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油田污水處理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全國大多數油田基本采用注水開發方式,隨著油田開采進程的深入,我國油田大多數已經進入了開采的中后期,中、低滲油田開采用三次采油技術,稠油油氣藏采用注入蒸汽的熱采技術,這導致油田用水量和含油采出污水產量的不斷增加。出于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考慮,如何經濟有效地處理含油污水是目前油田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含油污水的處理方式有三種外排、回注和利用。含油污水回用于注汽鍋爐不僅可以減少外排水量,還可以節約清水資源。注汽鍋爐用水標準對硅的含量有著嚴格的限制,必須在進鍋爐之前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的硅。目前常用的除硅方法工藝復雜,處理量小,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使處理后的污水中的硅含量降低,達到凈化污水的作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采用了,具體步驟如下首先調整原水的PH值至8 11,通過管道混合器加入10(T600mg/L的除硅劑氯化鎂,使原水在管道流動的過程中進行反應,反應15飛Omin后,進入料液池;然后通過泵進入澄清池,同時加入300mg/L的絮凝劑聚鋁,進行絮凝沉淀,時間為3(T60min,經沉淀澄清后清液進入下一級裝置,污泥在澄清池底部排出。所述的除硅劑為氯化鎂。所述的絮凝劑為聚鋁。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投加的藥劑簡單,除硅劑采用單一化合物氯化鎂,絮凝劑只采用聚鋁,避免了過多的離子被引入處理溶液從而增加處理液硬度的可能性,減輕了后續處理工序的負擔,減少了藥劑的使用種類和成本;(2)操作工藝簡單,使用前不需要對藥劑進行預處理,投加的藥劑既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低稠油污水中硅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調整原水的pH值至8~11,通過管道混合器加入100~600mg/L的除硅劑,反應15~60min后,進入料液池;然后通過泵進入澄清池,同時加入300mg/L的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時間為30~60min,經沉淀澄清后清液進入下一級裝置,污泥從澄清池底部排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降低稠油污水中硅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調整原水的pH值至8 11,通過管道混合器加入10(T600mg/L的除娃劑,反應15 60min后,進入料液池;然后通過泵進入澄清池,同時加入300mg/L的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時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靜莉,王軍,梁莉,羅立新,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河南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