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換器柜,其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此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布置在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的內側并且并排布置,和至少一個風扇(4)。為改善堅固性、抗振動和機械沖擊性、以及裝配和維護,該轉換器柜還包括: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和直流鏈電容器,其布置于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由此至少一個風扇(4)布置于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由此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并且由此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功率電子領域。它基于根據獨立權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轉換器柜。
技術介紹
現在,轉換器柜用于許多工業應用和牽引(traction)應用。典型的轉換器柜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和內部柜框架,用于攜帶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building block)。內部柜框架布置于外部金屬板柜框架的內側。關于牽引領域,存在用于頂部安裝、底層安裝或在發動機室內側安裝的許多不同類型的牽引轉換器。根據技術要求,轉換器柜結構可由鐵或鋁構成。此外,這種轉換器柜包括至少一個風扇。另外,轉換器柜典型地包括·笨重的和密集的部分,諸如電感器、變壓器·半導體,其布置于功率電子模塊中·控制部分、諸如電路板、繼電器和其它,其基于EMC設計規則安裝在專用柜中·另外的部分,它們大部分是無源元件和接線電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以如下方式實現在前言中提及的轉換器柜,即轉換器柜非常堅固并且抗振動和機械沖擊,并且轉換器柜容易裝配和維護。該目的分別通過權利要求I的特征而達到。本專利技術的有利改進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詳述。轉換器柜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由此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布置在外部金屬板柜框架的內側并且并排布置。此外,轉換器柜包含至少一個風扇。根據本專利技術,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和直流鏈(DC-Iink)電容器布置于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的內側,并且該至少一個風扇布置于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的內側,由此外部金屬板柜框架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并且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因此,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確保了該轉換器柜的堅固性和穩定性,非??拐駝雍蜋C械沖擊并且非常容易裝配和維護。本專利技術這些和更進一步的目的、優點和特征通過結合附圖的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以下詳細描述將變得顯而易見。附圖說明圖I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帶有蓋罩的正視圖,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不帶有蓋罩的第一正視圖,圖3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不帶有蓋罩的第二正視圖,并且圖4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不帶有蓋罩的第三正視圖。用于附圖的參考標記和它們的含義在部件列表中以概要形式列出。原則上,相同部分在圖中具有相同的參考標記。任何描述的實施例代表本專利技術主題的例子并且沒有任何限制作用。 部件列表I外部金屬板柜框架2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3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4風扇5電流和電壓傳感器6隔離開關7接線端8冷卻劑入口 /出口9控制接口10電阻器接線箱11功率套管(power sleeve)12功率電子模塊13控制擺動框架14直流鏈電容器。具體實施方式圖I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帶有蓋罩的正視圖。此外,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不帶有蓋罩的第一正視圖。再者,圖3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不帶有蓋罩的第二正視圖,特別是沒有示出轉換器控制單元,并且圖4最后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的實施例的不帶有蓋罩的第三正視圖,特別是沒有示出功率電子模塊。大體上,轉換器柜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I、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此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布置于外部金屬板柜框架I的內側并且并排布置。轉換器柜還包含至少一個風扇4,以便通過空氣冷卻位于柜內側的部分,該空氣為液體冷卻的,優選利用去離子水。根據本專利技術,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12和直流鏈電容器14布置于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該至少一個風扇4布置于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3的內偵牝由此外部金屬板柜框架I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并且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也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在這點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確保了該轉換器的堅固性和穩定性,非常抗振動和機械沖擊并且非常容易裝配和維護。根據圖2、3和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包括用于攜帶轉換器控制單元的控制擺動框架13,由此控制擺動框架13布置于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有利地,參照圖3和4,控制擺動框架13允許擺動打開以便到達后面的其它元件,用于裝配、改變、交換和/或維護??刂坪蜏y量信號通過光纖連接傳遞到轉換器控制單元和從轉換器控制單元傳遞。對于牽引應用,到牽引控制管理系統(TCMS)的連接優選通過多車輛總線(MVB)。該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12,特別是功率電子模塊12的半導體,是液體冷卻的,優選地利用去離子水,并且裝備有作為半導體的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這種功率電子模塊12可通過拔出而容易地替換。根據圖2和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還包括電流和電壓傳感器5、隔離開關6和接線端7。電流和電壓傳感器5、隔離開關6和接線端7布置于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3的內側。如圖4所示,直流鏈由相同的和可容易地替換的直流鏈電容器14構成,由此直流鏈電容器14成組布置。這種電容器組可通過拔出而容易地替換。總的說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轉換器柜具有以下額外的優點·用于模塊化轉換器的節省成本的空氣和液體冷卻的轉換器柜·快速并簡單的裝配和維修 ·轉換器柜允許批量制造技術的使用·轉換器柜允許用于高電壓電勢。權利要求1.一種轉換器柜,其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I),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布置于所述外部金屬板柜框架(I)的內側并且并排布置,和至少一個風扇(4), 其中,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12)和直流鏈電容器(14)布置于所述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風扇(4)布置于所述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3)的內側, 其中,所述外部金屬板柜框架(I)由折疊的和鉚接的 金屬板構成,和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換器柜,其特征在于,用于攜帶轉換器控制單元的控制擺動 框架(13)布置于所述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轉換器柜,其特征在于,電流和電壓傳感器(5),隔離開關(6)和接線端(7)布置于所述第二內部金屬板框架(3)的內側。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轉換器柜,其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此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布置在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的內側并且并排布置,和至少一個風扇(4)。為改善堅固性、抗振動和機械沖擊性、以及裝配和維護,該轉換器柜還包括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和直流鏈電容器,其布置于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由此至少一個風扇(4)布置于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由此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并且由此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文檔編號H02M1/00GK202798425SQ201220338718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專利技術者C.布朔爾, G.霍希斯圖爾 申請人:Abb 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換器柜,其包括: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布置于所述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的內側并且并排布置,和至少一個風扇(4),其中,至少一個功率電子模塊(12)和直流鏈電容器(14)布置于所述第一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的內側,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風扇(4)布置于所述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3)的內側,其中,所述外部金屬板柜框架(1)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和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金屬板柜框架(2,?3)由折疊的和鉚接的金屬板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C布朔爾,G霍希斯圖爾,
申請(專利權)人:ABB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