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來剪切鋼帶的剪刀,具體地說是對現有的鋼帶剪刀結構的改進。在港口碼頭接卸進口卷鋼時,需將加固卷鋼的鋼帶剪斷,由于國外鋼帶厚度在1.5mm左右,且硬度很高,普通的鋼帶剪鉗很難將其剪斷,使用不長時間,其刃口就會損壞。另外,現有剪刀的刃口為直線形,剪切時,刀刃與鋼帶的剪切角度不好,刃口的全部或大部分接觸鋼帶,這樣剪切十分費力,不易剪斷。裝卸工人期盼著一種剪切容易,省力以及使用壽命長的鋼帶剪刀的專利技術創造盡快產生。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帶剪刀,它可以實現剪切省力,使用壽命長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兩手柄,主剪刀、副剪刀,主、副剪刀通過連接軸連接,其特征在于副剪刀與其手柄為分體結構,手柄前端為杠桿,該杠桿前端為叉形,副剪刀的端部裝在杠桿的叉形腔內,并通過連接軸構成活動連接,主剪刀與手柄是一體式,手柄前端的杠桿上通過連接軸與鉸鏈活動連接,鉸鏈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軸活動連接在杠桿的叉形腔內。主剪刀的刀刃為圓弧線,其刀刃弧線方向為里高外低。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1、采用雙杠桿結構,省力且剪切力大,剪切容易方便。2、主副剪刀采用Cr12鋼制成,表面高頻淬火,其硬度高,刀刃快。3、主剪刀的刀刃為圓弧線,里高外低,剪切時逐漸吃刀,并始終保持較好的剪切角度,省力且易剪斷。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地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圖。1、主剪刀;2、副剪刀;3、連接軸;4、連接軸;5、杠桿;6、手柄;7、連接軸;8、杠桿;9、手柄;10、鉸鏈;11、連接軸。參見圖1,為了省力,采用雙杠桿式結構,副剪刀2與其手柄6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帶剪刀,它包括兩手柄(6)、(9),主剪刀(1)、副剪刀(2),主、副剪刀(1)、(2)通過連接軸(3)連接,其特征在于:副剪刀(2)與其手柄(6)為分體結構,手柄(6)前端為杠桿(5),該杠桿(5)前端為叉形,副剪刀(2)的端部裝在杠桿(5)的叉形腔內,并通過連接軸(4)構成活動連接,主剪刀(1)與手柄(9)是一體式,手柄(9)前端的杠桿(8)上通過連接軸(11)與鉸鏈(10)活動連接,鉸鏈(10)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軸(7)活動連接在杠桿(5)的叉形腔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文厚,張延景,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港務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5[中國|青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