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包括操作平臺、活動卡具和頂緊部件;操作平臺為一鋼板,鋼板上焊有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環形爐的爐殼板放置在操作平臺上,且置于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之間,環形爐的骨架置于爐殼板之上;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的垂直方向上設有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第二軋制H型鋼通過活動卡具與第一軋制H型鋼固定;頂緊部件置于骨架和第二軋制H型鋼之間,將骨架與爐殼板頂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和制造簡單;可消除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所產生的應力,有效控制變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
本技術涉及薄鋼板與型鋼骨架裝配及焊接輔助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
技術介紹
高溫退火環形爐工程是鋼鐵廠的重點工程,環形爐爐殼主要由內、外側板及頂板三部分組成,且每部分又分為很多單件,每件大小為(2 3)mX (3 4)m,重約(50(Tl000)Kg, 每座高溫退火環形爐爐殼總重約200噸;每件爐殼由爐殼板與型鋼骨架組成,因件數較多, 且爐殼板又較薄(S =5_),所以爐殼板與型鋼骨架裝配及焊接變形的控制,就成為環形爐爐殼制造的重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爐殼板與型鋼骨架在裝配及焊接時容易發生變形,不易控制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控制爐殼板與型鋼骨架在裝配及焊接中的變形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包括操作平臺、活動卡具和頂緊部件;操作平臺為一鋼板,鋼板上焊有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的垂直方向上設有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第二軋制H型鋼通過活動卡具與第一軋制H型鋼固定;使用時,環形爐的爐殼板放置在操作平臺上,且置于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之間,環形爐的骨架置于爐殼板之上,頂緊部件置于骨架和第二軋制H型鋼之間,將骨架與爐殼板頂緊。本技術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中,所述第一軋制H型鋼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軋制H型鋼的橫截面積。本技術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中,所述頂緊部件包括墊塊和鋼楔子。本技術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中,操作平臺的鋼板厚度不小于40mm。本技術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中,活動卡具包括卡板和鋼楔子。使用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由鋼板和軋制H型鋼制作而成, 設計和制造簡單;可消除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所產生的應力,有效控制變形;且本技術的裝置操作方便簡單,控制薄鋼板與型鋼骨架裝配及焊接變形效果顯著。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圖I中沿Al-Al方向的視圖;圖3A是本技術實施例墊塊的主視圖;圖3B是圖3A中沿C-C方向的視圖;圖4A是本技術實施例鋼楔子的主視圖;圖4B是圖4A中沿B-B方向的視圖;圖5A是本技術實施例卡板的主視圖;圖5B是圖5A中沿A-A方向的視圖。圖號對照說明I操作平臺2第一軋制H型鋼3爐殼板 4鋼楔子5骨架 6墊塊7卡板 8第二軋制H型鋼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在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中,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包括操作平臺I、活動卡具和頂緊部件;操作平臺I為一鋼板,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操作平臺I的鋼板厚度不小于 40mmo鋼板上焊有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2,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2的垂直方向上設有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8,第二軋制H型鋼8通過活動卡具與第一軋制H型鋼2固定;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8可等間距固定在第一軋制H型鋼2上。使用時,環形爐的爐殼板3放置在操作平臺上,且置于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2之間,環形爐的骨架5置于爐殼板3之上;頂緊部件置于骨架5和第二軋制H型鋼8之間,將骨架5與爐殼板3頂緊。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軋制H型鋼2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軋制H型鋼 8的橫截面積。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頂緊部件包括墊塊6和鋼楔子4。通過墊塊和打鋼楔子的方式將骨架5與爐殼板3頂緊。如圖3A所示,為墊塊6的正視圖,圖3B 為圖3A沿C-C方向的視圖。該墊塊6為一長方體,其可用3(T60mm厚的鋼板制作。如圖4A 所示,為鋼楔子4的正視圖,圖4B為圖4A中沿B-B方向的視圖。鋼楔子4可采用3(T50mm 厚的鋼板制作。骨架5的上表面與第二軋制H型鋼8間用墊塊及打鋼楔子4的方法,將骨架5與爐殼板3頂緊,可起到消除爐殼板3與骨架5裝配及焊接時的應力,達到控制變形的目的。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活動卡具包括卡板7和鋼楔子4。鋼楔子4在上文已描述,在此不贅述??ò?的具體結構如圖5A和5B所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具體裝配和使用過程為(I)在操作平臺I上焊兩根間距及截面大小合適的第一軋制H型鋼2 ;(2)將下好料的爐殼板3放置在操作平臺I的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2之間,并在其上作好骨架5的定位線;(3)將骨架5放置在爐殼板3上,并按設計要求對好位;(4)再根據骨架5的特點,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2的垂直方向上設置若干根較小截面的第二軋制H型鋼8,其與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2采用活動卡具固定;(5)在骨架5上表面與第二軋制H型鋼8之間用墊塊6及打鋼楔子4的方法,將骨架5與爐殼板3頂緊;(6)在設置墊塊及打鋼楔子的點時,須從中間向外對稱設置;設置完后,同時按設計要求將骨架5與爐殼板3從中間向外對稱焊接。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 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臺、活動卡具和頂緊部件; 操作平臺為一鋼板,鋼板上焊有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 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的垂直方向上設有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第二軋制H型鋼通過活動卡具與第一軋制H型鋼固定; 使用時,環形爐的爐殼板放置在操作平臺上,且置于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之間,環形爐的骨架置于爐殼板之上,頂緊部件置于骨架和第二軋制H型鋼之間,將骨架與爐殼板頂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軋制H型鋼的橫截面積大于第二軋制H型鋼的橫截面積。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頂緊部件包括墊塊和鋼楔子。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操作平臺的鋼板厚度不小于40mm。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活動卡具包括卡板和鋼楔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包括操作平臺、活動卡具和頂緊部件;操作平臺為一鋼板,鋼板上焊有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環形爐的爐殼板放置在操作平臺上,且置于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之間,環形爐的骨架置于爐殼板之上;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的垂直方向上設有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第二軋制H型鋼通過活動卡具與第一軋制H型鋼固定;頂緊部件置于骨架和第二軋制H型鋼之間,將骨架與爐殼板頂緊。本技術設計和制造簡單;可消除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所產生的應力,有效控制變形。文檔編號B23K37/04GK202804539SQ20122044826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專利技術者應承志 申請人:武漢一冶鋼結構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形爐爐殼板與骨架裝配及焊接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臺、活動卡具和頂緊部件;操作平臺為一鋼板,鋼板上焊有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在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的垂直方向上設有多根第二軋制H型鋼,第二軋制H型鋼通過活動卡具與第一軋制H型鋼固定;使用時,環形爐的爐殼板放置在操作平臺上,且置于兩根第一軋制H型鋼之間,環形爐的骨架置于爐殼板之上,頂緊部件置于骨架和第二軋制H型鋼之間,將骨架與爐殼板頂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應承志,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