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大黃魚的冰溫帶控制方法,冰點調節劑是由蔗糖、甘氨酸、尿素、甘油的混合水溶液。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大幅降低大黃魚的冰點,擴大大黃魚的冰溫帶范圍,降低對設備溫控精度的要求,并且添加量少,節約成本,也可減少冰溫庫的建設費用,有利于冰溫保藏技術的推廣普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保鮮
,具體是。
技術介紹
大黃魚屬鱸形目、石首魚科,是迄今世界上養殖產量最高的魚種之一。紅魚肌肉中脂類含量低,屬高蛋白低脂肪、低比能值魚類,其呈味氨基酸百分含量較其他魚類高,因此肉質鮮美,特別適合高脂高血壓、肥胖、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人群食用。隨著海水養殖魚類的產量逐年增加,養殖產品的加工就成為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我國的水產品加工產量,90%以上是由山東、浙江、福建、廣東、遼寧、江蘇和廣西七個沿海省份完成,其中山東水產品加工的產值位居全國首位,浙江僅居第四,而根據水產品加工效益(產量與產值之比)進行比較,浙江只能位居第五。隨著深水網箱養殖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推廣,海水養殖魚類的品質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整個十一五期間,我省的海水魚類養殖年產量處于穩中有降的水平,出現豐產不豐收的局面。分析原因,其中養殖產品的加工是制約養殖規模擴大、產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省的水產加工業面臨嚴峻的挑戰,養殖魚類的加工已成為制約海水養殖業發展的瓶頸。冰溫貯藏保鮮是將食品貯藏在0°C以下至各自的凍結點的范圍內,是屬于非凍結保存,是繼冷藏、CA貯藏后的第三代保鮮技術。冰溫貯藏最早是原日本鳥取縣食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現日本冰溫協會理事長山根昭美博士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在貯藏效果方面,和傳統保鮮技術相比,冰溫技術有以下優點(I)不破壞細胞;(2 )最大限度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3)最大限度地抑制呼吸作用,延長保鮮期;(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質。“冰溫貯藏技術”的根本思想就是認為貯藏品是一個具有生命的活體,在經過一定條件下的冷卻處理后,使貯藏產品達到一種近似“冬眠”的狀態,從而讓產品在“冬眠”狀態下保存,這時產品新陳代謝率最小,所消耗的能量最小,可以有效地保存產品的品質和能量,并使生命達到最長。研究發現,實現產品的“冬眠”狀態的過程是決定冰溫貯藏保鮮的關鍵。實現產品的“冬眠”過程是一個降溫冷卻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產品通過自適應調節,從組織細胞內的成分改變開始,使自己的活動能力降低,降低能量消耗,同時又保證自己的活體生命特征,是一個典型的自然適應現象。目前市場上的冰溫控制設備溫度波動較大,一般在±2°C,而水產品的冰溫帶較窄,一般在±0.5°C,不滿足冰溫保藏的要求;而專用的冰溫控制設備價格昂貴,運行成本較高,一般企業難以承受。因此研制合適的冰點調節劑,以擴大養殖大黃魚的冰溫帶范圍,降低對設備溫控精度的要求,也可減少冰溫庫的建設費用,因此有利于冰溫保藏技術的推廣普及。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其特征在于使用蔗糖、甘氨酸、尿素、甘油的混合水溶3CN 102972503 A書明說2/3頁液作為冰點調節劑。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溶液中,蔗糖濃度 為25— 35%,甘氨酸濃度為10 —15%,尿素濃度為15 — 25%,甘油濃度為5 —10%。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溶液中,蔗糖濃度 為28—32%,甘氨酸濃度為12—14%,尿素濃度為18—22%,甘油濃度為6—8%。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大黃魚在所 述冰點調節劑中浸潰,將浸潰后的大黃魚用聚乙烯薄膜包裝,置于-4 °C 一 (TC的溫度范圍保 存。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大黃魚與冰點調節劑的重量比 為 I 0. 8—1. 5,優選 I 1. 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浸潰的環境溫度為I一5°C,優 選 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浸潰的時間為I一3小時,優選 2小時。本專利技術的,可大幅降低大黃魚的冰點,擴大大黃魚 的冰溫帶范圍,降低對設備溫控精度的要求,并且添加量少,節約成本,也可減少冰溫庫的 建設費用,有利于冰溫保藏技術的推廣普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配制冰點調節劑溶液,其中蔗糖濃度(質量百分濃度,下同)為28. 35%,甘氨酸濃度為14.19%,尿素濃度為19. 28%,甘油濃度為8%。將大黃魚在上述冰點調節劑中浸潰,其中大黃魚與冰點調節劑的重量比為I :0.8,浸潰的環境溫度為2°C,浸潰時間2小時,將浸潰后的大黃魚用聚乙烯薄膜包裝,置 于-4°C一(TC的溫度范圍保存。經過檢測,使用冰點調節劑處理后,大黃魚的冰點從-I. 40C降低到_4°C,冰溫帶 范圍從-I. 4°C一(TC擴大至-4°C—(TC。實施例2配制冰點調節劑溶液,其中蔗糖濃度為30. 62%,甘氨酸濃度為13. 25%,尿素濃度為 20%,甘油濃度為7. 05%。將大黃魚在上述冰點調節劑中浸潰,其中大黃魚與冰點調節劑的重量比為I :1.3,浸潰的環境溫度為2°C,浸潰時間2小時,將浸潰后的大黃魚用聚乙烯薄膜包裝,置 于-4°C一(TC的溫度范圍保存。經過檢測,使用冰點調節劑處理后,大黃魚的冰點從-I. 40C降低到-4. 50C,冰溫 帶范圍從-I. 4°C一(TC擴大至-4. 50C-O0C。實施例3配制冰點調節劑溶液,其中蔗糖濃度為32%,甘氨酸濃度為12. 3%,尿素濃度為22. 15%, 甘油濃度為6. 2%。4CN 102972503 A書明說3/3頁將大黃魚在上述冰點調節劑中浸潰,其中大黃魚與冰點調節劑的重量比為I :I. 5,浸潰的環境溫度為2°C,浸潰時間2小時,將浸潰后的大黃魚用聚乙烯薄膜包裝,置于-4°C一(TC的溫度范圍保存。經過檢測,使用冰點調節劑處理后,大黃魚的冰點從-I. 40C降低到-4. 20C,冰溫帶范圍從-I. 4°C一(TC擴大至-4. 20C-O0C。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使用蔗糖、甘氨酸、尿素、甘油的混合水溶液作為冰點調節劑。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溶液中,蔗糖濃度為25—35%,甘氨酸濃度為10 —15%,尿素濃度為15—25%,甘油濃度為5 —10%。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溶液中,蔗糖濃度為28— 32%,甘氨酸濃度為12 —14%,尿素濃度為18 — 22%,甘油濃度為6 — 8%。4.如權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大黃魚在所述冰點調節劑中浸潰,將浸潰后的大黃魚用聚乙烯薄膜包裝,置于-4°C一(TC的溫度范圍保存。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大黃魚與冰點調節劑的重量比為I :0. 8—1. 5,優選I :1. 3。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浸潰的環境溫度為I—5°C,優選 2°C。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浸潰的時間為I一3小時,優選2小時。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冰點調節劑是由蔗糖、甘氨酸、尿素、甘油的混合水溶液。本專利技術可大幅降低大黃魚的冰點,擴大大黃魚的冰溫帶范圍,降低對設備溫控精度的要求,并且添加量少,節約成本,也可減少冰溫庫的建設費用,有利于冰溫保藏技術的推廣普及。文檔編號A23B4/09GK102972503SQ201210536439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專利技術者羅紅宇, 胡燁, 徐梅英, 嚴澤民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黃魚的冰溫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蔗糖、甘氨酸、尿素、甘油的混合水溶液作為冰點調節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紅宇,胡燁,徐梅英,嚴澤民,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海洋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