籃I不使用而作套疊整理時,反而又要收納蓋子,造成其它空間的占用與管理上的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上述已知技術的問題與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在于提供一種籃體結構,以解決已知塑料籃結構無法同時提供套疊與堆疊使用的缺點。根據本技術的目的,提出一種籃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籃筐,以多個框邊界定出一朝上開放的容物空間;多個第一卡件,分別設置各該框邊;多個第二卡件,分別設置各該框邊;多個第一契槽,分別設于各該框邊,且與各該第 N牛相互對應;多個第二契槽,分別設于各該框邊,且與各該第二卡件相互對應;多個第一識別紋,為多個直條紋,對應各該第一卡件及各該第一契槽,而設置于各該框邊;多個第二識別紋,為多個斜條紋,對應各該第二卡件及各該第二契槽,而設置于各該框邊;其中,多個籃筐利用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卡件與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契槽相互配匹,使多個籃筐可選擇性的套疊或堆疊,另配合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識別紋,方便視別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卡件與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契槽。其中各該第一契槽與各該第二契槽,設置于各該邊框內側。其中各該第一卡件與各該第二卡件,設置于各該邊框外側。其中各該第一卡件與毗鄰的各該第一契槽軸向平行配置。其中各該第二卡件與毗鄰的各該第二契槽軸向平行配置。承上所述,本技術的一種籃體結構,其至少具有下述優點此籃體結構,通過與籃筐一體的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相互匹配,提供使用者可選擇性將將籃筐套疊或堆疊。此籃體結構,通過第一、二識別紋提供用戶高處堆疊或套疊時,可直接由外側辨視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附圖說明以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請參照相關附圖與說明,為便于理解本技術實施方式,以下相同元件是采相同符號標示說明,其中圖I是已知塑料籃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一。圖3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二。圖4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三。圖5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圖6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四。圖7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五。圖8是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二。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2,其是為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一。圖中,籃體結構,其是于籃筐2上設有多個第一、二識別紋31、32、第一、二卡件22、23與第一、二契槽24、25。其中籃筐2是由多個框邊21界定出一朝上開放的容物空間20。而第一、二契槽24、25分別設于框邊21的內側,其對應的第一、二卡件22、23則分別設于框邊21外側。上述第一、二卡件22、23與上、下毗鄰的第一、二契槽24、25配置在不同軸線上。上述第一識別紋31是為一直條紋,對應第一卡件及第一契合槽設置。上述第二識別紋32是為一斜條紋,對應第二卡件及第二契合槽設置。請參閱第3至5圖,圖3、4其是為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二、三、圖5其是為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剖面示意圖一。用戶欲將多個籃筐2作堆疊時,可將多個籃筐2以籃筐2上第一識別紋31相同者作上、下配置(如圖所示的直條紋對直條紋),而使第一、二卡件22、23與第一、二契槽24、25錯位,令第一、二卡件22、23底緣,壓抵下一層籃筐2開放端的框邊21,如此便可將多個籃筐逐一堆疊,避免堆疊的籃筐2壓壞容物空間20內的物品。反之使用完籃筐2而欲收納籃筐2時,請參閱圖6至圖8,圖6、圖7其是為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示意圖四、五、圖8其是為本技術的籃體結構實施例剖面示意圖2。則可將多個籃筐2以籃筐2上第一識別紋31與第二識別紋32作上、下配置(如圖所示的直條紋與斜條紋),而讓第一、二卡件22、23與第一、二契槽24、25相互對應契合,使上層籃筐2可通過開放端契入容物空間20,如此便可將多個籃筐2逐一套疊節省空間。·權利要求1.一種籃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籃筐,以多個框邊界定出一朝上開放的容物空間; 多個第一卡件,分別設置各該框邊; 多個第二卡件,分別設置各該框邊; 多個第一契槽,分別設于各該框邊,且與各該第 N牛相互對應; 多個第二契槽,分別設于各該框邊,且與各該第二卡件相互對應; 多個第一識別紋,為多個直條紋,對應各該第 N牛及各該第一契槽,而設置于各該框邊; 多個第二識別紋,為多個斜條紋,對應各該第二卡件及各該第二契槽,而設置于各該框邊; 其中,多個籃筐利用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卡件與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契槽相互配匹,使多個籃筐可選擇性的套疊或堆疊,另配合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識別紋,方便視別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卡件與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契槽。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籃體結構,其中各該第一契槽與各該第二契槽,設置于各該邊框內側。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籃體結構,其中各該第一卡件與各該第二卡件,設置于各該邊框外側。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籃體結構,其中各該第一卡件與毗鄰的各該第一契槽軸向平行配置。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籃體結構,其中各該第二卡件與毗鄰的各該第二契槽軸向平行配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是揭露一種籃體結構,其是于籃筐上設有多個第一、二識別紋、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其中籃筐是由多個框邊界定出一朝上開放的容物空間。而第一、二契槽分別設于框邊的內側,其對應的第一、二卡件則分別設于框邊的外側。通過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相互匹配,使多個籃筐可選擇性的作套疊或堆疊整理。另配合第一、二識別紋方便使用者分辨第一、二卡件與第一、二契槽。文檔編號B65D21/036GK202765436SQ20122044455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3日專利技術者謝佰周 申請人:元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籃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籃筐,以多個框邊界定出一朝上開放的容物空間;多個第一卡件,分別設置各該框邊;多個第二卡件,分別設置各該框邊;多個第一契槽,分別設于各該框邊,且與各該第一卡件相互對應;多個第二契槽,分別設于各該框邊,且與各該第二卡件相互對應;多個第一識別紋,為多個直條紋,對應各該第一卡件及各該第一契槽,而設置于各該框邊;多個第二識別紋,為多個斜條紋,對應各該第二卡件及各該第二契槽,而設置于各該框邊;其中,多個籃筐利用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卡件與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契槽相互配匹,使多個籃筐可選擇性的套疊或堆疊,另配合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識別紋,方便視別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卡件與各該第一及各該第二契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佰周,
申請(專利權)人:元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