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包括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部的驅動電路,所述燈管在沿其長度方向上的兩個端部設置有兩對電極,當所述熒光燈管安裝到燈管支架上時,其中一對電極連接到供電電路,另一對電極連接到啟輝器,所述驅動電路擇一地連接到所述兩對電極中的一對電極。當用該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替換T8燈管時,將T8燈管從支架上取下并保留包括啟輝器在內的所有其它部件不動;將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安裝到所述支架上;當所述替代型熒光燈管能一次點亮時,所述信號表示是安裝正確的信號;當所述替代型熒光燈管未能一次點亮時,所述信號表示是安裝不正確的信號,通過調整所述替代型熒光燈管的安裝位置或者切換輔助轉換元件使所述替代型熒光燈管點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熒光燈管,尤其涉及一種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
技術介紹
傳統的T8熒光燈管由于其發光效率低、壽命短、有閃爍、頻繁開關燈絲容易燒斷等缺陷,已逐漸被T5熒光燈管所替代。但用T5熒光燈管更換T8熒光燈管時,燈管支架需 要作些改動,通常需要由具有專業技能的電工進行更換。而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其它類型的替代燈管,也都規定更換時一定要取下原有的啟輝器。諸如此類,都給使用傳統直管型熒光燈管的普通百姓,尤其是家庭主婦帶來了諸多麻煩和不安全因數。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T8熒光燈管替換產品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效、耐用且更換簡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包括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部的驅動電路,所述燈管在沿其長度方向上的兩個端部設置有兩對電極,當所述熒光燈管安裝到燈管支架上時,其中一對電極連接到供電電路一側,另一對電極連接到啟輝器一側,所述驅動電路擇一地連接到所述兩對電極中的一對電極。如上所述的熒光燈管,其中,所述燈管的至少一個端部設置有輔助轉換元件,所述轉換元件與所述驅動電路串接后擇一地連接到所述兩對電極中的一對電極。如上所述的熒光燈管,其中,所述轉換元件的一端連接到所述驅動電路,另一端可切換地連接到所述兩對電極中的一對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如上所述的熒光燈管,其中,所述轉換元件為機械式開關或者電子轉換器。如上所述的熒光燈管,其中,所述轉換元件為旋轉開關、撥動開關或者按鈕開關。如上所述的熒光燈管,其中,所述轉換元件包括與所述燈管封裝成一體的固定體以及可旋轉地與該固定體相連接的旋轉體,所述電極設置在所述旋轉體上,所述固定體在沿著所述燈管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內電極,所述內電極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電路連接,另一端擇一地連接到所述兩對電極中的一對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如上所述的熒光燈管,其中,所述旋轉體在與所述固定體相連接的側面固設有兩個圓弧形金屬片,所述金屬片與所述電極固定連接,所述內電極的另一端可切換地連接到所述兩個金屬片之一。根據本技術設計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其中的燈管具有發光效率高、耐用等優點,而其中的更換方法具有簡便、易操作等優點。尤其是,當用本技術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更換T8燈管時,用戶無需取下支架上原先安裝的啟輝器,更保證了用電安全。以下,結合圖I至圖7對本技術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及其簡易更換方法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本技術的其它的目的、手段和效果在以下結合附圖的描述中將變得更為明白。附圖中,相同的元件和部件用相同的標號表示。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現有技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及其更換T8燈管的方法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A和3B是表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更換T8燈管的不意圖。圖4A和4B是表示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更換T8燈管的示意圖。圖5A和5B是表示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更換T8燈管的示意圖。圖6是表示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的一種旋轉端部的結構以及用該燈管更換T8燈管的示意圖。圖7A和7B是表示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I是表示現有技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及其更換T8燈管的示意圖。參見圖1,該現有技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其中的驅動電路12串接在燈管11的兩端電極A和C與B和D之間。由于電極A和C以及B和D在電氣上是連通的,故無論是燈管11同方向長度上的一對電極A與B兩端連接到啟輝器13,還是另一對電極C與D兩端連接到啟輝器13上,都不可避免地會使驅動電路12電氣上連接到啟輝器13。當市電通過鎮流器向熒光燈管11供電時,極有可能使啟輝器13動作,而啟輝器13 —旦瞬間接通,就會立即造成燈管供電電路的短路,從而引起電源系統的故障或者電器的損壞。故,現有技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在出售時都要求用戶在安裝時,需要把原有熒光燈管配套使用的啟輝器取下。但是,有的用戶可能并不知曉什么是啟輝器,或者,有的熒光燈管支架設計時啟輝器并不顯露在外面,因此,將啟輝器取下作為替代型熒光燈管安裝時的必要條件,似乎過于苛刻一些,難免給用電安全埋下隱患。圖2是表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2,其中,驅動電路12僅僅連接到燈管11兩端的一對電極A與B之間(作為一種替換,驅動電路I 2也可以僅僅連接到燈管11兩端的另一對電極C與D之間),而電極A和C或者B和D在電氣上是不連通的。這樣,當用戶例如把燈管11同方向長度上的兩端電極(燈腳)A與B連接到燈管支架(未圖示)上的啟輝器13時,雖然驅動電路12與啟輝器13在電氣上連通,但由于燈管11的兩端電極A和C或者B和D在電氣上是不連通的,故此時的啟輝器13與熒光燈管11的供電電路在電氣上也是不連通的,不會因為啟輝器13未取下而造成供電電路的短路。反之,當用戶例如把燈管11同方向長度上的兩端電極C與D連接到燈管支架上的啟輝器13時,由于電極C與D并未與燈管11的供電電路連通,同樣,不會因為啟輝器13未取下而造成供電電路的短路。因此,無論用戶是將燈管11哪一側的電極(燈腳)連接到啟輝器13上,都不會造成啟輝器13與供電電路在電氣上連通,保證了用電安全。采用本技術上述結構的熒光燈管,用戶在將燈管11安裝到原有的T8熒光燈管支架上以替代T8燈管時,就無需從支架上取下原有的啟輝器,大大方便了替代型燈管的安裝和使用。而且,一旦替換了的替代型燈管又不幸損壞了,用戶仍舊可以把原來的Τ8燈管換上去,根本不用再重新購買和安裝啟輝器,從而實現了 Τ8燈管與替代型燈管的高度互換性。當然,如圖2所示,當用戶例如將燈管11的兩端電極A與B連接到啟輝器13 —側時,由于驅動電路12僅僅連接到電極A與B之間,并未與供電電路連通,故它是空載的,此時的熒光燈管11并不能點亮。只有當燈管11的兩端電極A與B連接到供電電路一側時,才能使驅動電路I 2連接到供電電路上,從而使熒光燈管11點亮。如此,當用戶將上述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替代型熒光燈管安裝到原來的Τ8燈管支架上時,就存在或者能夠點亮燈管,或者不能點亮燈管兩種可能性,點亮的概率是50%。雖然常規的熒光燈管設計思路都是要求安裝時能夠把熒光燈管一次點亮,但根據本技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的設計思路是不一定要求安裝時都能把熒光燈管一次點亮,允許在第一次安裝替代型熒光燈管時有50%的概率未能點亮。按照本技術的構思,是把第一次安裝本技術的替代型熒光燈管時能夠點亮或者不能夠點亮都稱作為該熒光燈管發出的一種信號,當所述替代型熒 光燈管能一次點亮時,所述信號表示是安裝正確的信號;或者,當所述替代型熒光燈管未能一次點亮時,所述信號表示是安裝不正確的信號。當所述信號表示是安裝不正確的信號時,用戶只要簡單地將所述替代型熒光燈管的安裝位置調整一下,或者通過替代型熒光燈管的燈腳上設置的輔助切換元件的切換,就能使替代型熒光燈管在第二次安裝時點亮。以下,將結合圖3至圖6對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替代型熒光燈管更換Τ8燈管的方法及其構造進行詳細描述。圖3Α和3Β是表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高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替代型熒光燈管,包括燈管和設置在燈管內部的驅動電路,所述燈管在沿其長度方向上的兩個端部設置有兩對電極,當所述熒光燈管安裝到燈管支架上時,其中一對電極連接到供電電路一側,另一對電極連接到啟輝器一側,所述驅動電路擇一地連接到所述兩對電極中的一對電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立理,周立行,
申請(專利權)人:周立理,周立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