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裝置。其包括兩個夾繩組件,用以分別夾緊于曳引輪兩側的曳引鋼絲繩上;和一個拉近組件,連接于所述兩個夾繩組件之間,用以拉近兩個夾繩組件之中心點之間的距離。所述拉近組件為手拉葫蘆。本發明專利技術能消除現行救援方式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大程度的保障電梯乘客及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大大提高無機房電梯尤其是主機下置式無機房電梯的困人故障救援效率,并能夠滿足國家標準關于緊急操作的要求。而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應對工況廣,又便于攜帶,可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有效加強電梯維保人員應對緊急事故的能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梯故障救援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J-U ρ α裝直。
技術介紹
目前無機房電梯發生故障困人需要實施救援時,是通過操控電磁松抱閘動作使電梯轎廂在不平衡狀態下往某一方向以溜車的形式運行至平層后釋放乘客的方式進行,這種救援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容易實施的特點,完全可以滿足電梯在不平衡狀態及正常狀況下 發生困人的救援需要。但是,當電梯處于平衡負載狀態、極端故障(如重載時轎廂側安全鉗動作、輕載時對重側安全鉗動作)或井道層門開門結構特殊時,就難以采用上述救援方式實施救援操作,在多數情況下是采用轎頂加載重物或站人的方式解除平衡狀態,或在轎頂使用手拉葫蘆提升轎廂復位安全鉗等救援方式應對。但是上述救援方式均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且當出現救援人員無法進入轎頂的情況時則無法應對,嚴重影響電梯故障困人的救援效率。而根據國務院令第549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5-1執行)第六十四條和第八十八條規定電梯轎廂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目前,尚無有效的救援方式和救援裝置能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成本低、安全性高、安裝快捷、操作簡單,適應各種困人工況的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裝置,包括兩個夾繩組件,用以分別夾緊于曳引輪兩側的曳引鋼絲繩上;和一個拉近組件,連接于所述兩個夾繩組件之間,用以拉近兩個夾繩組件之中心點之間的距離。作為優選,一個夾繩組件的夾緊位置高于另一個夾繩組件的夾緊位置。作為優選,所述拉近組件為手拉葫蘆,所述手拉葫蘆的上吊鉤鉤住夾緊對重側曳引鋼絲繩的夾繩組件,所述手拉葫蘆的下吊鉤鉤住夾緊轎廂側曳引鋼絲繩的夾繩組件。進一步,所述手拉葫蘆為單鏈式手拉葫蘆。作為優選,所述夾繩組件包括一塊掛孔鋼板,其上設有若干螺孔及其外側面上設有供手拉葫蘆之吊鉤鉤住的掛孔;一塊螺孔鋼板,其上設有若干螺孔,且其內側面與掛孔鋼板的內側面相對;兩塊銅夾板,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掛孔鋼板和螺孔鋼板的內側面上使兩塊銅夾板的內側面相對,及每塊銅夾板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供夾住曳引鋼絲繩的夾槽;和若干螺栓,依次將所述掛孔鋼板、兩塊銅夾板和螺孔鋼板串接在一起。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上述結構,能消除現行救援方式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大程度的保障電梯乘客及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大大提高無機房電梯尤其是主機下置式無機房電梯的困人故障救援效率,并能夠滿足國家標準關于緊急操作的要求。而且,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應對工況廣,又便于攜帶,可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有效加強電梯維保人員應對緊急事故的能力。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所述夾繩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夾繩組件的結構分解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所述夾繩組件夾住曳引鋼絲繩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的操作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操作示意圖。圖中I-夾繩組件;11_掛孔鋼板;111-掛孔;12_螺孔鋼板;13_銅夾板;131_夾槽;14-沉頭螺釘;15_螺栓;2_手拉葫蘆;21_上吊鉤;22_下吊鉤;23_操作鏈條;24_起重鏈條;3-曳引輪;4-曳引鋼絲繩;41_轎廂側曳引鋼絲繩;42_對重側曳引鋼絲繩?,F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如圖I至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裝置,主要由兩個夾繩組件I和一個手拉葫蘆2組成。所述的夾繩組件I由一塊掛孔鋼板11、一塊螺孔鋼板12、兩塊銅夾板13、若干沉頭螺釘14和若干螺栓15組成。掛孔鋼板11上設有若干螺孔及其外側面上設有掛孔111。螺孔鋼板12上設有若干螺孔,且其內側面與掛孔鋼板11的內側面相對。兩塊銅夾板13分別通過沉頭螺釘14固定在掛孔鋼板11和螺孔鋼板12的內側面上,且兩塊銅夾板13的內側面相對,而每塊銅夾板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供夾住曳引鋼絲繩的夾槽131。若干螺栓15依次將所述掛孔鋼板11、兩塊銅夾板13和螺孔鋼板12串接在一起。如圖4所示,當無機房電梯發生困人故障且轎廂重載使轎廂側安全鉗動作時,將本專利技術的兩個夾繩組件I分別夾緊在曳引輪3兩側的轎廂側曳引鋼絲繩41上的高位和對重側曳引鋼絲繩42上的低位,然后將手拉葫蘆2的上吊鉤21鉤住夾緊對重側曳引鋼絲繩42的夾繩組件的掛孔,將下吊鉤22鉤住夾緊轎廂側曳引鋼絲繩41的夾繩組件的掛孔,再將手拉葫蘆2的操作鏈條23引到廳外,配合電磁釋放抱閘,操作操作鏈條23,使起重鏈條24拉動轎廂側夾繩組件向下移動和對重側夾繩組件向上移動,從而牽引曳引鋼絲繩往對重側移動,提升轎廂至平層。實施例2如圖5所示,當無機房電梯發生困人故障且轎廂輕載使對重側安全鉗動作時,將本專利技術的兩個夾繩組件I分別夾緊在曳引輪3兩側的轎廂側曳引鋼絲繩41上的低位和對重側曳引鋼絲繩42上的高位,然后將手拉葫蘆2的上吊鉤21鉤住夾緊對重側曳引鋼絲繩42的夾繩組件的掛孔,將下吊鉤22鉤住夾緊轎廂側曳引鋼絲繩41的夾繩組件的掛孔,再將手拉葫蘆2的操作鏈條23引到廳外,配合電磁釋放抱閘,操作操作鏈條23,使起重鏈條24拉動轎廂側夾繩組件向上移動和對重側夾繩組件向下移動,從而牽引曳引鋼絲繩往轎廂側移動,降低轎廂至平層。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專利技術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專利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夾繩組件,用以分別夾緊于曳引輪兩側的曳引鋼絲繩上;和一個拉近組件,連接于所述兩個夾繩組件之間,用以拉近兩個夾繩組件之中心點之間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1.無機房電梯困人故障緊急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兩個夾繩組件,用以分別夾緊于曳引輪兩側的曳引鋼絲繩上;和 一個拉近組件,連接于所述兩個夾繩組件之間,用以拉近兩個夾繩組件之中心點之間的距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一個夾繩組件的夾緊位置高于另一個夾繩組件的夾緊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近組件為手拉葫蘆,所述手拉葫蘆的上吊鉤鉤住夾緊對重側曳引鋼絲繩的夾繩組件,所述手拉葫蘆的下吊鉤鉤住夾緊轎廂側曳引鋼絲繩的夾繩組件。4.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源海,王智偉,陳松馨,
申請(專利權)人: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