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公開了一種安瓿開啟器。它包括圓筒狀外殼,該圓筒狀外殼由外殼上蓋(2)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9)組成,在外殼上蓋(2)或外殼下蓋(9)的前端設有第I安裝孔(10)和第II安裝孔(6);砂輪刀(7)與砂輪刀控制按鈕(1)連接,安裝在第I安裝孔(10)內;直徑控制裝置(8)為與直徑控制按鈕(4)連接的彈性楔形件,該彈性楔形件安裝在外殼內壁下方,且該直徑控制按鈕(4)安裝在第II安裝孔(6)內。該安瓿開啟器安全,使用方便,易操作,低成本,可大大降低醫護人員在開安瓿瓶時被劃傷的幾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簡易、安全開啟安瓿的裝置。
技術介紹
在臨床工作中,加藥已成為醫護人員每天必備的工作,目前仍有部分注射劑為安瓿瓶盛裝,醫護工作者在開啟安瓿瓶是傳統的方法是用砂輪割完安瓿瓶頸部用無菌紗布包裹使其折斷。由于紗布較薄易發生手指割傷,不僅使醫護人員的身心受到傷害,而且工作效率降低。再者砂輪體積小,容易遺失。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安瓿開啟器。該安瓿開啟器安全, 使用方便,易操作,低成本,可大大降低醫護人員在開安瓿瓶時被劃傷的幾率。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種安瓶開啟器,包括圓筒狀外殼,該圓筒狀外殼由外殼上蓋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組成,在外殼上蓋或外殼下蓋的前端設有第I安裝孔和第II安裝孔;砂輪刀與砂輪刀控制按鈕連接,安裝在第I安裝孔內;直徑控制裝置為與直徑控制按鈕連接的彈性楔形件,該彈性楔形件安裝在外殼內壁下方,且該直徑控制按鈕安裝在第II安裝孔內。所述外殼內壁優選設有彈性內層。所述外殼上蓋一側優選通過彈簧合頁與外殼下蓋連接。下面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所述彈性楔形件是一個前端短后端長底部為圓弧形的構件。I.本技術的安瓿開啟器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手握部件、直徑控制部份、砂輪部份。1.1手握部份由外殼上蓋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組成,靜止狀態下,整個手握部份呈張開狀態,當用手稍用力握緊該部份時,可將上蓋和下蓋閉合,起到咬合安瓿的作用。1.2直徑控制部份當開啟器閉合時,形成一個圓環型,直接與安瓿的頭部相接觸,可通過滑動直徑控制按鈕,推動彈性楔形件移動而改變內徑,達到與不同直接的安瓿頭端咬合的效果。1.3砂輪部份位于開啟器前端的內壁,使用時手指按住相應的按鈕,即可彈出,手指離開按鈕,砂輪即回縮至內壁。2.安瓿開啟器的操作方法第一步,根據安瓿頭端的大小,調節開啟器的直徑控制裝置,使得開啟器能夠適當咬合住安瓿頭端;第二步,將安瓿頭卡入開啟器砂輪部份,按下砂輪磨割安瓿頸;第三步,一只手握住開啟器手握部份,使開啟器咬合住安瓿頭端,另一只手捏住安瓿瓶身,稍微用力將安瓿瓶折斷開啟,該步驟中雙手距離安瓿折斷部位較遠,大大降低醫護人員在開啟安瓶瓶時被劃傷的幾率;第四步,握住開啟器的一只手放松,開啟器可自動張開,方便安瓿瓶頭端丟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勢在于I.本技術的安瓿開啟器結構合理,使安瓿開啟位置與操作人員的手部保持足夠安全的距離,降低醫護人員在開安瓿瓶被劃傷的幾率。2.本技術的安瓿開啟器設有直徑控制裝置,使之能根據不同大小規格的安瓿瓶進行調節,以便適用于對各種安瓿瓶的開啟,可重復使用,節約醫療資源。3.使用方便,易操作,且解決了砂輪易丟失、跌落后易碎等問題。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安瓿開啟器在閉合狀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圖3是圖2的B-B剖視圖;圖4是安瓿開啟器的外殼連接關系示意圖;其中,I是砂輪刀控制按鈕,2是外殼上蓋,3是彈性內層,4是直徑控制按鈕,5是彈簧合頁,6是第II安裝孔,7是砂輪刀,8是直徑控制裝置,9是外殼下蓋,10是第I安裝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圖4所不,一種安瓿開啟器,包括圓筒狀外殼,該圓筒狀外殼由外殼上蓋2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9組成,在外殼上蓋2或外殼下蓋9的前端設有第I安裝孔10和第II安裝孔6 ;砂輪刀7與砂輪刀控制按鈕I連接,安裝在第I安裝孔10內;直徑控制裝置8為與直徑控制按鈕4連接的彈性楔形件,該彈性楔形件安裝在外殼內壁下方,且該直徑控制按鈕4安裝在第II安裝孔6內。所述外殼內壁設有彈性內層3。外殼上蓋2 —側通過彈簧合頁5與外殼下蓋9連接。權利要求1.一種安瓿開啟器,其特征是,包括圓筒狀外殼,該圓筒狀外殼由外殼上蓋(2)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9)組成,在外殼上蓋(2)或外殼下蓋(9)的前端設有第I安裝孔(10)和第II安裝孔(6);砂輪刀(7)與砂輪刀控制按鈕(I)連接,安裝在第I安裝孔(10)內;直徑控制裝置(8)為與直徑控制按鈕(4)連接的彈性楔形件,該彈性楔形件安裝在外殼內壁下方,且該直徑控制按鈕(4)安裝在第II安裝孔(6)內。2.根據權利要求I所示安瓿開啟器,其特征是,所述外殼內壁設有彈性內層(3)。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安瓿開啟器,其特征是,外殼上蓋(2)—側通過彈簧合頁(5)與外殼下蓋(9)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公開了一種安瓿開啟器。它包括圓筒狀外殼,該圓筒狀外殼由外殼上蓋(2)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9)組成,在外殼上蓋(2)或外殼下蓋(9)的前端設有第I安裝孔(10)和第II安裝孔(6);砂輪刀(7)與砂輪刀控制按鈕(1)連接,安裝在第I安裝孔(10)內;直徑控制裝置(8)為與直徑控制按鈕(4)連接的彈性楔形件,該彈性楔形件安裝在外殼內壁下方,且該直徑控制按鈕(4)安裝在第II安裝孔(6)內。該安瓿開啟器安全,使用方便,易操作,低成本,可大大降低醫護人員在開安瓿瓶時被劃傷的幾率。文檔編號B67B7/92GK202766262SQ20122047859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專利技術者胡成歡, 黃飛舟, 鄧剛 申請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安瓿開啟器,其特征是,包括圓筒狀外殼,該圓筒狀外殼由外殼上蓋(2)和一側與外殼上蓋活動連接的外殼下蓋(9)組成,在外殼上蓋(2)或外殼下蓋(9)的前端設有第I安裝孔(10)和第II安裝孔(6);砂輪刀(7)與砂輪刀控制按鈕(1)連接,安裝在第I安裝孔(10)內;直徑控制裝置(8)為與直徑控制按鈕(4)連接的彈性楔形件,該彈性楔形件安裝在外殼內壁下方,且該直徑控制按鈕(4)安裝在第II安裝孔(6)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成歡,黃飛舟,鄧剛,
申請(專利權)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