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包括中部的接軸體,接軸體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內齒半聯軸器,另一端通過安全聯軸器連接有第二內齒半聯軸器,第一外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軋機側出軸相配合的第一外齒半聯軸器,第二內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減速機出軸相配合的第二外齒半聯軸器。所述安全聯軸器與第二外齒半聯軸器之間設置有彈性銷。所述接軸體的端面設置有與軋機側出軸上導向銷相配合的導向孔,導向孔內部設置有緩沖膠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快速自動分離與接合,無需人員手動操作,省時省力;具有過載保護裝置,無論是對執行機構還是原動機、傳動系統等能提供保護作用,免受意外事故的損壞;取消了接軸托架,代之以接軸箱,簡化了結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軋機用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屬于冶金設備
技術介紹
在軋鋼生產車間,往往將軋機與減速機用可拆卸式接軸連接。當需要換輥或者維護時,將軋機與減速機脫開;換輥或者維護完成后,再將軋機與減速機重新連接。傳統用的接軸存在如下問題一是重新連接時需要人工對正,耗時較長。在換輥后,需要操作人員將軋輥的扁頭扳動,對正接軸的扁孔,這樣才能安裝到位;二是接軸無過載保護裝置,遇到事故時可能造成設備的損壞;三是為了支撐接軸,往往設置接軸托架,托架上還設置液壓缸來進行操作控制,結構復雜;四是接軸一般用干油潤滑,高速時發熱量較大,許用轉速低,不適宜高速軋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過載保護功能的自動快速安全接軸。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軸包括中部的接軸體,接軸體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內齒半聯軸器,另一端通過安全聯軸器連接有第二內齒半聯軸器,第一外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軋機側出軸相配合的第一外齒半聯軸器,第二內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減速機出軸相配合的第二外齒半聯軸器。為了避免分離與接合時的剛性碰撞,所述安全聯軸器與第二外齒半聯軸器之間設置有彈性銷。為了方便在自動分離與接合時的快速導向,所述接軸體的端面設置有與軋機側出軸上導向銷相配合的導向孔。為了保證接軸嚙合部位的潤滑和溫度,所述接軸的外部設置有接軸箱,接軸箱的兩端設置有噴嘴,接軸箱的下部設置有回油管。為了減少沖擊,所述導向孔內部設置有緩沖膠墊。本技術能夠實現快速自動分離與接合,無需人員手動操作,省時省力;具有過載保護裝置,無論是對執行機構還是原動機、傳動系統等能提供保護作用,免受意外事故的損壞;取消了接軸托架,代之以接軸箱,簡化了結構;采用稀油強制噴射潤滑,同時能帶走大量熱量,因此接軸許用轉速較通用接軸高;接軸設置的彈性裝置,在接合時能起到緩沖作用,免去可能由碰撞造成的損壞;具有的導向結構,在拆裝時能自動對正,無需人工干預。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軋機側出軸,2為噴嘴,3為第一外齒半聯軸器,3'為第二外齒半聯軸器,4為第一內齒半聯軸器為第二內齒半聯軸器,5為導向銷,6為緩沖膠墊,7為接軸體,8為接軸箱,9為安全聯軸器,10為彈性銷,11為減速機出軸,12為回油管,13為減速機。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第一外齒半聯軸器3、第一內齒半聯軸器4、接軸體7、安全聯軸器9相互固連,構成中間傳動接軸,中間傳動接軸通過第二內齒半聯軸器4'再與第二外齒半聯軸器:T嚙合形成整個接軸,用來傳遞扭矩。同時,接軸的一側與軋機側出軸I配合,另一側與減速機出軸11配合,這樣,接軸就實現了將減速機側的扭矩傳遞到軋機側的目的。安全聯軸器9在此處起過載保護的作用,如果軋機側負載過大,超過設計值,則安全聯軸器空轉,扭矩無法從減速機出軸11傳遞到軋機側出軸I,這樣對軋機和電機都起到保護作用。為了支撐和保護整個接軸,減速機13上固連有接軸箱8,同時接軸箱8內部有適量的空間,允許整個接軸有軸向位移。接軸箱對接軸體進行支撐,取代了復雜的接軸托架設計,同時構成密閉腔體,為稀油循環潤滑提供條件。為了滿足高轉速要求,接軸的兩端具有噴嘴2,兩個噴嘴分別固連在軋機上和減速機上。其作用一是噴射潤滑油以潤滑接軸嚙合部位;作用二是帶走傳動嚙合所產生的熱量,以便達到更高的轉速。為了方便潤滑油流出,接軸箱8的下部還具有回油管12。軋機側出軸I固連有導向銷5,相應的接軸體上設置有導向孔,方便了在自動分離與接合時的快速導向。安全聯軸器9上設置具有收縮功能的彈性銷10,以起到緩沖作用,在分離與接合時避免剛性碰撞。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而非限制本技術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之中。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軸包括中部的接軸體,接軸體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內齒半聯軸器,另一端通過安全聯軸器連接有第二內齒半聯軸器,第一外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軋機側出軸相配合的第一外齒半聯軸器,第二內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減速機出軸相配合的第二外齒半聯軸器。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聯軸器與第二外齒半聯軸器之間設置有彈性銷。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軸體的端面設置有與軋機側出軸上導向銷相配合的導向孔。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軸體的外部設置有接軸箱,接軸箱的兩端設置有噴嘴,接軸箱的下部設置有回油管。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孔內部設置有緩沖膠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包括中部的接軸體,接軸體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內齒半聯軸器,另一端通過安全聯軸器連接有第二內齒半聯軸器,第一外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軋機側出軸相配合的第一外齒半聯軸器,第二內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減速機出軸相配合的第二外齒半聯軸器。所述安全聯軸器與第二外齒半聯軸器之間設置有彈性銷。所述接軸體的端面設置有與軋機側出軸上導向銷相配合的導向孔,導向孔內部設置有緩沖膠墊。本技術能夠實現快速自動分離與接合,無需人員手動操作,省時省力;具有過載保護裝置,無論是對執行機構還是原動機、傳動系統等能提供保護作用,免受意外事故的損壞;取消了接軸托架,代之以接軸箱,簡化了結構。文檔編號B21B35/14GK202803767SQ20122026540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專利技術者楊虎成, 陳瑩卷, 李圖學 申請人: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快速安全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軸包括中部的接軸體,接軸體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內齒半聯軸器,另一端通過安全聯軸器連接有第二內齒半聯軸器,第一外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軋機側出軸相配合的第一外齒半聯軸器,第二內齒半聯軸器連接有與減速機出軸相配合的第二外齒半聯軸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虎成,陳瑩卷,李圖學,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