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是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包括:變速箱;油泵,所述油泵的進油管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油水冷卻器,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與所述油水冷卻器相連通,所述油水冷卻器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由油泵抽取潤滑油進入油水冷卻器,噴淋到變速箱的箱體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上,既起到一個冷卻作用,同時,變速箱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工作時,在接觸表面上會形成一層較穩定的潤滑油膜,起到延長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使用壽命的作用,潤滑油再流到變速箱的箱體內,由油泵抽取形成循環。(*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變速箱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
技術介紹
變速箱工作時工作溫度較高,會降低潤滑油的粘度,不容易形成油膜,旋轉部件容易磨損。因此,如何降低變速箱的工作溫度,提高潤滑油的粘度,防止旋轉部件磨損,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以降低變速箱的工作溫度,提 高潤滑油的粘度,防止旋轉部件磨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包括變速箱;油泵,所述油泵的進油管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油水冷卻器,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與所述油水冷卻器相連通,所述油水冷卻器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優選地,在上述變速箱冷卻結構中,還包括潤滑油分配器,所述油水冷卻器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潤滑油分配器相連通,所述潤滑油分配器的多個出油口分別通過潤滑油管伸向所述變速箱的各個潤滑點。優選地,在上述變速箱冷卻結構中,還包括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與所述進油管串聯。優選地,在上述變速箱冷卻結構中,所述過濾器為箱外自封式過濾器。優選地,在上述變速箱冷卻結構中,所述油泵為電機直聯式齒輪泵。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技術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由油泵抽取潤滑油進入油水冷卻器,噴淋到變速箱的箱體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上,既起到一個冷卻作用,同時,變速箱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工作時,在接觸表面上會形成一層較穩定的潤滑油膜,起到延長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使用壽命的作用,潤滑油再流到變速箱的箱體內,由油泵抽取形成循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以降低變速箱的工作溫度,提高潤滑油的粘度,防止旋轉部件磨損。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I和圖2,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包括變速箱、油泵I和油水冷卻器5。 其中,油泵I的進油管3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具體的英語變速箱箱體內 的儲油器相連通,用于將儲油器內的潤滑油抽出。油泵I的出油管2與所述油水冷卻器5相連通,所述油水冷卻器5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本技術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由油泵抽取潤滑油進入油水冷卻器,噴淋到變速箱的箱體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上,既起到一個冷卻作用,同時,變速箱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工作時,在接觸表面上會形成一層較穩定的潤滑油膜,起到延長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使用壽命的作用,潤滑油再流到變速箱的箱體內,由油泵抽取形成循環。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還可包括潤滑油分配器6,所述油水冷卻器5的出油口通過管路8與所述潤滑油分配器6相連通,所述潤滑油分配器6的多個出油口分別通過潤滑油管7伸向所述變速箱的各個潤滑點。本技術通過潤滑油分配器6可對變速箱內的各個潤滑點相對應,從而對各個位置的組件進行潤滑。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還可包括過濾器4,所述過濾器4與所述進油管3串聯。本技術通過設置過濾器,能夠對油泵抽出的潤滑油進行過濾,以防止堵塞。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過濾器4為箱外自封式過濾器,油泵I為電機直聯式齒輪泵。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變速箱; 油泵(I),所述油泵⑴的進油管⑶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 油水冷卻器(5),所述油泵⑴的出油管⑵與所述油水冷卻器(5)相連通,所述油水冷卻器(5)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速箱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潤滑油分配器(6),所述油水冷卻器(5)的出油口通過管路(8)與所述潤滑油分配器(6)相連通,所述潤滑油分配器(6)的多個出油口分別通過潤滑油管(7)伸向所述變速箱的各個潤滑點。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速箱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濾器(4),所述過濾 器⑷與所述進油管⑶串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速箱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4)為箱外自封式過濾器。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變速箱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I)為電機直聯式齒輪泵。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的是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包括變速箱;油泵,所述油泵的進油管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油水冷卻器,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與所述油水冷卻器相連通,所述油水冷卻器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本技術提供的變速箱冷卻結構,由油泵抽取潤滑油進入油水冷卻器,噴淋到變速箱的箱體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上,既起到一個冷卻作用,同時,變速箱內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工作時,在接觸表面上會形成一層較穩定的潤滑油膜,起到延長軸承、齒輪等旋轉部件使用壽命的作用,潤滑油再流到變速箱的箱體內,由油泵抽取形成循環。文檔編號F16H57/04GK202790475SQ20122036153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專利技術者劉金桐, 尹文勇, 石艷中, 劉永平, 孫志遠 申請人:南皮縣泰鑫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速箱冷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變速箱;油泵(1),所述油泵(1)的進油管(3)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油水冷卻器(5),所述油泵(1)的出油管(2)與所述油水冷卻器(5)相連通,所述油水冷卻器(5)的出油口通過管路與所述變速箱的箱體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金桐,尹文勇,石艷中,劉永平,孫志遠,
申請(專利權)人:南皮縣泰鑫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