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器及固定在整流器下方的散熱器,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均由環氧塑封體封裝連接一體,所述環氧塑封體四個角分別開設有一定位孔,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對應于環氧塑封體的定位孔分別開設有一配合孔,四個螺栓從固定板的底部依次穿過配合孔、定位孔后用螺帽鎖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具有環保、節材、體積小、散熱能力好、成本低、安裝方便、性能穩定、壽命長等諸多金屬整流管無法比擬的優點,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元件,具體是一種整流模塊。
技術介紹
橋式整流模塊主要功能是對三相交流電進行整流,將交流電轉變為直流電。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整流模塊市場應用空間大,用途廣,需求量增多。產品主要用于種各種電源、發電機組、鐵路牽引等工業設備上,原這些工業設備是采用多個金屬整流管組合才能通過大電流,造成體積大、散熱差、成本高、安裝不便等多種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環保、節材、體積小、散熱能力好、成本·低的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包括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所述陶瓷片放置在底板上,在陶瓷片的一側焊上設有三只引腳的第一框架,在陶瓷片的另一側焊上設有兩只引腳的第二框架,第一及第二框架上分別安裝有三個芯片,芯片之間使用連接條按照整流橋電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還包括螺栓、環氧塑封體,五只引腳的上部均開設有固定孔,五只引腳均向上垂直延伸后再水平彎折,5只螺栓分別安裝在五只引腳的孔內,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螺栓均由環氧塑封體封裝連接一體,所述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還包括固定在整流器下方的散熱器,所述環氧塑封體四個角分別開設有一定位孔,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對應于環氧塑封體的定位孔分別開設有一配合孔,四個螺栓從固定板的底部依次穿過配合孔、定位孔后用螺帽鎖緊。本技術優化為所述散熱器包括固定板,一體成型于固定板上方的復數片第一散熱片,以及一體成型于固定板下方的復數片第二散熱片;所述復數片第一散熱片等分為兩組,分別自固定板的長邊外側垂直向上設置于整流器的兩側;所述復數片第二散熱片分別自固定板的長邊外側垂直向下設置。本技術優化為所述復數片第二散熱片等距離分布。本技術優化為最外側的兩片第二散熱片分別具有一開口朝外的滑槽。本技術優化為所述第一散熱片、第二散熱片除位于最外側的表面外,其他表面均設計成鋸齒狀。本技術優化為所述環氧塑封體的短邊邊緣開設有復數個小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具有環保、節材、體積小、散熱能力好、成本低、安裝方便、性能穩定、壽命長等諸多金屬整流管無法比擬的優點,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的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本技術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器I以及固定在整流器I下方的散熱器2。所述整流器I的內部結構包括底板(圖未示)、陶瓷片(圖未示)、第一框架(圖未示)、第二框架(圖未示)、芯片(圖未示)、連接條(圖未示)、螺栓12、環氧塑封體14。所述陶瓷片放置在底板上,在陶瓷片的一側焊上設有三只引腳16的第一框架,在陶瓷片的另一側焊上設有兩只引腳16的第二框架,這五只引腳16的上部均開設有固定孔,第一及第二框架上 分別安裝有三個芯片,芯片之間使用連接條按照整流橋電路連接,五只引腳16均向上垂直 延伸后再水平彎折,5只螺栓12分別安裝在五只引腳16的孔內。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螺栓12均由環氧塑封體14封裝連接一體形成整流器I。所述環氧塑封體14四個角分別開設有一定位孔(圖未示),共有4個定位孔,用來與散熱器2固定連接,此用四角固定的方式可以確保環氧塑封體14與散熱器2連接牢固可靠。所述環氧塑封體14的短邊邊緣開設有復數個小孔142,這些小孔142的開設,更方便內部芯片的散熱。所述散熱器2包括固定板22, —體成型于固定板22上方的復數片第一散熱片24,以及一體成型于固定板22下方的復數片第二散熱片26。所述固定板22上對應于環氧塑封體14的定位孔分別開設有一配合孔(圖未示),總共有4個配合孔,四個螺栓28從固定板22的底部依次穿過配合孔、定位孔后用螺帽鎖緊,從而將環氧塑封體14與散熱器2固定連接。所述復數片第一散熱片24等分為兩組,分別自固定板22的長邊外側垂直向上設置于整流器I的兩側。第一散熱片24除了起到散熱的效果外,因為設置于整流器I的兩側,還起到保護整流器I的作用。所述復數片第二散熱片26分別自固定板22的長邊外側垂直向下設置,并且復數片第二散熱片26等距離分布,最外側的兩片第二散熱片26分別具有一開口朝外的滑槽262,滑槽262的作用是為了使該整流模塊方便的安裝在所使用的設備上。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熱片24、第二散熱片26除位于最外側的表面外,其他表面均設計成鋸齒狀,從而增大散熱面積,達到最好的散熱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創造,凡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包括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所述陶瓷片放置在底板上,在陶瓷片的一側焊上設有三只引腳的第一框架,在陶瓷片的另一側焊上設有兩只引腳的第二框架,第一及第二框架上分別安裝有三個芯片,芯片之間使用連接條按照整流橋電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還包括螺栓、環氧塑封體,五只引腳的上部均開設有固定孔,五只引腳均向上垂直延伸后再水平彎折,5只螺栓分別安裝在五只引腳的孔內,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螺栓均由環氧塑封體封裝連接一體,所述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 模塊還包括固定在整流器下方的散熱器,所述環氧塑封體四個角分別開設有一定位孔,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對應于環氧塑封體的定位孔分別開設有一配合孔,四個螺栓從固定板的底部依次穿過配合孔、定位孔后用螺帽鎖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包括固定板,一體成型于固定板上方的復數片第一散熱片,以及一體成型于固定板下方的復數片第二散熱片; 所述復數片第一散熱片等分為兩組,分別自固定板的長邊外側垂直向上設置于整流器的兩側; 所述復數片第二散熱片分別自固定板的長邊外側垂直向下設置。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數片第二散熱片等距離分布。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其特征在于最外側的兩片第二散熱片分別具有一開口朝外的滑槽。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片、第二散熱片除位于最外側的表面外,其他表面均設計成鋸齒狀。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塑封體的短邊邊緣開設有復數個小孔。專利摘要一種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器及固定在整流器下方的散熱器,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均由環氧塑封體封裝連接一體,所述環氧塑封體四個角分別開設有一定位孔,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對應于環氧塑封體的定位孔分別開設有一配合孔,四個螺栓從固定板的底部依次穿過配合孔、定位孔后用螺帽鎖緊。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具有環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包括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所述陶瓷片放置在底板上,在陶瓷片的一側焊上設有三只引腳的第一框架,在陶瓷片的另一側焊上設有兩只引腳的第二框架,第一及第二框架上分別安裝有三個芯片,芯片之間使用連接條按照整流橋電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的內部結構還包括螺栓、環氧塑封體,五只引腳的上部均開設有固定孔,五只引腳均向上垂直延伸后再水平彎折,5只螺栓分別安裝在五只引腳的孔內,底板、陶瓷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芯片、連接條、螺栓均由環氧塑封體封裝連接一體,所述帶散熱裝置的三相壓塑橋式整流模塊還包括固定在整流器下方的散熱器,所述環氧塑封體四個角分別開設有一定位孔,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對應于環氧塑封體的定位孔分別開設有一配合孔,四個螺栓從固定板的底部依次穿過配合孔、定位孔后用螺帽鎖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定華,
申請(專利權)人:黃山市閶華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