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機。該吊臂支架與起重機的車架相連接,用于支撐起重機的吊臂,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支架本體具有用于支撐吊臂的支撐端和與車架可轉動地相連接的連接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起重機,包括起重機的車架和設置在車架上的吊臂支架,吊臂支架為前述的吊臂支架。本申請的支架本體的連接端可轉動地與車架相連接,支架本體可隨連接端的轉動而轉動。起重機的支架本體在非工作時可以轉動至存放狀態的位置,起重機的支架本體在工作時可以轉動至工作狀態的位置,這樣能讓出空間給其他活動部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吊臂支架能夠旋轉,適應性能較強且空間利用率高,尤其適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重型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機。
技術介紹
吊臂支架在起重機上起到支撐吊臂的作用。目前應用在工程機械行業的吊臂支架均以焊接、鉚接或螺栓連接等方式固定在車架上,這種吊臂支架的缺點如下I、吊臂支架無法翻轉,不適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機;2、固定的吊臂支架對空間的利用率不高,無法讓出空間給其他活動部件。如某些起重機上車回轉時,配重等部件回轉半徑不夠大;3、在多工況起重機上模塊化組合時影響其他模塊的布置。如在某種工況下,吊臂支架處需放置其他模塊;4、未支撐吊臂時,豎起的吊臂支架會顯得過于突兀,影響整車的外形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能夠旋轉的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吊臂支架,與起重機的車架相連接,用于支撐起重機的吊臂,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支架本體具有用于支撐吊臂的支撐端和與車架可轉動地相連接的連接端。進一步地,支架本體具有水平的第一位置和豎直的第二位置。進一步地,還包括支座體,直接或者間接地設置在車架上,支架本體的連接端與支座體可轉動地相連接。進一步地,支架本體的連接端具有支架安裝孔,支架本體通過支架安裝孔與支座體相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定位件,固定設置在支架本體的連接端,并可隨支架本體轉動。進一步地,支架本體具有被鎖止地豎直的第二位置。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鎖止孔,設置在支座體上;第二鎖止孔,設置在定位件上;其中,第一鎖止孔與第二鎖止孔具有同軸設置并使支架本體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相對位置;第一鎖止孔與第二鎖止孔具有錯開設置并使支架本體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二相對位置。進一步地,定位件為雙耳板,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對設置在支架本體的連接端的兩側。進一步地,支架本體的連接端具有支架安裝孔,支架本體通過支架安裝孔與車架相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伸縮件,伸縮件的第一端與支架本體可轉動地相連接,伸縮件的第二端與車架可轉動地相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伸縮件,伸縮件的第一端與支架本體可轉動地相連接,伸縮件的第二端與支座體可轉動地相連接。進一步地,伸縮件為伸縮液壓油缸。進一步地,還包括至少一個支撐架,設置在車架上,支撐架具有在支架本體的第一位置上對其進行支撐的結構。根據本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起重機,包括起重機的車架和設置在車架上的吊臂支架,吊臂支架為前述的吊臂支架。根據本技術的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機,吊臂支架的支架本體的連接端可轉動地與車架相連接,支架本體可以隨著連接端的轉動而轉動。起重機的支架本體在非工作時可以轉動至存放狀態的位置,起重機的支架本體在工作時可以轉動至工作狀態的位置,這樣能讓出空間給其他活動部件。本技術提供的吊臂支架能夠旋轉,適應性能較強且空間利用率高,尤其適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機。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本技術的吊臂支架在第二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示出了本技術的吊臂支架在第一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參見圖1,一種與起重機的車架10相連接吊臂支架,該吊臂支架用于支撐起重機的吊臂60。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體20,支架本體20具有支撐端和連接端,分別位于支架本體20的兩端。其中,支撐端用于支撐吊臂60,連接端與車架10可轉動地相連接。該吊臂支架的支架本體20的連接端可轉動地與車架10相連接,支架本體20可以隨著連接端的轉動而轉動。起重機的支架本體20在非工作時可以轉動至存放狀態的位置,起重機的支架本體20在工作時可以轉動至工作狀態的位置,這樣能讓出空間給其他活動部件。本技術提供的吊臂支架能夠旋轉,適應性能較強且空間利用率高,尤其適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機。結合參見圖I和圖2,連接端的轉動帶動支架本體20的轉動,使得支架本體20具有水平的第一位置和豎直的第二位置。支架本體20具有工作狀態和非工作狀態。非工作狀態時,支架本體20不豎直放置,而是旋轉至水平的第一位置;工作狀態時,支架本體20不再水平放置,而是旋轉至豎直的第二位置。當然,工作狀態的支架本體20可以是大致水平,非工作狀態的支架本體20可以是大致豎直。本實施例中的起重機工作時支架本體20旋轉到豎直的第二位置以支撐吊臂60。起重機不工作時支架本體20旋轉到原位即位于水平的第一位置,這樣能讓出空間給其他活動部件。參見圖1,吊臂支架還包括支座體30,支座體30直接或者間接地設置在車架10上,支架本體20的連接端與支座體30可轉動地相連接,支架本體20通過支座體30與車架10相連接。優選地,支座體30固定設置在車架10上,固定設置可以是直接或間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焊接,鉚接或螺栓等方式連接。吊臂支架的支架本體20的連接端具有支架安裝孔23,支架本體20通過支架安裝孔23與車架10相連接。優選地,支架本體20通過支架安裝孔23與設置在車架10上的支座體30相連接,支架本體20通過安裝孔23相對于支座體30轉動。吊臂支架還包括定位件21,固定設置在支架本體20的連接端,并可隨支架本體20轉動。其中,固定設置可以為焊接的形式。支架本體20具有被鎖止地豎直的第二位置。支架本體20在豎直的第二位置被鎖·止后,穩定性更強,工作位置也更精準。參見圖2,吊臂支架還包括設置在支座體30上的第一鎖止孔31和設置在定位件21上的第二鎖止孔2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鎖止孔31與第二鎖止孔22具有同軸設置并使支架本體20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相對位置,即當第一鎖止孔31與第二鎖止孔22的軸線重合的時候,支架本體20位于豎直位置;另一種情況,第一鎖止孔31與第二鎖止孔22具有錯開設置并使支架本體20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二相對位置,即當第一鎖止孔31與第二鎖止孔22錯開的時候,支架本體20并不在豎直設置的位置上,支架本體20可以處于不支撐吊臂的非工作狀態的水平位置。其中,第一鎖止孔31和第二鎖止孔22用插入件的插入來進行鎖止。鎖止結構可以采用孔銷結構,插入件可以選用銷釘。優選地,定位件21為雙耳板,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對設置在支架本體20的連接端的兩側。雙耳板的設計,使得吊臂支架轉動更靈活,吊臂支架與支座體30的連接更牢固且不易晃動、穩定性更好。具體地,定位件21為雙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對設置在支架本體20的連接端的兩側。具有雙耳板的支架本體20設置在支座體30的中部,該支架本體20可圍繞支座體30旋轉至水平的第一位置和豎直的第二位置。在其他實施例中,吊臂上也可以不設置定位件21,而是在吊臂上直接設置第二鎖止孔22,與設置在車架10或者支座體30上的第一鎖止孔31配合的將支架本體20鎖止在豎直的第二位置。吊臂支架還包括伸縮件40。伸縮件40的第一端與支架本體20可轉動地相連接,伸縮件40的第二端與車架10可轉動地相連接。優選地,伸縮件40的第二端與設置在車架10上的支座體30可轉動地相連接。伸縮件40的伸長或縮短,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吊臂支架,與起重機的車架(10)相連接,用于支撐起重機的吊臂(6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體(20),所述支架本體(20)具有用于支撐所述吊臂(60)的支撐端和與所述車架(10)可轉動地相連接的連接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啟濤,蔣浩中,劉學儉,
申請(專利權)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