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農業養殖和種植技術,具體是一種稻鴨共作中的一日齡放鴨方法。該方法是:a.鴨苗孵化時間的選擇,根據當地水稻的栽插時間,向前推23-25天確定為鴨蛋入孵時間,鴨種為現有品種的麻鴨或役用鴨;b.放鴨時間的選擇,一日齡的出雛鴨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5天后的稻田;c.環境要求,稻田水層深度為3-5cm,每畝田塊放養12-20只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突破了傳統養鴨理論的成見,省去了稻鴨共作中家鴨保溫育雛和提前馴水的過程,不僅簡便易行,并且經過可明顯提高鴨苗的體質和成活率至95-10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業養殖和種植技術,具體是一種。
技術介紹
傳統的家鴨養殖理論認為,雛鴨御寒能力弱,育雛初期需要供溫。通常認為鴨育雛的溫度要求為1 日齡 28 - 26°C,2 — 7 日齡 26 — 22°C,8 — 14 日齡 22 — 18°C,15 — 21 日齡18 — 16°C。鴨苗下水要從6日齡開始。目前的稻鴨共作中,基于以上的養鴨理論,鴨苗通常經過保溫育雛、提前馴水后才能放入稻田,放鴨的鴨苗為7 — 14日齡,這對缺乏養鴨經驗的稻農來說比較困難,操作技術難度大,使鴨苗體質弱,影響了放鴨后的成活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鴨苗成活率高的。本專利技術的是a.鴨苗孵化時間的選擇,根據當地水稻的栽插時間,向前推23— 25天確定為鴨蛋入孵時間,鴨種為現有品種的麻鴨或役用鴨;b.放鴨時間的選擇,一日齡的出雛鴨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 5天后的稻田;c.環境要求,稻田水層深度為3- 5cm,每畝田塊放養12 — 20只鴨。上述步驟a中,選擇鴨苗時進行耐水性試驗,選出耐水性強的家鴨品種;耐水性試驗的方法是,將剛出雛的鴨苗羽毛干后,放入室溫控制在15°C、水深10-15cm的水盆中,直到鴨苗衰竭死亡,記錄鴨苗在水中的存活時間;耐水性強弱的劃分標準是,耐水性在5-10 小時的為耐水性弱、10-15小時為耐水性中等、在15小時以上為耐水性強。不同日齡鴨苗的耐水性試驗表明,I日齡鴨〉3日齡〉6日齡〉9日齡〉12日齡, 稻鴨共作生產上應選用耐水性中到強的家鴨品種。上述步驟b中,蘇南地區稻鴨共作放鴨苗的時間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將出雛羽毛干后的鴨苗,直接投放到稻田建有鴨舍的初放區中,讓鴨苗盡早接觸到水。經過自然水溫的刺激,調動雛鴨的生理潛能;以后讓鴨苗自由活動;3天后放入整個稻田。如果I日齡時不能投放到稻田,也可采用I日齡馴水的方法繼續飼養鴨苗。7-10天后再放入稻田,鴨苗體格健壯、成活率高,又比傳統育雛方法大大節省人工、能源。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突破了傳統養鴨理論的成見,省去了稻鴨共作中家鴨保溫育雛和提前馴水的過程,不僅簡便易行,并且經過可明顯提高鴨苗的體質和成活率至95 - 100%。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方法的實施例如下在長江中下游某地,O. 27hm2稻田6月27日栽秧,稻田水層深度為3 — 5cm, 6月30日放入當天出雛羽毛已干的鎮役鴨3號鴨苗60只,配合搭建常規鴨舍和飼料投入,一周后鴨的成活率為100%,雛鴨平均體重45g,一日齡放鴨的8日齡鴨平均體重129g,與在育雛大棚中的8日齡育雛鴨平均體重相比,增加了 50%以上,證明體質明顯增強。權利要求1.一種,其特征是 a.鴨苗孵化時間的選擇,根據當地水稻的栽插時間,向前推23— 25天確定為鴨蛋入孵時間,鴨種為現有品種的麻鴨或役用鴨; b.放鴨時間的選擇,一日齡的出雛鴨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 5天后的稻田; c.環境要求,稻田水層深度為3— 5cm,每畝田塊放養12 — 20只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驟a中,選擇鴨苗時進行耐水性試驗,選出耐水性強的家鴨品種;耐水性試驗的方法是,將剛出雛的鴨苗羽毛干后,放入室溫控制在15°C、水深10-15cm的水盆中,直到鴨苗衰竭死亡,記錄鴨苗在水中的存活時間;耐水性強弱的劃分標準是,耐水性在5-10小時的為耐水性弱、10-15小時為耐水性中等、在15小時以上為耐水性強。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是步驟b中,蘇南地區稻鴨共作放鴨苗的時間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將出雛羽毛干后的鴨苗,直接投放到稻田建有鴨舍的初放區中,讓鴨苗盡早接觸到水,經過自然水溫的刺激,調動雛鴨的生理潛能;以后讓鴨苗自由活動;3天后放入整個稻田。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農業養殖和種植技術,具體是一種。該方法是a.鴨苗孵化時間的選擇,根據當地水稻的栽插時間,向前推23-25天確定為鴨蛋入孵時間,鴨種為現有品種的麻鴨或役用鴨;b.放鴨時間的選擇,一日齡的出雛鴨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5天后的稻田;c.環境要求,稻田水層深度為3-5cm,每畝田塊放養12-20只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突破了傳統養鴨理論的成見,省去了稻鴨共作中家鴨保溫育雛和提前馴水的過程,不僅簡便易行,并且經過可明顯提高鴨苗的體質和成活率至95-100%。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972338SQ201210421759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專利技術者沈曉昆, 戴網成 申請人:鎮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稻鴨共作中的一日齡放鴨方法,其特征是:a.鴨苗孵化時間的選擇,根據當地水稻的栽插時間,向前推23-25天確定為鴨蛋入孵時間,鴨種為現有品種的麻鴨或役用鴨;b.放鴨時間的選擇,一日齡的出雛鴨在羽毛干后直接放入栽秧3-5天后的稻田;c.環境要求,稻田水層深度為3-5cm,每畝田塊放養12-20只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曉昆,戴網成,
申請(專利權)人:鎮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