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經濟型住宅房,是由若干矩形功能空間組成的60~80m2二室兩廳一衛住房,其入戶門前方依次設計有餐廳、客廳和外挑陽臺,所述餐廳、客廳的開間相同,在空間上無隔斷地連為一體,所述客廳與外挑陽臺以門連窗相通;所述餐廳、客廳和外挑陽臺的同一側依次設計有廚房、衛生間、多功能房和主臥室,所述廚房的入口門與多功能房的內側端墻平齊,所述衛生間的入口處設置有與多功能房相通的共公走道,所述主臥室的外側端墻相對于多功能房縮進錯位布置,所述主臥室的入口門與客廳相連,所述主臥室、多功能房、衛生間和廚房均開設有窗戶。其戶型方正規則,功能空間布局合理,有效使用面積利用率高,住宅舒適度及性價比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住宅用建筑物,具體地指一種建筑面積為6(T80m2、戶型結構為二室兩廳一衛的經濟型住宅房。
技術介紹
目前,城市居住用地日趨緊張,城市化發展和人口輸入型城市就業壓力及生活壓力不斷增加,日趨緊張的生活節奏導致市場上對建筑面積在6(T80m2左右的經濟住宅剛性需求大幅上升。然而,受建筑面積的限制,現有中小戶型住宅一般是采取降低戶型舒適度來增加功能空間的。例如許多70m2左右的二居室,其客廳、主臥室、次臥室、廚、衛面積過小,有效使用面積不足,有些戶型還不規則,各室之間顯得雜亂擁擠,舒適度較差,難以滿足剛性群體對生活質量的基本要求。而許多70m2左右的二居室受戶型限制無法配備生活陽臺、其 各室之間的布局也無法合理搭配。這樣,不僅存在上述各種不足,而且還存在功能空間少、私密性差、采光面小、通風不良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戶型方正規則、功能空間布局合理齊全、單位有效面積大、住宅舒適度好、性價比高的經濟型住宅用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設計的經濟型住宅房,是由若干矩形功能空間組合而成的建筑面積在6(T80m2范圍內的二室兩廳一衛住房,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住宅房的入戶門前方依次設計有餐廳、客廳和外挑陽臺,所述餐廳、客廳的開間相同,在空間上無隔斷地連為一體,所述客廳與外挑陽臺以門連窗相通;所述餐廳、客廳和外挑陽臺的同一側依次設計有廚房、衛生間、多功能房和主臥室,所述廚房的入口門與多功能房的內側端墻平齊,所述衛生間的入口處設置有與多功能房相通的共公走道,所述主臥室的外側端墻相對于多功能房縮進錯位布置,所述主臥室的入口門與客廳相連,所述主臥室、多功能房、衛生間和廚房均開設有窗戶。進一步地,所述外挑陽臺的一角設置有客廳空調擱板。更進一步地,所述主臥室的窗戶為外飄窗,所述外飄窗的下方設置有主臥空調擱板。再進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房的外側窗戶下方設置有多功能房空調擱板。與現有的70m2左右二居室戶型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其一,廚房、衛生間、客廳和臥室等功能空間采用全明設計,有直接的對外采光窗戶,可視性好,通風性好,使用舒適,節約能源。不僅可改善廚房的烹調環境,而且可維持衛生間良好的通透條件,無異味,不長霉。其二,餐廳與客廳無間隔相連,與多功能房(可作書房或睡房)、主臥室之間為通透設計,在春季和夏季有利于形成穿堂風,更是一種舒適的享受。特別是客廳、主臥室及多功能房的窗戶采用朝南設計時,更可確保所有居住房間陽光充裕,同時與外界的景觀相融合。其三,客廳與通過門連窗與外挑陽臺連通,采光及通風好,出入便捷,可以充分吸收陽光,最大程度地擴大視野,增加整個房間的通透性。其四,戶型內各功能空間設計方正,沒有墻銳角,充分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有效減少了面積浪費。特別是客廳和餐廳的交通面積融入這兩種功能,進臥室和衛生間的公共走道盡可能最小,大幅提聞了功能空間的面積。其五,戶型內各功能空間布局合理,廚房、餐廳和客廳等動空間與主臥室、功能房等靜空間分開;廚房和餐廳設計相鄰,避免了相互穿越的干擾;衛生間則兼顧主臥室、多功能房,無空間障礙,通行便利,做到了使用面積最大化。其六,戶型功能設計優越,在70m2左右的建筑面積條件下,可實現各功能空間基本使用要求,且尺度舒適。多功能房的設計更是為住戶提供了一個一步到位的實用舒適空間,相當于傳統90m2戶型的使用空間,具有極高的性價比。 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經濟型住宅房的空間布局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中所示的經濟型住宅房,具有由若干矩形功能空間組合而成的建筑面積約為在6(T80m2的二室兩廳一衛戶型,該戶型可由相同或不同戶型組成一梯兩戶、一梯三戶、一梯四戶、一梯六戶等單元或者塔式住宅。其設計結構如下入戶門I前方依次設計有餐廳2、客廳3和外挑陽臺4。餐廳2和客廳3在空間上無隔斷地連為一體,客廳3與外挑陽臺4以門連窗相通,通透敞亮。外挑陽臺4的一角設置有客廳空調擱板13,便于客廳空調主機安裝。餐廳2、客廳3、外挑陽臺4的同一內側并列設計有廚房12、衛生間11,多功能房9和主臥室7。主臥室7、多功能房9、衛生間11和廚房12均開設有窗戶。廚房12的入口門與多功能房9的內側端墻平齊,以使客廳3的矩形空間完美大方。衛生間11的入口處設置有與多功能房9相通的共公走道10,以最小的面積解決衛生間11與其它功能空間的交通流線,做到無障礙通行。主臥室7的外側端墻相對于多功能房9縮進錯位布置,主臥室7的入口門與客廳3相連,這樣可使多功能房9的窗戶朝向與主臥室7的窗戶朝向一致,即同時朝向南面。主臥室7的窗戶為外飄窗6,外飄窗6采光通風性能良好,可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為住戶提供更大的空間。外飄窗6的下方設置有主臥空調擱板5,便于主臥室空調安裝。這樣設計可使臥室使用功能價值比達到最大。多功能房9的外側窗戶下方設置有多功能房空調擱板8。以房間可采光外墻的長度為面寬(開間),可采光外墻至相對側隔墻的距離為進深,上述餐廳2和客廳3的連體面寬為3. 6^4. 2m,餐廳2和客廳3的進深為6. 9^7. 5m。本實施例中,餐廳2和客廳3的合計使用面積為25. 16m2,空間超大,整體感覺良好;外挑陽臺4的使用面積為6. 125m2,收納、晾曬等使用空間足夠寬敞。上述主臥室7的面寬為3. 3^3. 9m,主臥室7的進深為3. 6^3. 9m,本實施例中,主臥室7的使用面積為12. 6m2,大小適中。上述多功能房9的面寬為3. 3^3. 9m,多功能房9的進深為3. (Γ3. 3m。上述衛生間11的面寬和進深均為I. 8 2. 4m。上述廚房12的面寬為2. 4 2. 7m、進深為I. 8 2. 4m。本實施例中,廚房12的使用面積為4. 56m2,多功能房9的使用面積為10. 23m2,衛生間11的使用面積為3. 84m2。本技術采用南北向設計,主臥室7、外挑陽臺4和客廳3、餐廳2南北通透,采光及通風極好。主臥室7布置在戶型端頭,也是全戶型最安靜的區域,更利于休息。多功能 房9與客廳3形成穿堂風,可有效節約能源。衛生間11布局位置適中,兼顧所有功能房間,且對外開窗通風,可更好地滿足采光和排氣需要。各功能空間的面寬和進深比接近I : 1,可最大限度地滿足采光和通風要求,提高戶型的利用率和舒適度。權利要求1.一種經濟型住宅房,是由若干矩形功能空間組合而成的建筑面積在6(T80m2范圍內的二室兩廳一衛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房的入戶門(I)前方依次設計有餐廳(2)、客廳(3)和外挑陽臺(4),所述餐廳(2)、客廳(3)的開間相同,在空間上無隔斷地連為一體,所述客廳(3)與外挑陽臺(4)以門連窗相通;所述餐廳(2)、客廳(3)和外挑陽臺(4)的同一側依次設計有廚房(12)、衛生間(11)、多功能房(9)和主臥室(7),所述廚房(12)的入口門與多功能房(9)的內側端墻平齊,所述衛生間(11)的入口處設置有與多功能房(9)相通的共公走道(10),所述主臥室(7)的外側端墻相對于多功能房(9)縮進錯位布置,所述主臥室(7)的入口門與客廳(3)相連,所述主臥室(7)、多功能房(9)、衛生間(11)和廚房(12)均開設有窗戶。2.根據權利要求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經濟型住宅房,是由若干矩形功能空間組合而成的建筑面積在60~80m2范圍內的二室兩廳一衛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房的入戶門(1)前方依次設計有餐廳(2)、客廳(3)和外挑陽臺(4),所述餐廳(2)、客廳(3)的開間相同,在空間上無隔斷地連為一體,所述客廳(3)與外挑陽臺(4)以門連窗相通;所述餐廳(2)、客廳(3)和外挑陽臺(4)的同一側依次設計有廚房(12)、衛生間(11)、多功能房(9)和主臥室(7),所述廚房(12)的入口門與多功能房(9)的內側端墻平齊,所述衛生間(11)的入口處設置有與多功能房(9)相通的共公走道(10),所述主臥室(7)的外側端墻相對于多功能房(9)縮進錯位布置,所述主臥室(7)的入口門與客廳(3)相連,所述主臥室(7)、多功能房(9)、衛生間(11)和廚房(12)均開設有窗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柯翔,
申請(專利權)人:佰昌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