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0-60%、納米級二氧化鈦5-10%、納米級硫酸鋇5-10%、陶瓷粉5-10%、真空玻璃微珠5-10%、硅氧烷偶聯劑1-2%、聚四氟乙烯蠟0.2-1%、有機硅消泡劑0.1-0.5%、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5-10%。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隔熱效果高、抗紫外線能力強、較好的防腐能力,且具有超耐候性、強附著力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涂層材料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太陽光能量分布中,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占了絕大部分的能量,分別占總能量的44%和51%,所以,節能涂料主要通過提高對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的太陽光反射率來達到降溫的目的。紅外反射隔熱涂層是一種新型的功能型涂層,能有效反射太陽光中的近紅外光,從源頭上阻止熱量的傳遞,有效地降低涂層表面和內部環境溫度,從而達到改善工作環境,降低能耗的目的,因而被廣泛應用于油罐、儲氣罐、輸油(氣)管道,油氣運送車等。 例如傳統的油罐、輸油(氣)管道,降溫使用涂刷銀粉漆和使用噴淋水降溫,腐蝕設備、浪費能源,而且設備使用壽命短,僅有兩三年。同樣飛行器、工廠的儀器設備等由于受到熱輻射或紅外輻射而減少了使用壽命或降低了精確度、同樣造成了浪費。現有技術中的隔熱材料一般是通過加入具有高反射率的填充物,使其形成的涂層具有高反射率,通過反射降低物體的表面溫度,從而進一步降低內部溫度產生隔熱作用。由于這些隔熱材料的反射率均不可能達到100%,因此仍會有一部分未被反射的熱量被涂層表面吸收,并通過熱傳遞方式積蓄在涂層內部,時間一長,積蓄的熱能越來越多,涂層溫度升高,容易造成涂層的玷污,從而影響隔熱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隔熱效果高、抗紫外線能力強、較好的防腐能力,且具有超耐候性、強附著力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0-60%、納米級二氧化鈦5-10%、納米級硫酸鋇5-10%、陶瓷粉5-10%、真空玻璃微珠5-10%、硅氧烷偶聯劑1-2%、聚四氟乙烯蠟O. 2_1%、有機硅消泡劑O. 1-0. 5%、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5-10%。上述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所述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50%:50%。一種如上述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O首先將真空玻璃微珠用硅氧烷偶聯劑充分濕潤后放置24-48小時待用; (2)把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納米級二氧化鈦、納米級硫酸鋇、陶瓷粉、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用超聲波分散到10微米以下; (3)將步驟(2)制得的物質和有機硅消泡劑、聚四氟乙烯蠟及濕潤好的真空玻璃微珠用無級變頻分散機進行分散,在轉速為300-600轉/分鐘條件下,攪拌O. 5-1小時后包裝入庫。本專利技術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的優點是 I、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科學設計了涂層結構及施工工藝,深入研究了防腐底層,隔熱中間層、熱反射與熱輻射面層的作用原理,綜合集成創新性強。2、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新型顏料填料的研發,一次涂裝防腐壽命達5-10年。通過對太陽光的反射、輻射阻隔作用,使涂裝設備表面溫度降10-20°C,內部溫度降低8-1 (TC。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8%、納米級二氧化鈦8%、納米級硫酸鋇8%、陶瓷粉8%、真空玻璃微珠8%、硅氧烷偶聯劑I. 2%、聚四氟乙烯蠟O. 6%、有機硅消泡劑O. 2%、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8%。上述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制備本實施例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將真空玻璃微珠8%用硅氧烷偶聯劑I. 2%充分濕潤后放置24-48小時待用; (2 )把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8%、納米級二氧化鈦8%、納米級硫酸鋇8%、陶瓷粉8%、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8%用超聲波分散到10微米以下; (3)將步驟(2)制得的物質和有機硅消泡劑O. 2%、聚四氟乙烯蠟O. 6%及濕潤好的真空玻璃微珠用無級變頻分散機進行分散,在轉速為300-600轉/分鐘條件下,攪拌O. 5-1小時后包裝入庫。實施例2,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6%、納米級二氧化鈦9%、納米級硫酸鋇8. 2%、陶瓷粉10%、真空玻璃微珠6. 2%、硅氧烷偶聯劑I. 7%、聚四氟乙烯蠟O. 8%、有機硅消泡劑O. 3%、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7. 8%。上述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制備本實施例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真空玻璃微珠6.2%用硅氧烷偶聯劑I. 7%充分濕潤后放置24-48小時待用; (2)把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6%、納米級二氧化鈦9%、納米級硫酸鋇8.2%、陶瓷粉10%、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7. 8%用超聲波分散到10微米以下; (3)將步驟(2)制得的物質和有機硅消泡劑O.3%、聚四氟乙烯蠟O. 8%及濕潤好的真空玻璃微珠用無級變頻分散機進行分散,在轉速為300-600轉/分鐘條件下,攪拌O. 5-1小時后包裝入庫。實施例3,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60%、納米級二氧化鈦6. 5%、納米級硫酸鋇7%、陶瓷粉5%、真空玻璃微珠9%、硅氧烷偶聯劑2%、聚四氟乙烯蠟1%、有機硅消泡劑O. 5%、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9%。上述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制備本實施例的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將真空玻璃微珠9%用硅氧烷偶聯劑2%充分濕潤后放置24-48小時待用; (2 )把熱塑性丙烯酸樹脂60%、納米級二氧化鈦6. 5%、納米級硫酸鋇7%、陶瓷粉5%、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9%用超聲波分散到10微米以下; (3)將步驟(2)制得的物質和有機硅消泡劑O. 5%、聚四氟乙烯蠟1%及濕潤好的真空玻璃微珠用無級變頻分散機進行分散,在轉速 為300-600轉/分鐘條件下,攪拌O. 5-1小時后包裝入庫。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專利技術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0-60%、納米級二氧化鈦5-10%、納米級硫酸鋇5-10%、陶瓷粉5-10%、真空玻璃微珠5-10%、硅氧烷偶聯劑1-2%、聚四氟乙烯蠟0. 2-1%、有機硅消泡劑0. 1-0. 5%、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5-10%。2.根據權力要求I所述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其特征是所述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3.—種如權利要求I所述隔熱降溫涂層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1)首先將真空玻璃微珠用硅氧烷偶聯劑充分濕潤后放置24-48小時待用; (2)把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納米級二氧化鈦、納米級硫酸鋇、陶瓷粉、二甲苯和醋酸丁酯混合物用超聲波分散到10微米以下; (3)將步驟(2)制得的物質和有機硅消泡劑、聚四氟乙烯蠟及濕潤好的真空玻璃微珠用無級變頻分散機進行分散,在轉速為300-600轉/分鐘條件下,攪拌0. 5-1小時后包裝入庫。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0-60%、納米級二氧化鈦5-10%、納米級硫酸鋇5-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隔熱降溫涂層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熱塑性丙烯酸樹脂50?60%、納米級二氧化鈦5?10%、納米級硫酸鋇5?10%、陶瓷粉5?10%、真空玻璃微珠5?10%、硅氧烷偶聯劑1?2%、聚四氟乙烯蠟0.2?1%、有機硅消泡劑0.1?0.5%、二甲苯與醋酸丁酯混合物5?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光俊,孫運良,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宣威涂層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