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卷筒,包括筒體、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筒體具有平行的內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外筒壁用于卷繞基材,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分別安裝于外筒壁的相對兩端,所述內筒壁環繞形成一個收容空間,所述筒體內沿平行于筒體的中心軸線的方向安裝有多排滾輪組,每排滾輪組均包括多個可滾動的滾輪,每個滾輪均有部分自內筒壁向所述收容空間內凸出,每排滾輪組中的多個滾輪向收容空間內凸出的高度基本相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卷筒便于在卷對卷制程中使用,且具有較好使用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制作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卷繞基材的卷筒。
技術介紹
在信息、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業中,電路板是所有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基本構成要件。隨著電子產品日趨小型化及高速性能化,電路板也向多元化發展,不但硬性電路板向多層高密度的方向發展,軟性電路板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一般而言,軟性電路板可以使用卷對卷(roll to roll, RTR)方式進行連續性生 產,以具有較高生產效率。軟性電路板以此種方式生產時,需要將卷帶式的電路板基材卷繞在卷筒上,在將卷筒套在生產設備的軸桿上,使得卷筒相對于軸桿轉動,從而放送待加工的電路板基材或者卷收加工后的電路板基材。然而,由于卷筒內壁與軸桿轉動接觸,將造成軸桿的磨損,不但易于損傷生產設備,而且磨損產生的粉屑也易于附著于電路板基材表面,從而影響對電路板基材的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于卷繞基材的卷筒,便于在卷對卷制程中使用,且具有較好使用效果。以下將以實施例說明一種卷筒。一種卷筒,包括筒體、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筒體具有平行的內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外筒壁用于卷繞基材,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分別安裝于外筒壁的相對兩端,所述內筒壁環繞形成一個收容空間,所述筒體內沿平行于筒體的中心軸線的方向安裝有多排滾輪組,每排滾輪組均包括多個可滾動的滾輪,每個滾輪均有部分自內筒壁向所述收容空間內凸出,每排滾輪組中的多個滾輪向收容空間內凸出的高度基本相同。優選的,所述筒體還具有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一側面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端面、第一連接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平行,所述第一連接面垂直連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與內筒壁平行,所述第二端面與內筒壁垂直鄰接,所述第二側面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三端面、第二連接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平行,所述第二連接面垂直連接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且與內筒壁平行,所述第四端面與內筒壁垂直鄰接。優選的,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間距為4至7厘米,所述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的間距為4至7厘米。優選的,所述筒體兩端分別具有第一提取凹陷和第二提取凹陷,所述第一提取凹陷和第二提取凹陷均與收容空間相連通,且均環繞筒體的中心軸線開設,所述第一提取凹陷和第二提取凹陷的直徑均大于收容空間的直徑。優選的,所述滾輪組的數量為4至6排,每排滾輪組中滾輪的數量為6至7個。優選的,每個滾輪自內筒壁向所述收容空間內凸出的高度為滾輪直徑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優選的,每個滾輪自內筒壁向所述收容空間內凸出的高度為O. 75厘米至2厘米。優選的,所述外筒壁靠近第一擋板處和靠近第二擋板處均設置有多個刻度線,每個刻度線均環繞筒體的中心軸線沿外筒壁開設,相鄰刻度線的間距為I至2厘米。優選的,所述外筒壁靠近第一擋板處和靠近第二擋板處各設置有3至5個刻度線,每個刻度線旁刻有對應的數值。優選的,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均為具有偶數條邊的多邊形。優選的,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均為八邊形,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邊長為7至10厘米,筒體的內徑為8至10厘米,筒體的外徑為15至17厘米,所述筒體的長度 為28至32厘米。優選的,所述筒體內靠近內筒壁處開設有與多排滾輪組對應的多排收容孔,每排收容孔用于收容一排對應的滾輪組,每排收容孔均包括多個沿平行于筒體的中心軸線的方向排列的收容孔,每個滾輪均基本收容于一個對應的收容孔中且自收容孔向收容空間內凸出。優選的,所述滾輪為球形,所述收容孔的形狀與滾輪的形狀相對應,且收容孔的直徑比滾輪的直徑大I至3個毫米。優選的,所述筒體由筒形外板、筒形內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構成,筒形外板、筒形內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封閉構成一個安裝腔,所述安裝腔環繞收容空間;所述安裝腔內安裝有對應于多排滾輪組的多個安裝架,每個安裝架用于安裝一排所述滾輪組;每個安裝架均包括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安裝桿及多個阻擋件,所述第一固定桿和第二固定桿均固定在筒形外板,且自筒形外板向靠近筒形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裝桿固定在第一固定桿和第二固定桿之間,其延伸方向平行于筒體的中心軸線,所述安裝桿靠近筒形內板,每個滾輪均開設有對應于安裝桿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穿過滾輪的中心,所述安裝桿可穿過一排滾輪組中的每個滾輪的安裝孔從而使得一排滾輪組均安裝在安裝桿上,并使得每個滾輪均可以繞安裝桿轉動;每個滾輪的兩側各安裝有一個阻擋件,所述多個阻擋件安裝在安裝桿上,用于固定每個滾輪的安裝位置;所述筒形內板開設有對應于多排滾輪組的多排穿孔,每個穿孔用于供一個安裝于安裝桿的滾輪穿過而凸出于收容空間中。優選的,所述筒體由筒形外板、筒形內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構成,筒形外板、筒形內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封閉構成一個安裝腔,所述安裝腔環繞收容空間;所述安裝腔內安裝有對應于多排滾輪組的多個安裝架,每個安裝架用于安裝一排所述滾輪組;所述筒形內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筒形外板、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厚度相同。本技術方案中的卷筒具有如下優點第一,使用卷筒時,加工設備的軸桿可以穿過收容空間,由于多個滾輪自內筒壁突出于收容空間,因此軸桿與多排滾輪組相接觸,而不是與內筒壁相接觸,并且由于滾輪可相對于筒體、軸桿滾動,因此減少了卷筒與軸桿的接觸面積和摩擦面積,減少了卷筒對軸桿造成的磨損,更不會在卷筒與軸桿之間產生摩擦粉屑,即,不會影響電路板的制造精度。第二,由于卷筒兩側具有所述第一提取凹陷、第二提取凹陷,可以便于作業員的手指伸入以提取卷筒。第三,外筒壁設有刻度線,因此,在每次卷收基材的時候,都可以使得基材卷收在外筒壁的同一位置,以便于各個工序中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第四,由于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為具有偶數條邊的多邊形,因此卷筒可以很方便且穩定地放在地面或者機臺上,不會發生滾動。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卷筒的正視示意圖。圖2為沿圖I的II-II線的剖視示意圖。圖3為圖I的左視示意圖。圖4為圖I的右視示意圖。圖5為使用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卷筒時的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方案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卷筒的剖視示意圖。圖7為沿圖6的VII-VII線的部分剖視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卷筒|10、20 筒體 —11、21 — 竟一擋板 ·12、22 I 二擋板 _13、23 外筒壁111、211 內筒壁 ^、212 第一側面—113.213 — 第二側面114、214Ilj度線_115、215 收容空間 110、210 滾輪組14、24 滾輪141、241 _收容孔 —140— 第一端面1131、2131第一連接面 1132、2132第二端面 ΤΤ^3、2133第三端面1141、2141第二連接面 1142、2142第四端面一1143.214~ B—提取凹陷_1130、2130 竟二提取凹陷_1140、2140 外筒體1101 內筒體_1102_盲孔1401通孔1402 軸桿18、28筒形外板 2101_ 筒形內板 2102 _第一側板 —2103 — 第二側板 2104 圣裝腔’2100 圣裝架.25第一固定桿 251_ 竟二固定桿 ’252 安裝桿—253—阻擋件一254 一 安裝孔 —2410 —_穿孔丨240—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卷筒,包括筒體、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筒體具有平行的內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外筒壁用于卷繞基材,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分別安裝于外筒壁的相對兩端,所述內筒壁環繞形成一個收容空間,所述筒體內沿平行于筒體的中心軸線的方向安裝有多排滾輪組,每排滾輪組均包括多個可滾動的滾輪,每個滾輪均有部分自內筒壁向所述收容空間內凸出,每排滾輪組中的多個滾輪向收容空間內凸出的高度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先欽,
申請(專利權)人:富葵精密組件深圳有限公司,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