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包括殼體(14),其特征在于在殼體(14)上設有雙槽形凸輪(1)、定壓板(10)、動壓板(11),定壓板(10)與動壓板(11)相對應,在雙槽形凸輪(1)正上方設有導向板(6),雙槽形凸輪(1)一側設有側向導向板(12),導向板(6)與動切刀(7)相連,導向板(6)上設有從動滾子件(4),側向導向板(12)通過拉桿(13)與定壓板(10)相連,側向導向板(12)上設有側面從動滾子件(5),在定壓板(10)上與動切刀(7)相對應設有定切刀(9)。(*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一、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二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席夢思床墊其床芯大多采用雙錐形彈簧通過串簧鋼絲上下固定而成。制作時,當串簧鋼絲穿至床芯頭尾兩側時,必須將其切斷并彎曲整形至所需形狀。而目前這道工序皆由人工將其剪斷,然后彎曲整形,即費工費時,生產效率低,同時產品質量也得不到保證。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的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在殼體上設有雙槽形凸輪、定壓板、動壓板,定壓板與動壓板相對應,在雙槽形凸輪正上方設有導向板,雙槽形凸輪一側設有側向導向板,導向板與動切刀相連,導向板上設有從動滾子件,側向導向板通過拉桿與定壓板相連,側向導向板上設有側面從動滾子件,在定壓板上與動切刀相對應設有定切刀。本技術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雙槽形凸輪為一環形凸輪,在其圓柱面上設有二條凸輪槽,兩者之間相位差為90°;所述動切刀(7)其刀頭(8)呈圓弧狀。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通過動切刀與定切刀的相互作用將頭尾串簧鋼絲切斷,同時動切刀刀頭的圓弧狀又能將切斷的鋼絲頭打彎整形至所需形狀,很好地解決了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的難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在殼體14上設有雙槽形凸輪1、定壓板10、動壓板11,雙槽形凸輪1為一環形凸輪,其內設有與動力輸入軸相配套的輸入孔,在其圓柱面上設有二條凸輪槽2、3,兩者之間相位差為90°。定壓板10與動壓板11相對應,在雙槽形凸輪1正上方設有導向板6,雙槽形凸輪1一側設有側向導向板12,導向板6與動切刀7相連,動切刀7其刀頭8呈圓弧狀。導向板6上設有從動滾子件4,側向導向板12通過拉桿13與定壓板10相連,側向導向板12上設有側面從動滾子件5,在定壓板10上與動切刀7相對應設有定切刀9。工作時,動壓板11下壓將串簧鋼絲壓住,同時雙槽形凸輪1轉動,其軸向力帶動從動滾子件4作軸向運動,從而帶動動切刀7移動,與定切刀9相互作用將頭尾串簧鋼絲切斷,同時動切刀7的刀頭8將切斷的鋼絲頭打彎整形至所需形狀,權利要求1.一種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包括殼體(14),其特征在于在殼體(14)上設有雙槽形凸輪(1)、定壓板(10)、動壓板(11),定壓板(10)與動壓板(11)相對應,在雙槽形凸輪(1)正上方設有導向板(6),雙槽形凸輪(1)一側設有側向導向板(12),導向板(6)與動切刀(7)相連,導向板(6)上設有從動滾子件(4),側向導向板(12)通過拉桿(13)與定壓板(10)相連,側向導向板(12)上設有側面從動滾子件(5),在定壓板(10)上與動切刀(7)相對應設有定切刀(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槽形凸輪(1)為一環形凸輪,在其圓柱面上設有二條凸輪槽(2)、(3),兩者之間相位差為9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切刀(7)其刀頭(8)呈圓弧狀。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裝置。在殼體上設有雙槽形凸輪、定壓板、動壓板,在雙槽形凸輪正上方設有導向板,一側設有側向導向板,導向板與動切刀相連,其上設有從動滾子件,側向導向板通過拉桿與定壓板相連,其上設有側面從動滾子件,在定壓板上與動切刀相對應設有定切刀。本技術結構緊湊,通過動切刀與定切刀的相互作用實現了床芯裝配串簧鋼絲自動切斷整形,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文檔編號A47C23/00GK2671729SQ200320127379公開日2005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2日專利技術者葉超英, 張德義 申請人:葉超英, 張德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超英,張德義,
申請(專利權)人:葉超英,張德義,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