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外殼,置于所述外殼內的電機和減速機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到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入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機轉速的控制電路板,所述減速機構僅具有一級行星減速齒輪,與所述行星減速齒輪連接的減速機構輸出軸連接到開合簾電機的輸出部分。僅采用一組行星減速齒輪對電機的輸出進行減速,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電機的轉速,從而無需使用離合機構,可以方便地手拉操作開合簾,并且提高了穩定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機,尤其是一種開合簾電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開合簾電機,通常包括電機、減速機構及離合機構。電機直接接開合簾,由于轉速較大,不能拉動開合簾,故需要得到電機較低的轉速,一般會在電機后加兩級行星齒輪作為減速機構。在手拉操作時,由于經過兩級行星齒輪,直接手拉力量不夠,無法拉動電機,所以需要有個離合機構,將開合簾部分和電機部分脫離。傳統的離合機構可以是電磁式的也可以是機械式的,電磁式的具有較大的能耗,而機械式的較不穩定性,長期頻繁使用后,常常會出現離合失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穩定的手拉功能、操作方便的開合簾電機。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外殼,置于所述外殼內的電機和減速機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到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入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機轉速的控制電路板,所述減速機構僅具有一級行星減速齒輪,與所述行星減速齒輪連接的減速機構輸出軸連接到開合簾電機的輸出部分。所述輸出部分包括與減速機構輸出軸連接的輸入軸、固定在該輸入軸上的信號輪、設置在信號輪外固定不動的輸出部分殼體,以及與輸入軸連接的輸出部分輸出軸,所述輸出部分殼體上具有缺口,用于設置線路板,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相應的兩個紅外管,所述信號輪位于所述兩個紅外管之間。由于信號輪上開設有缺口,紅外對管間有時能互相接收到信號,有時被信號輪阻擋不能相互接收到信號,線路板進而分別輸出高低脈沖,進而計算出電機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優選的,所述電機為直流電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僅采用一組行星減速齒輪對電機的輸出進行減速,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電機的轉速,從而無需使用離合機構,可以方便地手拉操作開合簾,并且提高了穩定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開合簾電機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開合簾電機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減速機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輸出部分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I和圖2, —種開合簾電機,包括外殼I,置于外殼I內的電機2和減速機構3,電機2的輸出軸21連接到減速機構3的輸入端,減速機構輸出軸31連接到檢測所述電機2旋轉速度的輸出部分4,電機2可以為直流電機,輸出部分4直接連接到開合簾的傳動機構。參見圖3,減速機構3包括行星減速齒輪32,設置在行星架33上,減速機構輸出軸31與行星減速齒輪32連接。行星減速齒輪32外設置有減速殼體35,減速機構3通過固定底座34與電機2固定連接,固定底座34與行星架33通過螺釘36固定連接。參見圖4,輸出部分4包括與減速機構輸出軸31連接的輸入軸41,固定在該輸入軸41上的信號輪42,設置在信號輪42外固定不動的輸出部分殼體43,以及與輸入軸41連接的輸出部分輸出軸44,用于驅動外部的開合簾。輸出部分殼體43上具有缺口 431,用于設置線路板,線路板上設置有相應的兩個紅外管,信號輪位于兩個紅外管之間。由此,當電機2運轉時,經過減速機構3的減速,通過輸出部分輸出軸44帶動開合簾打開或閉合,并且當輸入軸41轉動時,信號輪42隨之轉動,由于信號輪42上開設有缺口,紅外對管間有時能 互相接收到信號,有時被信號輪阻擋不能相互接收到信號,線路板進而分別輸出高低脈沖,進而計算出電機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在本技術中,僅具有一級行星減速齒輪32。開合簾電機還包括控制電路板,檢測電機2的電流或轉速,根據檢測到的電流或轉速對電機2提供不同的電壓,更好的控制電機2的速度,不需要通過行星減速齒輪32來控制電機2輸出的速度,所以只需要一組行星減速齒輪就可以了。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外殼(I),置于所述外殼(I)內的電機(2)和減速機構(3),所述電機⑵的輸出軸(21)連接到所述減速機構(3)的輸入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機(I)轉速的控制電路板,所述減速機構(3)僅具有一級行星減速齒輪(32),與所述行星減速齒輪(32)連接的減速機構輸出軸(31)連接到開合簾電機的輸出部分(4)。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合簾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部分(4)包括與減速機構輸出軸(31)連接 的輸入軸(41)、固定在該輸入軸(41)上的信號輪(42)、設置在信號輪(42)外固定不動的輸出部分殼體(43),以及與輸入軸(41)連接的輸出部分輸出軸(44),所述輸出部分殼體(43)上具有缺口(431),用于設置線路板,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相應的兩個紅外管,所述信號輪(42)位于所述兩個紅外管之間。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開合簾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2)為直流電機。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外殼,置于所述外殼內的電機和減速機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到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入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機轉速的控制電路板,所述減速機構僅具有一級行星減速齒輪,與所述行星減速齒輪連接的減速機構輸出軸連接到開合簾電機的輸出部分。僅采用一組行星減速齒輪對電機的輸出進行減速,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電機的轉速,從而無需使用離合機構,可以方便地手拉操作開合簾,并且提高了穩定性。文檔編號H02K7/116GK202772726SQ2012203963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專利技術者孫勇, 俞錫鵬, 汪冰, 牛軍偉 申請人: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外殼(1),置于所述外殼(1)內的電機(2)和減速機構(3),所述電機(2)的輸出軸(21)連接到所述減速機構(3)的輸入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所述電機(1)轉速的控制電路板,所述減速機構(3)僅具有一級行星減速齒輪(32),與所述行星減速齒輪(32)連接的減速機構輸出軸(31)連接到開合簾電機的輸出部分(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勇,俞錫鵬,汪冰,牛軍偉,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