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人機界面顯示及通信模塊,包括后臺通信模塊、內部通信模塊、人機界面顯示模塊、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和生產消費模塊,所述內部通信模塊與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生產消費模塊雙向通信,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命令轉發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生產消費模塊包括SOE生產消費模型和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所述SOE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實用性強,可靠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測控自動化裝置的軟件開發領域,特別是一種繼電保護測控裝置人機界面顯示及通信模塊。
技術介紹
目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測控自動化裝置在硬件結構上普遍將繼電保護主控硬件模塊和顯示通信硬件模塊分開實現,各硬件模塊之間通過內部總線相連。隨著電力系統自動化對保護測控裝置的可靠性和智能化要求越來越高,保護測控裝置的通信功能變得越來越復雜,一方面通信協議越來越多,從早期的⑶T、MODBUS到后來的103、104,再到現在的 IEC61850/MMS,通信協議也是越來越復雜;另一方面為了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雙機雙網的普遍采用,都使得保護測控裝置的顯示和通信模塊的軟件變得越來越復雜,特別是一些按時間順序產生的數據的保存和分發,如S0E事件記錄、錄波數據等等,處理不好就會造成數據丟失或次序錯亂等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產生又會對電力系統故障分析時留下很大隱串■/Qi、O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實現簡單、實用性強、可靠性高的人機界面顯示及通信模塊,解決多客戶端數據的分發問題,解決實時數據的共享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機界面顯示及通信模塊,包括后臺通信模塊、 內部通信模塊、人機界面顯示模塊、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和生產消費模塊,所述內部通信模塊與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生產消費模塊雙向通信,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命令轉發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生產消費模塊包括 SOE生產消費模型和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所述SOE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內部通信模塊采用SCI或CAN總線與保護測控裝置的主控插件通信,采集主控插件的測量數據、保護數據、SOE事件記錄、保護定值、錄波文件等數據,并向主控插件下發控制命令;后臺通信模塊采用以太網連接后臺計算機,并采用特定的通信協議與后臺計算機進行通信,將內部通信模塊采集的數據上傳給后臺計算機,并接收后臺計算機下發的控制命令,后臺通信模塊包括多個通信任務,每個通信任務實現不同的通信協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負責將內部通信模塊采集的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輸出到顯示設備上,并提供修改數據的操作接口。內部通信模塊向生產消費模塊申請創建一個SOE生產消費模型,用于SOE數據的分發,并獲得生產消費模型ID,后臺通信模塊和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分別向SOE生產消費模型增加一個消費者,當內部通信模塊從主控插件通信獲取到新的SOE時,向SOE生產消費模型添加新的SOE事件記錄,SOE生產消費模型負責將新產生的SOE事件記錄按產生的時間先后次序分發給后臺通信模塊(包含多個通信任務)和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內部通信模塊向生產消費模塊申請創建一個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用于錄波文件數據的分發,并獲得生產消費模型ID,后臺通信模塊中的多個通信任務分別向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増加一個消費者,當內部通信模塊從主控插件通信獲取到新的錄波文件吋,向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添加新的錄波文件,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負責將新產生的錄波文件按產生的時間先后次序分發給后臺通信模塊中的所有注冊的通信任務。內部通信模塊向數據段共享模塊申請創建不同類型的共享數據段,并獲得數據段的ID。內部通信模塊將采集的數據寫入相應的數據段中,后臺通信模塊讀取數據段中的內容并上傳到后臺,人機界面顯示模塊模塊讀取數據段中的內容并發送到顯示設備上。后臺通信模塊和人機界面顯示模塊通過命令轉發模塊向內部通信模塊發送命令,內部通信模塊負責執行命令,命令執行完成后向命令轉發模塊返回結果,命令轉發模塊負 責將命令返回結果通知命令發送者(后臺通信模塊和人機界面顯示模塊)。生產消費模塊負責將生產的數據按FIFO (先進先出)的方式管理并支持數據固化,所述生產消費模塊對數據的緩存空間以及固化存儲空間由模塊外部提供,并在申請創建生產消費模型接ロ函數參數中提供數據的緩存空間地址以及固化的回調讀/寫函數指針。命令轉發模塊支持同步和異步調用方式,命令的內容包括發送者ID、接收者ID、同歩/異步方式、超時時間、周期執行等信息。當發送一條同步命令時,發送者任務被阻塞掛起,直到命令的接收者執行完命令或命令超時返回。當發送一條周期命令時,命令在被刪除之前,會按被設定的時間間隔周期執行。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記錄的是錄波文件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采用生產消費模型解決了多客戶端數據的分發問題;采用命令轉發模塊降低了軟件內部各軟件模塊的耦合性;采用共享數據段的方式解決了實時數據的共享問題,降低了軟件的復雜性。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實用性強,可靠性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ー實施例結構框 圖2為SOE生產流程 圖3為內部通信模塊執行命令流程 圖4為人機界面顯示模塊流程 圖5為后臺通信任務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ー實施例包括后臺通信模塊、內部通信模塊、人機界面顯示模塊、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和生產消費模塊,所述內部通信模塊與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生產消費模塊雙向通信,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命令轉發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生產消費模塊包括SOE生產消費模型和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所述SOE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內部通信模塊采用SCI或CAN總線與保護測控裝置的主控插件通信,采集主控插件的測量數據、保護數據、SOE事件記錄、保護定值、錄波文件等數據,并向主控插件下發控制命令;后臺通信模塊采用以太網連接后臺計算機,并采用特定的通信協議與后臺計算機進行通信,將內部通信模塊采集的數據上傳給后臺計算機,并接收后臺計算機下發的控制命令,后臺通信模塊包括多個通信任務,每個通信任務實現不同的通信協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負責將內部通信模塊采集的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輸出到LED顯示設備上,并提供修改數據的操作接口。本實施例中用到的保護測控裝置為DMP311C2線路保護測控裝置。通過向生產消費模塊申請創建一個SOE生產消費模型,用于SOE數據的分發,并獲得生產消費模型ID,后臺通信模塊和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分別向SOE生產消費模型增加一個消費者,當內部通信模塊從主控插件通信獲取到新的SOE時,向SOE生產消費模型添加新的 SOE事件記錄,SOE生產消費模型負責將新產生的SOE事件記錄按產生的時間先后次序分發給后臺通信模塊和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如圖2所示;通過向生產消費模塊申請創建一個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用于錄波文件數據的分發,并獲得生產消費模型ID,后臺通信模塊中的多個通信任務分別向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增加一個消費者,當內部通信模塊從主控插件通信獲取到新的錄波文件時,向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添加新的錄波文件,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負責將新產生的錄波文件按產生的時間先后次序分發給后臺通信模塊中的所有注冊的通信任務;通過向數據段共享模塊申請創建不同類型的共享數據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人機界面顯示及通信模塊,包括后臺通信模塊、內部通信模塊、人機界面顯示模塊、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和生產消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通信模塊與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命令轉發模塊、生產消費模塊雙向通信,所述數據段共享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命令轉發模塊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生產消費模塊包括SOE生產消費模型和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所述SOE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人機界面顯示模塊、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所述錄波文件生產消費模型與所述后臺通信模塊雙向通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桂勇華,苗洪雷,潘前華,鄭新華,
申請(專利權)人: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